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嘲弄 嘲弄的意思
cháonòng

嘲弄

简体嘲弄
繁体
拼音cháo nòng
注音ㄔㄠˊ ㄋㄨ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áo zhāo, ◎ 讥笑,拿人取笑。【组词】:嘲笑。嘲弄。嘲骂。嘲诮。嘲谑。冷嘲热讽。 ◎ 〔嘲哳(zhā)〕同“啁哳”。

nòng lòng,(1) 玩耍,把玩。【组词】:摆弄。玩弄。弄臣(帝王所亲近狎昵的臣子)。弄潮儿。戏弄。弄瓦(“瓦”是原始的纺锤,古代把它给女孩子玩,意为生女儿)。弄璋(“璋”是一种玉器,古代把它给男孩子玩。意为生儿子)。(2) 做,干。【组词】:弄假成真。弄明白。(3) 设法取得。【组词】:弄点钱花。(4) 搅扰。【例句】:这事弄得人心惶惶。(5) 耍,炫耀。【组词】:搔首弄姿。(6) 不正当地使用。【组词】:弄权。弄手段。捉弄。(7) 奏乐或乐曲的一段、一章。【组词】:弄琴。梅花三弄。(8) 古代百戏乐舞中指扮演角色或表演节目。(1) 方言,小巷,胡同。【组词】:弄堂。里弄。

基本含义

嘲弄指戏弄、取笑、讥讽他人,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或幽默感。

嘲弄的意思

嘲弄 [cháo nòng]

1. 嘲讽;捉弄。

切勿嘲弄人。

[make a butt of mock;]

嘲弄 引证解释

⒈ 嘲笑戏弄。

《三国志·吴志·韦曜传》:“晧 每饗宴,无不竟日……又於酒后使侍臣难折公卿,以嘲弄侵克,发摘私短以为欢。”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近在 并州,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赋,誂撆 邢 魏 诸公,众共嘲弄,虚相讚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八仙 见 刘,惟掩口而笑; 凤仙 輒与嘲弄。”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四章:“‘那就是他和人家玩弹弓英勇负伤的地方!’大娘嘲弄地说。”

⒉ 吟咏欣赏。

宋 范成大 《巫山高》诗:“楚 客词章元是讽,纷纷餘子空嘲弄。”
宋 叶适 《题拙斋诗稿》:“骚人墨客,嘲弄光景,徒借物吟号,夸其名甚矣,而局量浅狭,无道以守。”


国语词典

嘲弄 [cháo nòng]

⒈ 调笑戏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好为可笑诗赋,?撆邢、魏诸公,众共嘲弄,虚相赞说。」
《聊斋志异·卷九·凤仙》:「八仙见刘,惟掩口而笑,凤仙辄与嘲弄。」

奚弄 嘲笑

⒉ 吟咏、唱和。

宋·范成大〈巫山高〉诗:「楚客词章元是讽,纷纷余子空嘲弄。」


嘲弄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嘲笑释义:用言辞笑话对方:自己做得对,就不要怕别人嘲笑。
    • 2.
      嘲讽释义:嘲笑讽刺。
    • 3.
      讥刺释义:讥讽。

