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的意思
zhǎnggōngzhǔ

大长公主

简体大长公主
繁体大長公主
拼音dà zhǎng gōng zhǔ
注音ㄉㄚˋ ㄓㄤˇ ㄍㄨㄥ ㄓㄨˇ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cháng zhǎng,(1) 生长,成长。【组词】:长疮。(2) 增加。【组词】:长知识。(3) 排行第一的。【组词】:长子。长兄。长孙。(4) 辈分高或年纪大。【组词】:长辈。长者。家长。(5) 领导人;负责人。【组词】:部长。校长。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zhǔ,(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组词】: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组词】:君主。主上。(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组词】: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组词】: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组词】: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 预示。【组词】:早霞主雨。(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组词】:木主。神主。(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 姓。

基本含义

指女子身材高大、威严端庄。

大长公主的意思

大长公主 [dà zhǎng gōng zhǔ]

1. 汉制,皇帝之姑称大长公主。后为帝姑的封号。

大长公主 引证解释

⒈ 汉 制,皇帝之姑称大长公主。后为帝姑的封号。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皇后, 堂邑大长公主 女也。”
张守节 正义引 文颖 云:“陈皇后,武帝 姑女也。”
《新唐书·同安公主传》:“同安公主,高祖 同母媦也。下嫁 隋州 刺史 王裕。贞观 时,以属尊进大长公主。”
《清史稿·礼志七》:“凡固伦公主、和硕公主,同辈者封长公主,长者封大长公主。”


国语词典

大长公主 [dà zhǎng gōng zhǔ]

⒈ 皇帝的姑母。

《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传》:「皇后,堂邑大长公主也。」
唐·陈鸿《长恨传》:「姊妹封国夫人,富埒王宫,车服邸第,与大长公主侔矣。」


大长公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参候释义:⒈观察验证。《后汉书·郎顗传》:“时卒有暴风,宗 占知京师当有大火,记识时日,遣人参候,果如其言。”《魏书·律历志上》:“然天道盈虚,岂曰必协,要须参候是非,乃可施用。”⒉谓问候尊长。《周书·尉迟迥传》:“大长公主年高多病,迥 往在京师,每退朝参候起居,忧悴形於容色。”宋 曾巩《到亳州与南京张宣徽启》:“始敢通牋记参候之礼,庶几将心诚饥渴之勤。”
    • 2.
      大期释义:⒈指妇女足月分娩的日期。《史记·吕不韦列传》:“姬自匿自身,至大期时,生子 政。”《左传·僖公十七年》“梁嬴 孕过期”唐 孔颖达 疏:“十月而产,妇人大期。”⒉指死期。汉 刘向《列女传·周郊妇人》:“君子谓 周 郊妇人,恶 尹 氏之助乱,知天道之不祐,示以大期,终如其言。”《南齐书·武帝纪》:“始终大期,圣贤不免,吾行年六十,亦復何恨。”宋 司马光《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呜呼,遐福未终,大期奄及,去白日之昭晰,归下泉之窈冥。”⒊共同的意愿。《文选·陆机<豪士赋>》:“且好荣恶辱,有生之所大期。”张铣
    • 3.
      大长公主释义:汉 制,皇帝之姑称大长公主。后为帝姑的封号。
    • 4.
      帝姬释义:宋徽宗 政和 三年,因 蔡京 建议,仿 周 代王姬称例,改称公主为帝姬,长公主为长帝姬,大长公主为大长帝姬。宋高宗 建炎 元年恢复旧制。宋 徐度《却扫编》卷上:“政和 间,始采 周 之王姬之称,而改公主曰帝姬,郡主曰宗姬,县主曰族姬。”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本朝制度,多循用前代故事。皇女称公主,姊妹称长公主,诸姑称大长公主。至 徽宗 末年,一例改作帝姬。建炎 元年六月八日,臣寮建言不便,以为古者妇人称姓,故 周 曰王姬,犹 宋 子、齐 姜之类是也。本朝为 商 后,非 姬 姓,不可以称。用是改正
    • 5.
      长主释义:⒈年长的君主。《战国策·魏策二》:“勿忧也。梁王 长主也,必不相 张仪。”《史记·苏秦列传》:“今夫 齐,长主而自用也。”司马贞 索隐:“谓 齐王 年长也。”⒉见“长公主”。⒊“大长公主”的简称。《宋史·仁宗十三女传》:“秦,鲁国贤穆明懿大长公主 ……时主有三子,愐 愷 非己所出,故独厚於 忱。上戒之曰:‘长生寿考如此,乃 仁宗皇帝 四十二年深仁厚泽,是以钟庆於长主。长主待遇诸子,宜法 仁宗 用心之均一。’”参见“大长公主”。
    • 6.
      长公主释义:皇帝的姊妹或皇女之尊崇者的封号,仪服同藩王。后代仅为皇帝姊妹的封号。《汉书·昭帝纪》:“帝姊 鄂邑公主 益汤沐邑,为长公主,共养省中。”《后汉书·皇后纪下》:“汉 制,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号长公主,仪服同蕃王。”《新唐书·高宗三女传》:“高安公主,义阳 母弟也…… 神龙 初,进册长公主。”《宋史·秦国大长公主传》:“秦国大长公主,太祖 同母妹也。初适 米福德,福德 卒。太祖 即位,建隆 元年封 燕国长公主。”《明史·公主传序》:“明 制,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
大长公主是什么意思 大长公主读音 怎么读 大长公主,拼音是dà zhǎng gōng zhǔ,大长公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长公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