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风 [cháng fēng]
1. 长期刮风。
常风 引证解释
⒈ 长期刮风。
引《尚书大传》卷三:“厥咎瞀,厥罚常风,厥极凶短折。”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雨旱寒奥,亦以为本,四气皆乱,故其罚常风也。常风伤物,故其极凶短折也。”
《晋书·五行志下》:“一曰,夜妖者,云风并起而杳冥,故与常风同象也。”
常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凶短折释义:夭折;早死。《书·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 孔颖达 疏:“ 郑玄 以为凶短折皆是夭枉之名,未齔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常风伤物,故其极凶短折也。伤人曰凶,禽兽曰短,屮木曰折。一曰,凶,夭也;兄丧弟曰短,父丧子曰折。”亦省作“ 凶短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足而出於背,下奸上之象也。犹不能自解,发疾暴死,又凶短之极也。”
- 2.
劫风释义:佛教语。坏劫之末有水、风、火三劫灾。劫风即劫灾中的风灾。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佛光乃定果之光,虽劫风不可动,岂常风能摇哉!”
- 3.
夜妖释义:令白昼昏晦的自然灾异。如大风,地震等。《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夜妖者,云风并起而杳冥,故与常风同象也。”《晋书·五行志下》:“元帝 景元 三年十月,京都大震,昼晦,此夜妖也。”《隋书·五行志下》:“梁 承圣 二年十月丁卯,大风,昼晦,天地昏暗。近夜妖也。”
- 4.
寒燠释义:⒈冷热。《汉书·天文志》:“故日进为暑,退为寒。若日之南北失节,晷过而长为常寒,退而短为常燠。此寒燠之表也,故曰为寒暑。”《汉书·五行志下之上》:“雨旱寒奥,亦以风为本,四气皆乱,故其罚常风也。”晋 葛洪《抱朴子·吴失》:“阴阳相沴,寒燠繆节。”清 赵翼《渔塘》诗:“维桑可御寒,维柳可纳凉,寒燠各有资,此亦经济方。”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而又因 成都平原,寒燠适中,风物清华,彼此都是外籍,又无聚族而居的排外恶习,自然不会发生嫉视异乡人的心理。”⒉借指时间。一寒一燠,代表一年。清 陈确《与刘伯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