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灾民 灾民的意思
zāimín

灾民

简体灾民
繁体災民
拼音zāi mín
注音ㄗㄞ ㄇㄧ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āi,(1) 水、火、荒旱等所造成的祸害。【组词】:水灾。火灾。灾难(nàn )。灾害。灾患。(2) 个人的不幸遭遇。【组词】:招灾惹祸。幸灾乐祸。破财消灾。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基本含义

指遭受灾害的人民,特指因灾害而流离失所的人群。

灾民的意思

灾民 [zāi mín]

1. 受到灾情威胁的难民。

给水灾灾民的紧急救援。

[sufferer; victims of natural calamities and war refuges;]

灾民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灾民”。遭受灾害的人。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我们的眼泪切莫洒向此时,你明朝途中如遇着些灾民流黎,骷髅骴骨,你请替我多多洒雪些吧!”


国语词典

灾民 [zāi mín]

⒈ 遭受灾害的人民。

如:「地震之后,灾民遍野。」

难民 灾黎 哀鸿


灾民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难民释义:由于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而流离失所、生活困难的人:救济难民。
    • 2.
      哀鸿释义:⒈悲鸣的鸿雁。⒉《诗·小雅·鸿雁》:“鸿鴈于飞,哀鸣嗸嗸。”《序》云:“《鸿鴈》,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后以“哀鸿”比喻流离失所的人们。
    • 3.
      灾黎释义:灾民。清 钱泳《履园丛话·祥异·妖言惑众》:“江 南北大旱,民人饥饉,方荣升 窃谓灾黎易动,起意倡乱。”清 昭槤《啸亭杂录·辛酉工赈》:“﹝ 明安 ﹞特建席棚以处灾黎,凡活者数百万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虽然这些也是穷人,然而比较起被灾的地方那些灾黎,是那一处轻,那一处重呢?”

灾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赈释义:对灾民或贫民的赈济。
    • 2.
      助赈释义:捐献财物以救济灾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你送一百银子去助賑,他能一点弊都不做,完全一百银子拿去賑飢,他可是在这一百之外,稳稳的赚了七十了。”
    • 3.
      哀鸿满路释义: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灾民。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 4.
      哀鸿遍地释义: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 5.
      哀鸿遍野释义:《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 后用“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有流离失所、悲哀呼号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
    • 6.
      嗷嗷待食释义: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
    • 7.
      安养院释义:旧时救济灾民的机构。
    • 8.
      帮助释义: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给以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互相帮助。帮助灾民。
    • 9.
      待养释义:持养,保养。《墨子·非命下》:“下以待养百姓。”孙诒让 间诂引 王念孙 曰:“待养当为持养……《荀子·荣辱篇》曰:‘以相群居,以相持养。’杨倞 注:‘持养,保养也。’”三国 魏 曹操《赠给灾民令》:“老耄须待养者,年九十已上,復不事,家一人。”《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又徙 下邳 丞”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乡里知旧,好事少年,往来者常数百人,坚 接抚待养,有若子弟焉。”
    • 10.
      悲鸿遍野释义: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
    • 11.
      情绪稳定释义:情绪稳定用来形容受害者或者灾民的情绪。
    • 12.
      慈善事业释义:私人或社团基于人道主义精神或宗教观念,对贫困者或灾民进行金钱、实物捐助的社会救济活动。慈善事业对接济贫困、提倡互助互爱、维护社会稳定起一定作用,现成为社会救济和福利事业的组成部分。
    • 13.
      抚慰释义:安慰:百般抚慰。 抚慰灾民。
    • 14.
      探问释义:⒈试探着询问(消息、情况、意图等):探问失散多年的亲人的下落。到处探问,毫无结果。⒉探望,问候:探问灾民。
    • 15.
      放赈释义:向灾民或贫民发放救济物资:开仓放赈。
    • 16.
      救助释义:拯救和援助:救助灾民。
    • 17.
      散赈释义:为赈济灾民而分发粮食、财物。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八:“採诗如散賑,寧滥毋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到 镇江 去贩了米粮到 蒙阴 散賑。”
    • 18.
      施赈释义:亦作“施振”。 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后汉书·马援传》:“凡殖财产,贵其能施賑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以班昆弟故旧。”晋 葛洪《抱朴子·汉过》:“同恶成羣,汲引姦党,吞财多藏,不知纪极;而不能散錙銖之薄物,施振清廉之穷俭焉。”《新华日报》11:“他们是以‘青年会’的名义,利用水灾、旱灾,募捐施赈来号召人民。”
    • 19.
      易口以食释义:犹易子而食。口,丁口。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 20.
      易子相食释义:父母交换子女来吃。由此引申指灾难中灾民的悲惨境况。

