词典 东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的意思
dōngluóguó

东罗马帝国

简体东罗马帝国
繁体東羅馬帝國
拼音dōng luó mǎ dì guó
注音ㄉㄨㄥ ㄌㄨㄛˊ ㄇㄚˇ ㄉㄧˋ ㄍㄨㄛˊ
结构ABCDE式
字数5字词语

拆字解意

dōng,(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组词】: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组词】: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组词】:作东。(4) 姓。

luó,(1) 捕鸟的网。【组词】:罗网。(2) 张网捕捉。【例句】: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3) 搜集,招致,包括。【组词】: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4) 散布。【组词】:罗列。(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组词】:绢罗。(6) 用罗筛东西。【组词】:罗面。(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组词】:罗绮。罗扇。(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9) 同“脶”。(10) 姓。

mǎ,(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组词】: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组词】:马蜂。马勺。(3) 姓。

dì,(1) 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组词】:上帝。玉皇大帝。(2) 君主。【组词】:帝王。皇帝。称帝。帝制。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基本含义

指一个衰落的、无力的、无望的国家或组织。

东罗马帝国的意思

东罗马帝国 [dōng luó mǎ dì guó]

1. 即“拜占庭帝国”。


东罗马帝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正教释义:也叫正教、希腊正教。基督宗教的一派。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以罗马教皇为首的罗马公教会和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 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方教会,后者自称正教,意为正宗的教会。现主要分布于东南欧。
    • 2.
      卑赞廷式释义:⒈卑赞廷也译作拜占廷就是东罗马帝国(395-1453)。拜占廷式建筑是罗马帝国晚期和近东埃及叙利亚等地的建筑艺术的结合,特点是中央有大圆顶,内部有金碧辉煌的装饰,多用于教堂建筑。⒉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纪,原是卑赞廷式,以直线为主。--朱自清《欧游杂记.威尼斯》
    • 3.
      垄种羊释义:我国古代传说产于 拂菻国(指 东罗马帝国 及其所属 西亚、地中海 沿岸一带)的一种羊。
    • 4.
      查士丁尼释义:东罗马帝国皇帝。在位时,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北非汪达尔王国、意大利东哥特王国,领土扩大。下令纂成《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总称《国法大全》),为罗马法的重要典籍,对后世法律影响很大。
    • 5.
      正教释义:基督教的一派。11世纪中叶,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部,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自命为“正宗的教会”,所以叫正教或东正教。
    • 6.
      罗马释义:⒈古罗马。原是古意大利一城邦,始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后发展为地中海地区的奴隶制大国。公元前30年由贵族共和国改为军事独裁的罗马帝国。公元395年以后分裂为西、东两帝国。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于7世纪进入封建社会,至1453年灭亡。⒉意大利首都。位于该国中部偏西。人口272万(1992年)。是古罗马帝国的发源地,现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胜古迹多,以古罗马时期的斗兽场、万神殿等建筑最为著名。城西北的梵蒂冈,为罗马教廷所在地。
    • 7.
      马依泽姓释义:出自西域鲁穆(马依泽公,即生于勒比阿立数勿月(回历三月)二十日,卒于景德二年五月初十。 (注:“马依泽”乃阿拉伯语Mu‘izz的音译名,义为“给……增光的,尊敬……的,给予荣誉的”),西域鲁穆国(位于小亚细亚当时的东罗马帝国,宋代称“卢眉国”,今归属土耳其)人。1),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东罗马帝国是什么意思 东罗马帝国读音 怎么读 东罗马帝国,拼音是dōng luó mǎ dì guó,东罗马帝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东罗马帝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