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肄业 肄业的意思

肄业

简体肄业
繁体肄業
拼音yì yè
注音ㄧˋ ㄧ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ì,(1) 学习;练习。如。【组词】:肄习;肄业。《説文•聿部》:“?,習也。肄,篆文?。”(2) 检查;査验。《漢書•酷吏傳•義縱》。【组词】:“歲餘,關吏税肄郡國出入關者,號曰:‘寧見乳虎,無直甯成之怒。’”(3) 蘖;嫩条。《廣韻•至韻》。【组词】:“肄,嫩條也。”(4) 余。《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组词】:“晋國不恤周宗之闕,而夏肄是屏。”(5) 劳苦。《玉篇•帇部》。【组词】:“肄,勞也。”(1) 同“?(肆)”。《集韻•至韻》。【组词】:“?,《説文》:‘極陳也。’一曰遂也,故也。又姓。或作肆、肄。”

yè,(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组词】:工业。农业。 (2) 职务,工作岗位。【组词】:职业。就业。 (3) 学习的功课。【组词】:学业。肄业。毕业。业精于勤。 (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组词】:创业。丰功伟业。业绩。 (5) 从事。【组词】:业医。业商。 (6) 财产。【组词】:产业。 (7) 既,已经。【组词】:业已。业经。 (8) 佛教名词。【例句】:业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业障(亦称“孽障”)。 (9) 姓。

基本含义

未完成学业,中途辍学。

肄业的意思

肄业 [yì yè]

1. 在校学习,指没有毕业或尚未毕业。

他曾在大学肄业二年。

[study in school or at college;]

肄业 引证解释

⒈ 修习课业。古人书所学之文字于方版谓之业,师授生曰授业,生受之于师曰受业,习之曰肄业

《左传·文公四年》:“衞 宁武子 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
《陈书·吴兴王胤传》:“胤 性聪敏,好学,执经肄业,终日不倦,博通大义,兼善属文。”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考过,宗师着实称赞,取在一等第一;又把他题了优行,贡入太学肄业。”

⒉ 今称在学校学习为“肄业”。多指没有毕业或尚未毕业。

巴金 《家》六:“在中学肄业的四年中间他失掉了母亲,后来父亲又娶了一个年轻的继母。”

如:大学肄业生;肄业证书。

⒊ 谓各就其业。

晋 陆云 《言事者启使部曲将司马给事复校诸官财用出入启》:“选众官材,庶工肄业。”
《周书·权景宣传》:“景宣 至,并除之,唯修起城楼,多备器械,寇盗歛迹,民得肄业。”
《北史·魏纪三·高祖孝文帝》:“今东作既兴,人须肄业。”


国语词典

肄业 [yì yè]

⒈ 修习学业。通常指没有毕业或尚未毕业而言。

《儒林外史·第一九回》:「考过,宗师著实称赞,取在一等第一,又把他题了优行,贡入太学肄业。」
《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因他二人自幼喜欢耍枪弄棒,很有点尚武精神,所以兄弟一齐送他们到武备学堂肄业。」

求学

毕业


肄业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求学释义:⒈到学校学习:赴京求学。 ⒉探求学问:刻苦求学。

肄业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毕业释义:在学校或训练班学习期满,达到规定的要求,结束学习:大学毕业。他的学习成绩太差,毕不了业。

