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筏 [mù fá]
1. 用长木料捆扎成的筏子。
英[raft; wooden craft;]
木筏 引证解释
⒈ 用木材结成的筏子。
引《宋史·职官志五》:“汴河 上下锁, 蔡河 上下锁,掌收舟船木筏之征。”
《元史·塔思传》:“塔思 命造木筏,遣 汶上 达鲁花赤 刘拔都儿 将死士五百,乘筏进击。”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关陕三边饷道》:“即今盐船木筏,往来无滞。”
清 周亮工 《张林宗先生传》:“水灌城,先生急取所著诗文若干卷,自负之,至其内弟 和玉炙 家,结木筏登之。”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
国语词典
木筏 [mù fá]
⒈ 以木材扎成船板形,飘浮水面,用来运货。也作「木排」、「木伐」。
引《三国演义·第一〇二回》:「令人扎木筏百余只,上载草把,选惯熟水手五千人驾之。」
近木排
木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仙槎释义:亦作“僊槎”。 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典出 晋 张华《博物志》卷三:“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於查上,多齎粮,乘槎而去。十餘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餘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 蜀郡 访 严君平 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 蜀 问 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
- 2.
古槎释义:亦作“古楂”。古旧的木筏。
- 3.
天槎释义:古代神话中指可在天地间往来的木筏。 晋 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宋 刘炎《迩言》:“游 吴山,翛然独坐,望 海门 二峯,隐然如天关,潮来喧如泻天潢,大舶高檣,往来出没,如泛天槎。”
- 4.
家妓释义:亦作“家伎”。豪门大户家中所蓄养的歌妓。《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四年》:“威武 节度使、知 抚州 李德诚 有家妓数十。”宋 洪迈《夷坚丁志·郭提刑妾》:“政和 末,陕西 提刑 郭允迪 招提举木筏 叶大夫 饮酒,出家伎侑席。”宋 姜夔《莺声绕红楼》词序:“甲寅春,平甫 与予自 越 来 吴,携家妓观梅于 孤山 之 西村。”《三国演义》第八回:“允 曰:‘教坊之乐,不足供奉;偶有家伎,敢使承应。’”
- 5.
崩查释义:朽散的木筏。查,“楂”的本字。
- 6.
巨查释义:大木筏。晋 王嘉《拾遗记·唐尧》:“尧 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於西海。”
- 7.
拖曳释义:拉着走;牵引:信号弹拖曳着一道长长的尾巴升起。拖轮拖曳着木筏在江中航行。
- 8.
拖轮释义:装有拖曳设备,用来牵引船舶或木筏、竹排的机动船。也叫拖船。
- 9.
星槎释义:⒈往来于天河的木筏。传说古时天河与海相通,汉 代曾有人从海渚乘槎到天河,遇见牛郎织女。见 晋 张华《博物志》卷三。唐 宋之问《宴安乐公主宅》诗:“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清 朱彝尊《题汪检讨楫乘风破浪图》诗:“粉精墨妙谁经营,恍疑 博望 星槎横。”⒉泛指舟船。明 李东阳《与衍圣公夜话》诗:“漫以平安慰别离,星槎动是隔年期。”明 唐顺之《送高行人使琉球》诗:“天王玉册颁三殿,汉 使星槎下百蛮。”陈毅《送董老出席旧金山会议即日出洋》诗:“星槎今万里,捷报盼飞来。”
- 10.
木栰释义:同“木筏”。 《宋史·苏轼传》:“岐 下岁输 南山 木栰,自 渭 入 河,经 砥柱 之险。”
- 11.
木筏释义:用长木材结成的筏子。 也叫木筏子。
- 12.
束柎释义:编扎木筏。
- 13.
枯槎释义:⒈老树的枝杈。 ⒉亦作“枯查”。指竹木筏或木船。
- 14.
栖槎释义:寄身木筏。比喻漂泊无定。
- 15.
桴木释义:木筏。
- 16.
桴槎释义:木筏。亦指乘木筏。
- 17.
桴筏释义:亦作“桴栰”。 渡水用的竹、木筏。
- 18.
水运释义:用船舶、木筏等在江河、湖泊、海洋上运输。
- 19.
江槎释义:江中的木筏。 多指江船。
- 20.
泛槎释义:亦作“泛槎”。亦作“泛查”。据 晋 张华《博物志》卷三载,相传天河通海,有居海渚者见每年八月海上有木筏来,因登木筏直达天河,见到 牛郎 织女。后因以“汎槎”指乘木筏登天。唐 李峤《同赋山居七夕》诗:“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唐 任希古《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泛查分写汉,仪星别搆天。”元 邓文原《题谢氏通济桥》诗:“泛查客去银河近,题柱人归玉垒高。”参见“犯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