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转 [zhǎn zhuǎn]
1. 翻身貌。多形容卧不安席。
英[ toss about (in bed); ]
2. 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环节的地方。
例展转四明天台。——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英[ pass through many hands or places; ]
展转 引证解释
⒈ 反复;变化。
引《战国策·赵策一》:“韩 与 秦 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展转不可约。”
鲍彪 注:“展转,犹反覆也。”
《汉书·匈奴传下》:“质其爱子以累其心, 匈奴 虽欲展转……奈杀其爱子何!”
《金瓶梅词话》第四七回:“据这小厮所言,就是实话,汝等如何展转得过?”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 何玉凤 ﹞暗想道:‘他既拉我去同看,料想 安伯母 不至拿着釵釧,硬来插戴,这事还有展转。’”
⒉ 重复貌。形容次数多。
引唐 元稹 《答胡灵之》诗:“鈆钝丁寧淬,芜荒展转耕。”
元 高栻 《集贤宾·怨别》套曲:“我这里展转的疑惑,越思量越越的难为。”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肚里展转了几番,却就变起卦来。”
⒊ 形容经过多种途径,非直接的。
引《后汉书·赵岐传》:“岐 与新除诸郡太守数人俱为贼 边草 等所执。贼欲胁以为帅, 岐 诡辞得免,展转还 长安。”
李贤 注引《决录注》:“岐 还至 陈仓,復遇乱兵,裸身得免,在草中十二日不食。”
《旧唐书·孝友传·张琇》:“各申为子之志,谁非徇孝之夫,展转相继,相杀何限。”
《元典章·刑部十九·禁乞养过房贩卖良民》:“不许似前以乞养过房为名,説诱人家男女,展转贩卖。”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试官妄取,谬种展转以相传;学子循声,没字空疏而登第。”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三日前,展转得一月二十五日来信。”
⒋ 游移盘桓;流转迁徙。
引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后汉书·段熲传》:“熲 遂穷追,展转山谷间,自春及秋无日不战。”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诗之三:“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自旦至暮,只管展转於利慾之中。”
清 曾国藩 《苗先簏墓志铭》:“自余 咸丰 初出京,展转兵间。至 同治 七年,重入都门。”
⒌ 翻身貌。多形容忧思不寐、卧不安席。
引《楚辞·刘向<九叹·惜贤>》:“忧心展转,愁怫鬱兮。”
王逸 注:“展转,不寤貌。”
唐 李咸用 《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诗:“展转簷前睡不成,一牀山月竹风清。”
元 耶律楚材 《醉义歌》:“困眠未足正展转,儿童来报今重阳。”
明 王錡 《寓圃杂记》卷上:“﹝ 陆孟昭 ﹞一日録囚狱中,见重囚皆三木偃卧,不能展转。”
《再生缘》第二一回:“君王暂息旁边榻,展转寻思甚不安。”
柔石 《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她用破布来揩了她自己的酸泪,有时竟展转到半夜。”
⒍ 犹周转;应付。
引《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便有个三四万银子,又支持得几年,若不早为筹划,到了那展转不开的时候,还是请公公重作出山之计。”
国语词典
展转 [zhǎn zhuǎn]
⒈ 反复变化。
引《战国策·赵策一》:「韩与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展转不可约。」
《金瓶梅·第四七回》:「据这小厮所言,就是实话。汝等如何展转得过。」
⒉ 回环反复。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肚里展转了几番,却就变起卦来。」
⒊ 翻来覆去而不得安眠。三国魏·曹丕〈杂诗〉:「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也作「辗转」。
⒋ 曲折、间接。也作「辗转」。
引《后汉书·卷六四·赵岐传》:「岐与新除诸郡太守数人俱为贼边章等所执。贼欲胁以为帅,岐诡辞得免,展转还长安。」
⒌ 流转迁徙。
引汉·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展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传十十传百释义:宋 陶穀《清异录·丧葬义疾》:“一传十,十传百,展转无穷,故号义疾。”原指疾病传染,后泛指言语、消息等展转相传。
- 2.
便蕃释义:亦作“便烦”。 亦作“便繁”。频繁;屡次。《左传·襄公十一年》:“乐只君子,福禄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帅从。”杜预 注:“便蕃,数也。言远人相帅来服从,便蕃然在左右。”《晋书·庾亮传》:“阶缘戚属,累忝非服……遂随牒展转,便烦显任。”《南史·顾协传》:“自为近臣,便繁几密,每有述製,敕前示 协,时辈荣之。”《旧唐书·裴度传》:“况累承宠命,亦为便蕃,前后三度,已行此礼。”宋 王禹偁《三黜赋》:“叨四入掖垣,何宠禄之便蕃。”
- 3.
展转反侧释义:展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 4.
展转推托释义:展转:同“辗转”,循环反复;推托:借故推延。指一再拖延推辞。
- 5.
