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玉斝 玉斝的意思
jiǎ

玉斝

简体玉斝
繁体
拼音yù jiǎ
注音ㄩˋ ㄐㄧㄚ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ù,(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组词】: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2) 美,尊贵的,敬辞。【组词】: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3) 姓。

jiǎ,(1) 古代青铜制贮酒器,圆口,有流、柱、鋬与三足,供盛酒与温酒用。后借指酒杯。《説文•斗部》。【组词】:“斝,玉爵也。夏曰琖,殷曰斝,周曰爵。”《廣雅•釋器》:“斝,爵也。”(2) 通“稼”。禾稼。《周禮•春官•司尊彝》。【组词】:“秋嘗冬烝,裸用斝彝、黄彝。”

基本含义

形容言辞高雅,文采斐然。

玉斝的意思

玉斝 [yù jiǎ]

1. 玉制的酒器。酒杯的美称。指酒。

玉斝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玉斚”。

⒉ 玉制的酒器。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分雁鶩之稻粱,霑玉斝之餘沥。”
李善 注引《说文》:“斝,玉爵也。”
唐 杜甫 《朝享太庙赋》:“福穰穰於絳闕,芳霏霏於玉斝。”
钱谦益 注:“舜 祠宗庙以玉斝也。”
《宋史·礼志一》:“太庙初献,依 开宝 例,以玉斝、玉瓚,亚献以金斝,终献以瓢斝。”

⒊ 酒杯的美称。

南朝 齐 王融 《游仙》诗:“金卮浮水翠,玉斝挹泉珠。”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青天白日花草丽,玉斚屡举倾金罍。”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那其间锦阵花丛,玉斝金钟,对对双双。”
清 方文 《正月十九日龚孝升都宪社集观灯》诗:“酒斟玉斚葡萄色,烛晃银屏翡翠文。”

⒋ 指酒。

元 张养浩 《喜春来》曲:“兴来时斟玉斝,看天上碧桃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身在瑶臺,笑斟玉斝,人生几见此佳景。”


玉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斗南释义:⒈《晋书·天文志上》:“相一星在北斗南。 相者,总领百司而掌邦教,以佐帝王安邦国,集众事也。”旧时因以斗南称宰相的职位。⒉北斗星以南。犹言中国或海内。语出《新唐书·狄仁杰传》:“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元耶律楚材《请倪公》诗:“倪公本是我同参,道价峥嶸冠斗南。”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你道是飞虎将声名播斗南;那廝能淫慾,会贪婪,诚何以堪!”明许潮《午日吟》:“英声迈斗南,礼贤菴,金巵玉斝菖蒲泛。”
    • 2.
      温凉玉盏释义:见“温凉玉斝”。
    • 3.
      玉斚释义:见“玉斝”。
    • 4.
      老濞释义:指 西汉 吴王 刘濞。《史记·吴王濞列传》载:吴 有铜山,濞 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景帝 前三年,濞 与 楚 赵 等国发兵反 汉,兵败自杀,时年六十二。后因以“老濞”称之。唐 杜牧《杜秋娘》诗:“老濞 即山铸,后庭千双眉;秋 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宋 苏轼《於潜女》诗:“老濞 宫粧传父祖,至今遗民悲故主。”
    • 5.
      金缕衣释义:⒈以金丝编织的衣服。 南朝 梁 刘孝威《拟古应教》诗:“青铺緑琐琉璃扉,琼筵玉笥金缕衣。”宋 崔公度《金华神记》:“女子笑曰:‘君怯耶!’即以金缕衣置肩上,生稍安。”清 黄遵宪《锡兰岛卧佛》诗:“既付金缕衣,何不一啟颜?”⒉曲调名。唐 杜牧《杜秋娘诗》:“秋 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自注:“‘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李錡 常唱此辞。”

玉斝(yuj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玉斝是什么意思 玉斝读音 怎么读 玉斝,拼音是yù jiǎ,玉斝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玉斝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