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击 [qiāo jī]
1. 敲打;击打。
例他的手指在桌子上敲击。
用她的脚后跟敲击墙壁。
英[beat; strike;]
敲击 引证解释
⒈ 敲打;击打。
引唐 李绅 《悲善才》诗:“秋吹动摇神女佩,月珠敲击水晶盘。”
艾芜 《乌鸦之歌》:“他见烟已熄了,又下床下,摸着火镰来敲击,暂时停止了说话。”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六章:“没有气力挑,他的脊背上就会受到枪杆的敲击和鞭子的挥打。”
国语词典
敲击 [qiāo jī]
⒈ 敲打、击打。
例如:「小朋友敲击著由许多锅碗瓢盆组成的乐器,丁丁当当的好不热闹。」
敲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棒鼓释义:即花鼓,用三棒上下敲击,故名。
- 2.
三角铁释义:⒈击乐器。铁制,等边三角形。用一小铁棍敲击发声。是管弦乐队和吹奏乐队常用的乐器。⒉也叫角钢。指断面是“L”形的钢材。分等边的和不等边的两种。
- 3.
丝鞭释义:⒈丝制的马鞭。 ⒉古代亦用作缔结婚姻的信物。⒊戏曲锣经。以鼓签连续急促地敲击单皮鼓,形成类似燃放鞭炮或撕布之声。多用以衬托念白和身段动作。武戏里最紧凑的对打,或单人连续耍刀花、枪花、棍花时,往往停下锣钹等打击乐器,单用丝鞭衬托。
- 4.
书鼓释义:击乐器。鼓身扁圆,两面蒙皮。演奏时,置鼓架上,单鼓签敲击。是北方各类鼓书的伴奏乐器。
- 5.
令鼓释义:一种小鼓,饮宴时有节奏地敲击,以行酒令。
- 6.
传板释义:敲击悬板等以传报或发号令。《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不料是日还在眠床上,外面就传板进来报。”《儒林外史》第五五回:“这人姓 季 名 遐年 ……见和尚传板上堂吃斋,他便也捧着一个鉢,站在那里,随堂吃饭。”
- 7.
传梆释义:古官衙中敲击梆子,用以传报或集散人役。
- 8.
传点释义:⒈古朝房、官署和权贵之家以敲击云板报事或召集人员。 点,即云板。⒉报时。点,指更点。
- 9.
傩鼓释义:谓驱逐疫鬼仪式中敲击的鼓声。宋 陆游《朝中措·梅》词:“鼕鼕儺鼓饯流年,烛焰动金船。”
- 10.
僧磬释义:佛寺中敲击以集僧众的鸣器或钵形铜乐器。亦指击磬声。
- 11.
击剥释义:⒈谓以严刑峻法虐民。⒉敲击。
- 12.
击琴释义:⒈琴名。用竹敲击琴弦发声,异于用指弹的琴。⒉敲琴。
- 13.
击瓮释义:⒈敲击瓦瓮发声以和歌。⒉指宋司马光幼时击破大瓮救小儿之事。参见“击瓮图”。
- 14.
击筑悲歌释义:击:敲击;筑:古乐器名。敲击着筑,唱着悲壮的歌。形容慷慨悲歌。
- 15.
击考释义:敲击。
- 16.
击缶而歌释义:敲击瓦缶唱歌。
- 17.
击缶释义:亦作“击缻”。 敲击瓦缶。古人或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缶,瓦盆。《诗·陈风·宛丘》:“坎其击缶,宛丘 之道。”《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於是,秦王 不懌,为一击缻。相如 顾召 赵 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 为 赵王 击缻。’”明 陈汝元《金莲记·偕计》:“堪嗟击缶千秋壮,莫道挥毫两鬢星。”清 孙枝蔚《赠江舟次诗》:“书空耻咄咄,击缶歌呜呜。不为今离别,焉知昨欢娱?”
- 18.
刁斗森严释义:刁斗:古时行军,在晚上敲击以报时或报警的用具。森严:整肃,整饬。防卫严密。形容军队的营地戒备森严。
- 19.
剥肤锤髓释义:剥:剥去;肤:皮肤;锤:敲击。剥人皮肤,敲人骨髓。比喻极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
- 20.
叩辕释义:敲击车辕。 辕,驾车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