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组词】:士族。士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组词】:士子。士民。学士。(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组词】:士女。(4) 对人的美称。【组词】:志士。烈士。女士。(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组词】:医士。护士。(7) 姓。
liú,(1) 液体移动。【组词】: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例句】:流转(zhuǎn )。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 传播。【组词】: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 )。(4) 指江河的流水。【组词】: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 像水流的东西。【组词】:气流。暖流。电流。(6) 向坏的方面转变。【组词】:流于形式。(7)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组词】:流放。流配。(8) 品类,等级。【组词】:流辈。流派。(9) 指不正派。【组词】:二流子。
1. 泛指文人。
例嘉惠士流。
英[intellectuals;]
⒈ 出身士族的人。
引《北齐书·慕容俨传》:“﹝ 厙狄伏连 ﹞性又严酷,不识士流。开府参军多是衣冠士族, 伏连 加以捶挞,逼遣筑墙。”
《南史·王僧孺传》:“竞行姦货,以新换故,昨日卑细,今日便成士流。”
《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九年》:“旧制,尚书五都令史皆用寒流。夏,四月,丁巳,詔曰:‘尚书五都,职参政要,非但总领众局,亦乃方轨二丞;可革用士流,秉此羣目。’”
鲁迅 《坟·论“他妈的!”》:“晋朝 已经是大重门第……但士流既然用祖宗做护符,被压迫的庶民自然也就将他们的祖宗当作仇敌。”
⒉ 泛指读书人、文士。
引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醋大’者,一云 郑州 东有 醋沟,多士流所居,因谓之‘醋大’;一云作此‘措’字,言其举措之疎,谓之‘措大’。”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又士人家子弟,无贫富皆着芦心布衣,红勒帛狭如一指大,稍异此则共嘲笑,以为非士流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余尝闻故老论 金朝 女直 宰相中最贤者曰 完颜守贞,相 章宗,屡正言,有重望,自号 冷巖。接援士流,一时名士如 路 侍御 鐸、周 户部 德卿 诸公,皆倚以为重。”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朱竹君 学士 筠 为翰林时, 高宗 方詔求遗书……乃命纂辑《四库全书》,凡海内仅有之本,得之《大典》中者,几六百部,次第刊布,嘉惠士流。”
鲁迅 《华盖集·并非闲话(三)》:“我的父祖是读书的,总该可以算得士流了,但不幸从我起,不知怎的就有了下等脾气,不但恩惠,连吊慰都不很愿意受,老实说罢:我总疑心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