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骨 [xiàng gǔ]
1. 是一味中药,来源于为象科动物亚洲象(学名ElephasmaximusL。)的骨骼。
象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佩觿释义:⒈亦作“佩觹”。 亦作“佩觽”。佩戴牙锥。觿,象骨制成的解绳结的角锥。亦用为饰物。佩觿,表示已成年,具有才干。《诗·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毛 传:“觿所以解结,成人之佩也。”汉 刘向《说苑·脩文》:“能治烦决乱者佩觿,能射御者佩韘。”唐 元稹《王悦昭武校尉行左千牛备身》:“佩觹有趋蹌之美,释褐参待从之荣。”⒉佩带的牙锥。
- 2.
佩韘释义:⒈佩戴牙玦或玉玦。韘,射箭时戴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的工具。以象骨、玉石制成。又叫“玦”,俗名“扳指”。为古代成人所佩之物。“佩韘”表示已成年。《诗·卫风·芄兰》:“芄兰之叶,童子佩韘。”毛 传:“韘,玦也。能射御则佩韘。”⒉佩戴的牙玦或玉玦。清 昭槤《啸亭杂录·亲定陵寝》:“﹝ 章皇 ﹞因自取佩韘掷之,諭侍臣曰:‘韘落处定为佳穴,即可因以起工。’”
- 3.
吐鹘释义:金 人的束带。用金玉或犀象骨角等制成。
- 4.
大觿释义:古代以象骨制作用于解结的锥状用具。
- 5.
射决释义:⒈即佩韘。俗称扳指或搬指。《说文·韦部》:“韘,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箸右巨指。”段玉裁 注:“即今人之扳指也。”⒉占候卜筮。清 钱谦益《姚处士墓表》:“处士病,自疏其生平时日,以问射决者,其年为 正德 辛未,盖一百十九年矣。”
- 6.
小觽释义:古代用象骨制作的锥状用具。
- 7.
小觿释义:古代用象骨制作的锥状用具。
- 8.
恶笄释义:古代服丧时所用以竹、木等制成的簪子。与用象骨制的“吉笄”相对。
- 9.
牺象释义:古代饰有鸟形、鸟羽或象骨的酒器。一说为牺尊和象尊的合称。《礼记·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礼祀 周公 於大庙,牲用白牡,尊用牺象。”郑玄 注:“尊,酒器也。牺尊以沙羽为画饰,象骨饰之。”《左传·定公十年》:“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杜预 注:“牺象,酒器,牺尊,象尊也。”孔颖达 疏:“郑众 云……牺尊饰以翡翠,象尊以象凤凰。阮諶《三礼图》:牺尊画牛以饰,象尊画象以饰,当尊腹上画牛象之形。王肃 以为牺尊象尊为牛象之形,背上负尊。魏 太和 中,青州 掘得 齐 大夫 子尾 送女器,为牛形而背上负尊,古器或当
- 10.
箭决释义:古代射箭时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象骨套子,作为钩弦时保护手指之用。俗称扳指。
- 11.
象觚释义:以象骨为饰,或饰以象形花纹的酒器。
- 12.
象邸释义:古时贵族皮帽内顶上用象骨做的底子。《周礼·夏官·弁师》:“王之皮弁,会五采、玉璂、象邸、玉笄。” 郑玄 注:“邸,下柢也,以象骨为之。” 贾公彦 疏:“邸,下柢也者,谓於弁内顶上以象骨为柢。”
- 13.
钩弦释义:⒈射箭挽弦时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象骨套子。⒉见“钧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