开劫度人释义:道教谓 元始天尊 每至天地初开,授诸仙以秘道,称开劫度人。诸仙依次相授,最后授于世人。《隋书·经籍志四》:“道经者,云有 元始天尊,生於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所以説天地沦坏,劫数终尽,略与佛经同。以为 天尊 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 穷桑 之野,授以祕道,谓之开劫度人。”亦省称“开劫”。《隋书·经籍志四》:“天尊 之开劫也,乃命 天真皇人,改囀天音而辩析之。自 天真 以下,至于诸仙,展转节级,以次相授,诸仙得之,始授世人。然以 天尊 经歷年载,始一开劫,受法之人
- 6.
当不得释义:⒈亦作“当不的”。禁不住;拗不过。《水浒传》第一○二回:“当下 王庆 对着 李助 坐地,当不的那油纸扇儿的柿漆臭,把皂罗衫袖儿掩着鼻听他。”《红楼梦》第九回:“先是 秦钟 不肯,当不得 寳玉 不依,只叫他‘兄弟’,或叫他的表字‘鲸卿’,秦钟 也只得混着乱叫起来。”《平山冷燕》第四回:“宋信 还强着要做,当不得众官俱已围看,没奈何,也只得走到案前去看。”⒉犹言不得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 王甲 ﹞两年之间,富得当不得。”《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昨夜暴冷,愁苦的当不得,展转悲嘆,一夜不曾合眼。”
- 7.
恶识释义:冒犯;得罪。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二折:“我!我!我!举什么千钧鼎,恶识了西 秦。”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我则怕恶识多年旧面皮,展转猜疑。”《金瓶梅词话》第六一回:“你这歪狗才,不要恶识他便好。”《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若是而今赶逐了他去,不但恶识了,把从前好情多丢去,却怎生了结姐姐?”
- 8.
惠书释义:称对方来信的敬词。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顷得惠书,谨悉一切。”徐特立《致黎锦熙信》:“弟于去年初离 法 留 德 三月馀,今春由 德 赴 比,居无定所,以致惠书展转邮寄多费时日。”
- 9.
杂论释义:⒈共同议论。 《汉书·韦贤传》:“是时王未就国,玄成 受詔,与太子太傅 萧望之 及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 石渠阁,条奏其对。”⒉漫无中心,涉及面广的议论。清 吴骞《扶风传信录》:“可覲 復与杂论延年及夫妇寿算等语,展转不寐。”
- 10.
楚人弓释义:《孔子家语·好生》:“楚王 失弓,楚 人得之,又何求之?”后“楚人弓”常用为典,多比喻失而复得之物,表示对得失的达观态度。清 钱谦益《喜复官诰赠内戏效乐天作》诗:“三年偶失 楚 人弓,忧喜回旋似塞翁。我褫緋衣缘底罪,君还紫誥有何功。”清 唐孙华《闲居写怀》诗:“忧喜塞翁马,得失 楚 人弓。时命苟不谐。不如安固穷。”亦省作“楚弓”。《周书·武帝纪下》:“朕垂拱巖廊,君临宇县,相 邠 民於海内,混 楚 弓於天下,一物失所,有若推沟。”明 杨珽《龙膏记·藏春》:“春光漏洩出闺门,展转狐疑不定,怎做得 楚 弓得失
- 11.
流递释义:⒈流放;发配。⒉佛教谓生死展转轮回。
- 12.
老来释义:年老之后。 唐 杜甫《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宋 陆游《孤坐无聊每思江湖之适》诗:“老来閲尽荣枯事,万变惟应一笑酬。”明 刘昺《忆秦娥》词:“少年离别,老来依旧。”《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若不早为筹画,到了那展转不开的时候,还是请公公重作出山之计,再去奔走来养活你我呢?还是请婆婆摒挡薪水,受老来的艰窘呢?”
- 13.
艰关释义:谓崎岖展转,历尽艰险。
- 14.
蜿灗释义:展转。
- 15.
蟠委错紾释义:回旋展转,无上下左右之状。《淮南子·原道训》:“無所左而無所右,蟠委錯紾,與萬物始終。”高诱 注:“紾,轉也。”
- 16.
要致释义:邀请招致。《隋书·齐王暕传》:“京兆人 达奚通 有妾 王氏 善歌,贵游宴聚,多或要致,於是展转亦出入王家。”《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八年》:“臣闻北单于所以要致 汉 使者,欲以离南单于之众,坚三十六国之心也。”宋 谢翱《九日》诗:“中路候篮舆,要致已甚迫。”
- 17.
转训释义:训诂学术语。 又称递训。几个字展转训释,意义相同。如《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 18.
辗转释义:⒈也作展转。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不眠。⒊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很多地方;间接地:辗转流传。
- 19.
辗转伏枕释义:辗转:同“展转”,形容心有所思,卧不安席的样子;伏枕:伏卧在枕头上。 形容思绪过多,不能入睡。
- 20.
递训释义:训诂学术语。几个意义相同的词展转训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