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乱事 乱事的意思
luànshì

乱事

简体乱事
繁体亂事
拼音luàn shì
注音ㄌㄨㄢˋ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uàn,(1) 没有秩序。【组词】:乱套。紊乱。凌乱。(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组词】:乱世。政乱。平乱。乱邦不居。(3) 混淆。【组词】:乱伦。败常乱俗。(4) 任意随便。【组词】:乱吃。乱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组词】:淫乱。(6) 横渡。【组词】:乱流。(7) 治理。【组词】:乱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组词】:乱曰。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基本含义

指混乱的事情或纷扰的事件。

乱事的意思

乱事 [luàn shì]

1. 扰乱或败坏其事。

2. 叛乱之事。

3. 胡乱从事。

5. 琐杂之事。

乱事 引证解释

⒈ 扰乱或败坏其事。

《墨子·号令》:“其以火为乱事者,如法。”

⒉ 叛乱之事。

《书·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唐 孔颖达 疏:“非我小子輒敢行此以臣伐君,举为乱事。”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六:“现时正是 俄 共产党 开第十次大会,商议改变策略,于是 克龙史泰 乱事趁此而起。”

⒊ 胡乱从事。

李宗仁 《回忆录》第六一章一:“甚至空军人员在 北平 也成特权阶级,乱事接收,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⒋ 琐杂之事。

刘亚舟 《男婚女嫁》第六章:“操心老得快,寻思他们那些乱事干什么!”


国语词典

乱事 [luàn shì]

⒈ 扰乱或败坏事情。

《墨子·号令》:「其以火为乱事者,如法。」

⒉ 作乱之事。

《书经·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唐·孔颖达·正义:「非我小子辄敢行此以臣伐君,举为乱事。」


乱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噶厦释义:藏语音译词。发布命令的机关,即原西藏地方政府。清乾 隆十六年(1751),清政府废原封郡王,命由噶伦四人(三俗一僧)主持噶厦,秉承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的 意志,共同管理西藏地方行政事务,成为定制。1959年西藏叛乱事件发生后解散。
    • 2.
      多慢则生乱释义:慢:怠慢。居安忘危,过于怠慢,则容易生出乱事。
    • 3.
      安内释义:安定内部的乱事。
    • 4.
      放火释义:⒈有意破坏,引火烧毁房屋、粮草、森林等。⒉比喻煽动或发动骚乱事件。
    • 5.
      梅吹释义:梅花角声。古代军乐用梅花角,故亦泛指军乐。唐 沉佺期《塞北》诗之一:“柏坛 飞五将,梅吹动三军。”唐 刘长卿《送李校书赴东浙幕府》诗:“芸香辞乱事,梅吹听军声。”宋 杨亿《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云管飘梅吹,蜺旌错鸟章。”参见“梅花角”。
    • 6.
      理剧剸繁释义:亦作“理繁剚剧”。 治理繁乱事务。
    • 7.
      赤马劫释义:宋理宗 淳祐 中,柴望 上《丙丁龟鉴》十卷,计自 秦昭襄王 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255年),至 五代 后汉 天福 十二年丁未(公元947年),共一千二百馀年,其中牵强附会凡值丙午、丁未之年,国家均有乱事发生。丙丁属火,色赤,午为马,未为羊,后因称国家大乱为“赤马劫”或“红羊劫”。元 张翥《画马》诗:“百年重遭赤马劫,散落不逐兵尘空。”
    • 8.
      钟情艳史释义:书以武则天时代为背景,极写武三思家淫乱事,在淫秽行为之中,极写豪强之可恶,因此又有一班侠客,如薛郊之流,从事锄奸。

乱事(lua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乱事是什么意思 乱事读音 怎么读 乱事,拼音是luàn shì,乱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乱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