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东林党 东林党的意思
dōnglíndǎng

东林党

简体东林党
繁体東林黨
拼音dōng lín dǎng
注音ㄉㄨㄥ ㄌㄧㄣˊ ㄉㄤˇ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dōng,(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组词】: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组词】: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组词】:作东。(4) 姓。

lín,(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组词】:树林。森林。林海。林薮(➊山林小泽;➋喻丛集的处所)。(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组词】:书林。艺林。碑林。儒林。(3) 姓。

dǎng,(1) 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组词】:党派。党团。党委。党员。党章。党阀。党风。党纪。(2) 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组词】:党羽。朋党。死党。(3) 指亲族。【组词】:父党。母党。妻党。(4) 古代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5) 姓。

基本含义

指明朝末年由东林书院的学士所组成的政治派别。

东林党的意思

东林党 [dōng lín dǎng]

1. 明朝后期在一些中小地主、中下级官吏和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形成的一个政治集团。在政治上经济上提出过一些改良主张,反映了人民的一些要求,遭到统治集团的迫害和镇压。由于在东林书院以讲学为名议论朝政,故被称为东林党。

[Dong Lin Party;]

东林党 引证解释

⒈ 明 万历 间,吏部郎中 顾宪成 革职还乡,倡议重修 无锡 东林书院,并与 高攀龙 等人在书院讲学,对朝政多所评议,而名流响应,声名大著,因被目为“东林党”。 天启 中,宦官 魏忠贤 专权。东林诸人坚决与之相抗,并遭到严酷迫害。直至 崇祯 即位, 魏忠贤 失势自尽,党禁始解。参阅《明史·顾宪成传》、《明史纪事本末·东林党议》。


国语词典

东林党 [dōng lín dǎng]

⒈ 宋杨时建东林书院于江苏无锡。明万历年间,顾宪成等人重修并与高攀龙辈讲学其中,每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士大夫多响应依附,遂有「东林党」之称。


东林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案释义:指 明 宫庭中发生于 神宗 万历四十三年的梃击案、 光宗 泰昌 元年的红丸案和 熹宗 天启 初的移宫案。当时奸党首领 魏忠贤 借此为名,编《三朝要典》一书,以诬陷东林党人,成为 明 代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案。《明史·光宗纪赞》:“ 光宗 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
    • 2.
      东林书院释义:故址在今 江苏省 无锡市。原为 宋 杨时 讲学之所,元 废为僧舍。明 万历 间,顾宪成 等倡议重修,并与 高攀龙 等讲学于此,评议朝政。后被目为东林党。参阅 清 许献 等《东林书院志》。
    • 3.
      东林党释义:晚明以江南 官僚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明朝后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1594年吏部郎中顾宪成被革职还乡。后 与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反对宦官专权和矿监、税监掠夺,主张开放言路,受到正直官僚士大夫的 支持与拥护,遂形成一个政治集团,被称为东林党。后其重要成员多遭宦官魏忠贤迫害。
    • 4.
      东林释义:⒈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南朝 梁 江淹《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唐 杜甫《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⒉指 庐山 东林寺。唐 张乔《送僧鸾归蜀宁亲》诗:“高名彻西国,旧跡寄 东林。”宋 王禹偁《寄杭州西湖昭庆寺华社主省常上人》诗:“任夸西掖吟红药,何似 东林 种白莲。”亦泛指僧寺。唐 司空曙《闲园即事寄暕公》诗:“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参见“东林寺”。⒊指 明 末东林党。清 侯方域《太常公家传》:“公暇时,时共 攀龙 讲学,魏广微 忌之,曰:‘此
    • 5.
      五人墓释义:明 代 苏州 反 魏忠贤 斗争殉难五义士之墓。天启 七年(1627年)宦官 魏忠贤 派禁卫吏役至 苏州 逮捕 东林党 人 周顺昌,群众愤而抗争。市民首领 颜佩韦、马杰、沉扬、杨念如、周文元 被捕,英勇就义。当地人士感其义,合葬于 虎丘山 旁,题曰“五人之墓”。见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清 招广涛《粤东近事新乐府·义勇》:“昔闻五人墓,怀古尝心写。”参阅《明史·周顺昌传》。
    • 6.
      复社释义:明 末 江南 士大夫主张改良政治的文学结社之一。明 天启 时 江 南 张溥、陈贞慧 等初结应社,崇祯 六年又集合南北文社中人,会于 苏州 虎丘,取兴复绝学之义,成立复社,继东林党之后,以讲学批评时政。南明 弘光 时,屡受 马士英、阮大鋮 的迫害。清 军南下,复社主要人物 吴应箕、陈子龙 等参加抗 清,殉难。顺治 九年,复社被 清 政府取缔解散。
    • 7.
      逆案释义:⒈指叛逆的案件。清 孔尚任《桃花扇·归山》:“只因有逆案两人,乃礼部主事 周鑣、按察副使 雷縯祚,马 阮 挟仇,必欲置之死地。”清 梁章鉅《浪跡三谈·古田逆案》:“少时熟闻里中故老谈 古田县 逆案,其事在 康熙 之末,当时尚能举其里居姓氏,今则忘之矣。”⒉特指 明 末 魏忠贤 阉党案。明 天启 年间宦官 魏忠贤 专权,政治极端腐败,屡兴大狱,杀戮东林党人。天启 七年(1627年)思宗 即位,责令 魏忠贤 自杀。崇祯 二年(1629年)又发布诏书,定逆案,将党附 魏忠贤 诸人,分为六等;重者处死,轻者终身不
东林党是什么意思 东林党读音 怎么读 东林党,拼音是dōng lín dǎng,东林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东林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