灾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赈释义:对灾民或贫民的赈济。
    • 2.
      助赈释义:捐献财物以救济灾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你送一百银子去助賑,他能一点弊都不做,完全一百银子拿去賑飢,他可是在这一百之外,稳稳的赚了七十了。”
    • 3.
      哀鸿满路释义: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灾民。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 4.
      哀鸿遍地释义: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 5.
      哀鸿遍野释义:《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 后用“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有流离失所、悲哀呼号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
    • 6.
      嗷嗷待食释义: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
    • 7.
      安养院释义:旧时救济灾民的机构。
    • 8.
      帮助释义: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给以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互相帮助。帮助灾民。
    • 9.
      待养释义:持养,保养。《墨子·非命下》:“下以待养百姓。”孙诒让 间诂引 王念孙 曰:“待养当为持养……《荀子·荣辱篇》曰:‘以相群居,以相持养。’杨倞 注:‘持养,保养也。’”三国 魏 曹操《赠给灾民令》:“老耄须待养者,年九十已上,復不事,家一人。”《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又徙 下邳 丞”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乡里知旧,好事少年,往来者常数百人,坚 接抚待养,有若子弟焉。”
    • 10.
      悲鸿遍野释义: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
    • 11.
      情绪稳定释义:情绪稳定用来形容受害者或者灾民的情绪。
    • 12.
      慈善事业释义:私人或社团基于人道主义精神或宗教观念,对贫困者或灾民进行金钱、实物捐助的社会救济活动。慈善事业对接济贫困、提倡互助互爱、维护社会稳定起一定作用,现成为社会救济和福利事业的组成部分。
    • 13.
      抚慰释义:安慰:百般抚慰。 抚慰灾民。
    • 14.
      探问释义:⒈试探着询问(消息、情况、意图等):探问失散多年的亲人的下落。到处探问,毫无结果。⒉探望,问候:探问灾民。
    • 15.
      放赈释义:向灾民或贫民发放救济物资:开仓放赈。
    • 16.
      救助释义:拯救和援助:救助灾民。
    • 17.
      散赈释义:为赈济灾民而分发粮食、财物。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八:“採诗如散賑,寧滥毋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到 镇江 去贩了米粮到 蒙阴 散賑。”
    • 18.
      施赈释义:亦作“施振”。 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后汉书·马援传》:“凡殖财产,贵其能施賑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以班昆弟故旧。”晋 葛洪《抱朴子·汉过》:“同恶成羣,汲引姦党,吞财多藏,不知纪极;而不能散錙銖之薄物,施振清廉之穷俭焉。”《新华日报》11:“他们是以‘青年会’的名义,利用水灾、旱灾,募捐施赈来号召人民。”
    • 19.
      易口以食释义:犹易子而食。口,丁口。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 20.
      易子相食释义:父母交换子女来吃。由此引申指灾难中灾民的悲惨境况。

灾民造句

1.看到灾民的处境,她不禁凄然泪下。

2.灾民发了点救济款并不是万事大吉了,还应该继续关心他们。

3.解放前,一遇洪灾,成千上万的灾民衣食无着,嗷嗷待哺,情景十分凄惨。

4.地震发生后,奉命赶来的部队来不及安营扎寨,就投入到抢救国家财产,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的战斗之中了。

5.地震后又一次余震,灾民们惊恐万状,纷纷躲避。

6.面对遭受水灾的灾民,他慷慨解囊,一次就捐款十万元。

7.政府将流离失所的灾民安顿在组合屋中。

8.解放前,黄河流域的灾民们经常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9.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要飞到灾区去看望灾民。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要看看这世界的美好。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要做和平的使者。

10.今年的洪涝灾害给灾民造成了巨大损失。

11.地震灾害发生后,众多灾民及时得到了政府的安抚。

12.国家调拨大量物资帮助受灾民众渡过难关。

13.四处飘荡的灾民回到了家乡。

14.灾变过后首要做的事是安顿灾民,不要让他们流离失所。

15.在洪水退去之前,灾民暂时住在帐篷里。

16.最使我感动的是解放军战士在洪水中救助灾民的情景。

17.灾民们用真挚的话语表达对亲人解放军的感激之情。

18.我们要设法筹集三千块钱去捐赠灾民

19.今年那么大的水灾,死的人很少,灾民的生活都及时得到照顾安排,可真不简单哪。

20.遗憾的是舟曲的灾民被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卷走了。

灾民(zaim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灾民是什么意思 灾民读音 怎么读 灾民,拼音是zāi mín,灾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灾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