肄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优监释义:清 代科举制度中监生名目之一。由附生选入国子监肄业者称为优监生。
    • 2.
      借榻释义:借人床榻睡觉。犹借宿。宋 秦观《寄题赵侯澄碧轩》诗:“何日解衣容借榻,卧听螭口泻泠泠。”金 元好问《外家南寺》诗:“白头来往人间徧,依旧僧窗借榻眠。”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余年十八,受知于 浙 督 程 公 元章,送入 万松书院 肄业,离家二十里,夜不能归,輒借榻 湖州 沉谦之、永之 寓所。”
    • 3.
      副贡释义:清 代科举取士,在乡试中备取的列入副榜,得入太学肄业,称为副贡。
    • 4.
      同等学力释义:没有在某一等级的学校毕业或者没有在某一班级肄业而具有相等的知识技能的水平: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都可以报考。
    • 5.
      国子生释义:国学生又称国子生,亦是指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但一般为官员子弟。所以说国学生亦即是太学生,但多指官员子弟的太学生。
    • 6.
      夏课释义:⒈唐代举子,落第后寄居京师过夏,课读为文,谓之“夏课”。其间所作诗文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退而肄业,谓之过夏。执业以出,谓之夏课。”唐韩偓《夏课成感怀》诗:“凄凉身事夏课毕,濩落生涯秋风高。”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下》:“执业以出,谓之夏课。”自注:“亦作秋卷也。”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卢司空钧,为郎官守衢州。有进士贄謁,公开卷閲其文十餘篇,皆公所制也。语曰:‘君何许得此文?’对曰:‘某苦心夏课所为。’”⒉泛指举业。
    • 7.
      姚依林释义:姚依林(1917-199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安徽贵池人。清华大学肄业。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与领导一二九运动,任北平市学联党团书记。1938年参加冀东抗日武装起义。曾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冀热辽区委宣传部部长、晋察冀中央局秘书长。建国后,任商业部部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国家计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 8.
      学历释义: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毕业或肄业:应聘者须有大学学历。
    • 9.
      官学生释义:⒈入官学肄业的学生。⒉清末民国初政府派遣的留学生,即官费留学生。
    • 10.
      恩贡释义:明 清 科举制度规定,每年由府、州、县选送廪生入京都国子监肄业,称为岁贡。凡遇皇帝登极或其他庆典而颁布恩诏之年,除岁贡外再加选一次,称为“恩贡”。《明史·选举志一》:“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举人曰举监,生员曰贡监,品官子弟曰廕监,捐资曰例监。同一贡监也,有岁贡,有选贡,有恩贡,有纳贡……恩贡者,国家有庆典或登极詔书,以当贡者充之。”《清会典·礼部·学校》:“凡生员食餼久者,各以其岁之额而贡于太学,曰岁贡。有恩詔则加贡焉,曰恩贡。”
    • 11.
      方达释义:⒈亨利·方达(henryfonda,1905-1982)。美国电影、戏剧演员。曾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1935年从影,一生主演《青年林肯》、《怒火之花》、《战争与和平》等八十余部影片。1981年因主演影片《金色池塘》获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同年获奥斯卡荣誉奖。⒉简·方达(janefonda,1937-)。美国电影演员、社会活动家。亨利·方达之女。大学肄业后曾去巴黎学习美术。1960年从影。因主演影片《克鲁特》和《归家》,两次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1969年起参加黑人争取民权以及反对越战的群众运动,曾拍摄纪录片
    • 12.
      施蛰存释义:(1905-)作家,学者。浙江杭州人。震旦大学肄业。曾主编《现代》杂志。1937年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建国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早年所作小说受弗洛伊德影响,注重挖掘人物的潜意识,有小说集《上元灯》、《将军底头》等。在文学翻译、古典文学研究方面亦有成绩。有《施蛰存文集》。
    • 13.
      杂作释义:⒈一起工作。《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 身自著犊鼻褌,与保庸杂作,涤器於市中。”《汉书·沟洫志》:“宜遣 焉(杨焉)及将作大匠 许商、諫大夫 乘马延年 杂作。”⒉同时发作。宋 周密《齐东野语·经验方》:“凡敷糝膏濯之剂,尝试略遍,痛痒杂作,大妨应酬。”⒊各种技艺。明 汤显祖《牡丹亭·延师》:“[外:]原来世医,还有他长?[末:]凡杂作,可试为;但诸家,略通的。”《金瓶梅词话》第七七回:“学生敝同窗 聂两湖,见在武库肄业,与小儿为师,在舍,本领杂作极富。”
    • 14.
      禀给释义:亦作“禀给”。犹禀食。《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年,南部苦蝗,大飢,肃宗 稟给其贫人三万餘口。”《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五年》:“民失业,归 慕容廆 者甚众,廆 稟给遣还,愿留者抚存之。”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六丁》:“独学舍禀给皆久废,用兵已来,捐貲者率许在籍肄业……雍中人才寥寥,素餐为惭耳。”参见“稟食”。
    • 15.
      耐普尔释义:(johnnapier,1550-1617)一译“纳皮尔”。英国数学家。圣安德鲁斯大学肄业。1614年著《奇妙的对数规律的描述》,叙述了对数的性质,后又详细说明了对数计算和制造对数表的方法,对简化数字计算起了重要作用。还创造了球面三角中的“耐普尔圆部法则”和用于乘除运算的“耐普尔筹算法”。
    • 16.
      若而释义:若干。 《左传·襄公十二年》:“夫妇所生若而人,妾妇之子若而人。”明 归有光《同州通判许半斋寿序》:“予与同县之士试於南宫者若而人。”清 冯桂芬《改建正谊书院记》:“招诸生之雋,若而人宿院肄业,以年较长者一人为斋长。”
    • 17.
      蒋介石释义:(1887—1975)名中正,浙江奉化人。 早年曾在保定军官学校肄业,后留学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在上海投靠军阀陈其美。1923年被派赴苏联学习军事,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官学校校长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任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委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1927年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和政府主席,控制党政大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九一八事变后,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行不抵抗主义,致使东北、华北
    • 18.
      衣顶释义:清 代标志功名等级的衣服和顶戴。亦借指功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学院﹞勒令即刻将 弥轩 驱逐出院,又把那肄业生衣顶革了。”
    • 19.
      过省释义:⒈探亲;前往看望。 晋 葛洪《神仙传·尹轨》:“公度 过省之,孝子遂説其孤苦。”《新唐书·张俭传》:“有 思结 部者,穷归于 俭,俭 受而安辑之。其在磧北者,亲戚私相过省,俭 不禁,示羈縻而已。”⒉通过省试。宋 苏轼《放榜后论贡举合行事件》:“伏见祖宗旧制,过省举人,一经殿试,黜落不少。”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佞倖盘荒》:“凡应举及免举人,州县给歷一道,亲书年貌世系,及所肄业於歷首,执以赴举,过省参对笔跡异同,以防伪滥。”
    • 20.
      陈奕伟释义:1981年12月25日出生于宜兰,文化大学肄业,目前居住于台北,是气球人设计有限公司创立人,目前多在台湾及大陆两岸发展居多。

肄业(yiy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肄业是什么意思 肄业读音 怎么读 肄业,拼音是yì yè,肄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肄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