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枣木 枣木的意思
zǎo

枣木

简体枣木
繁体棗木
拼音zǎo mù
注音ㄗㄠˇ ㄇ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ǎo,(1) 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组词】:枣红。枣泥。囫囵吞枣(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

mù,(1) 树类植物的通称。【组词】: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2) 木料、木制品。【组词】: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3) 棺材。【组词】:棺木。(4) 质朴。【例句】:木讷(朴实迟钝)。(5) 呆笨。【组词】: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组词】:麻木。(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基本含义

指夫妻恩爱、亲密无间,形容夫妻关系和谐、相互扶持。

枣木的意思

枣木 [zǎo mù]

1. 枣树。

3. 指枣树的木材。质地坚硬,可用以翻刻碑石上的文字。

枣木 引证解释

⒈ 枣树。

《新唐书·五行志二》:“八年六月庚寅,京师大风雨,毁屋飘瓦,人多压死者。丙申, 富平 大风,拔枣木千餘株。”

⒉ 指枣树的木材。质地坚硬,可用以翻刻碑石上的文字。

唐 杜甫 《李潮八分小篆歌》:“嶧山 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卑唐》:“欧、虞、颜、柳 诸家碑,磨翻已坏,名虽尊 唐,实则尊翻变之枣木耳。”


枣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付之梨枣释义:指刻版刊印书籍。梨枣: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枣木,古代称书版。
    • 2.
      代称释义:代替正式名称的另一名称:我国木刻书版向来用梨木和枣木,所以梨枣成了木刻书版的代称。
    • 3.
      板片释义:印刷用的雕板。一板称为一片。《清会典事例·内务府·聚珍馆摆板》:“乾隆 三十八年奏准,刊刻《四库全书》,所用板片浩繁,莫若刻成枣木活字套板一份,刷印各种书籍。”叶德辉《书林清话·板片之名称》:“此板之称片,习见於 元 明 诸书。而 明《南雍经籍考》之载板片数目,盖相沿久矣。”
    • 4.
      枣木释义:⒈枣树。《新唐书·五行志二》:“八年六月庚寅,京师大风雨,毁屋飘瓦,人多压死者。丙申,富平 大风,拔枣木千餘株。”⒉指枣树的木材。质地坚硬,可用以翻刻碑石上的文字。唐 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嶧山 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卑唐》:“欧、虞、颜、柳 诸家碑,磨翻已坏,名虽尊 唐,实则尊翻变之枣木耳。”
    • 5.
      枣本释义:用枣木翻刻法帖,再予捶拓,所得的拓本称“枣本”。
    • 6.
      枣槊释义:用枣木做杆的长矛。
    • 7.
      枣节杖释义:由枣木制成的带节的杖。
    • 8.
      枣梨释义:谓雕版印刷。 旧时多用枣木或梨木雕刻书版,故称。
    • 9.
      枣行释义:刻板印刷行世。 古代刻板多用枣木,故谓枣行。
    • 10.
      枫天枣地释义:占卜器具。因以枫木为盖,枣木为底盘,故称。
    • 11.
      梨枣释义:旧时刻书制版多用梨木或枣木,故以“梨枣”作书版的代称。
    • 12.
      灾梨祸枣释义:从前印书用梨木或枣木刻板。形容滥刻无用不好的书。
    • 13.
      祖帖释义:最早的法帖。 多指《淳化阁帖》。淳化 三年,宋太宗 出秘阁所藏历代法书,命侍书学士编次,摹刻在枣木板上,拓赐大臣,古人法书赖此以传。自此刻帖盛行,故历来称《淳化阁帖》为“法帖之祖”。清 查慎行《自题淳熙修内司官帖后》诗:“《淳化》祖帖絶难得,南渡摹勒传 淳熙。”
    • 14.
      祸枣灾梨释义:旧时印书,多用枣木梨木刻板。 比喻滥刻无用的书。
    • 15.
      金刚骨释义:⒈指枣木作的杵臼。⒉植物名。即菝葜。
    • 16.
      锓枣释义:刻板印刷。 书板多用枣木,故称。

枣木(zaom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枣木是什么意思 枣木读音 怎么读 枣木,拼音是zǎo mù,枣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枣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