嘲弄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夸奖释义:称赞:大家夸奖他做了一件好事。
    • 2.
      尊重释义:⒈尊敬;敬重:尊重老人。 互相尊重。⒉重视并严肃对待:尊重历史。尊重事实。⒊庄重(指行为):放尊重些!
    • 3.
      表扬释义: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表扬劳动模范。 他在厂里多次受到表扬。
    • 4.
      赞扬释义:称赞表扬:赞扬好人好事。孩子们爱护公共财物的事迹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嘲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反喻释义:修辞学上辞格之一。 用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即说反话。常用于嘲弄讽刺。
    • 2.
      嗤靳释义:讥笑嘲弄。
    • 3.
      嘲亵释义:嘲弄亵玩。
    • 4.
      嘲叱释义:嘲弄叱喝。
    • 5.
      嘲弄释义:嘲笑戏弄:好好讲道理,不要嘲弄人。
    • 6.
      嘲诮释义:嘲弄讥诮。
    • 7.
      嘲讦释义:嘲弄、攻讦。
    • 8.
      嘲调释义:⒈嘲弄调笑。⒉嘲讽的才情。
    • 9.
      嘻笑怒駡释义:⒈指嬉戏、欢笑、愤怒、詈骂等不同的情绪表现。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照此法填词,则离合悲欢,嘻笑怒駡,无一语、一字,不带机趣而行矣。”⒉谓不拘守规格,率情任意地发挥表现。清 冯班《纯吟杂录·读古浅说》:“嘻笑怒駡,自是 苏 文病处;君子之文必庄重。”⒊嘲弄辱骂。于敏《西湖即景》:“他对权贵嘻笑怒骂,对平民扶危济困,就是在传说中被神化了的 济颠 僧。”参见“嘻笑怒駡”。
    • 10.
      嘻笑怒骂释义:⒈指嬉戏、欢笑、愤怒、詈骂等不同的情绪表现。⒉指不拘守规格,率情任意地发挥表现。⒊嘲弄辱骂。
    • 11.
      岔曲释义:曲艺名。 始于 清 乾隆 时,为从征 金川 的 文小槎 所创小段曲,用于单弦开始前演唱,初流行于北方。内容多为抒情、写景或滑稽嘲弄。唱时用八角鼓,故又名八角鼓曲。
    • 12.
      德义释义:⒈道德信义。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汉 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彼皆戴仰大王德义,愿为大王臣妾。德义已行,南面称伯,楚 必敛衽而期。”晋 潘岳《西征赋》:“诵六艺以饰姦;焚诗书而面墙;心不则於德义,虽异术而同亡。”宋 曾巩《送李材叔知柳州》:“古之人为一乡一县,其德义惠爱,尚足以薰蒸渐泽。”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或弃斥德义,蹇视淫游,以嘲弄社会,聊快其意,如 堂祥。”⒉谓赏罚得当;亦谓从善去恶。《国语·周语中》:“故圣人之施舍也议之,其喜怒取与也亦议之,
    • 13.
      怪样释义:面部或双唇的扭动,尤指嘲弄的鬼脸或嘲笑的怪相。
    • 14.
      恶趣释义:⒈见“恶道”。⒉低级趣味。⒊犹嘲弄。
    • 15.
      恶谑释义:令人难堪的嘲弄。
    • 16.
      戏啁释义:戏谑;嘲弄。
    • 17.
      戏嬲释义:嘲弄轻侮。
    • 18.
      打情駡俏释义:带有亲昵或诱惑的相互嘲弄。多指男女调情。《西游补》第一回:“方纔见牡丹树下,立着数百春红女,簇拥一团,在那里採野花,结草卦,抱女携儿,打情駡俏。”《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齐巧这两天 糖葫芦 又没有去,王小四子 便打情駡俏起来。”秦牧《艺海拾贝·变形》:“例如:‘衰佬’‘死鬼’这些词儿,本来是骂人的,但是在某一类男女打情骂俏的时候,它们也尽可以成为热烈的爱称。”
    • 19.
      打趣释义:拿人开玩笑;嘲弄:几个调皮的人围上来,七嘴八舌打趣他。
    • 20.
      抛文释义:故意显弄文才。艾芜《印度洋风土画》一:“大约他对于这位爱抛文、爱嘲弄又好带研究样子的青年人,早就感到一些不满吧。”

嘲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反喻释义:修辞学上辞格之一。 用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即说反话。常用于嘲弄讽刺。
    • 2.
      嗤靳释义:讥笑嘲弄。
    • 3.
      嘲亵释义:嘲弄亵玩。
    • 4.
      嘲叱释义:嘲弄叱喝。
    • 5.
      嘲弄释义:嘲笑戏弄:好好讲道理,不要嘲弄人。
    • 6.
      嘲诮释义:嘲弄讥诮。
    • 7.
      嘲讦释义:嘲弄、攻讦。
    • 8.
      嘲调释义:⒈嘲弄调笑。⒉嘲讽的才情。
    • 9.
      嘻笑怒駡释义:⒈指嬉戏、欢笑、愤怒、詈骂等不同的情绪表现。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照此法填词,则离合悲欢,嘻笑怒駡,无一语、一字,不带机趣而行矣。”⒉谓不拘守规格,率情任意地发挥表现。清 冯班《纯吟杂录·读古浅说》:“嘻笑怒駡,自是 苏 文病处;君子之文必庄重。”⒊嘲弄辱骂。于敏《西湖即景》:“他对权贵嘻笑怒骂,对平民扶危济困,就是在传说中被神化了的 济颠 僧。”参见“嘻笑怒駡”。
    • 10.
      嘻笑怒骂释义:⒈指嬉戏、欢笑、愤怒、詈骂等不同的情绪表现。⒉指不拘守规格,率情任意地发挥表现。⒊嘲弄辱骂。
    • 11.
      岔曲释义:曲艺名。 始于 清 乾隆 时,为从征 金川 的 文小槎 所创小段曲,用于单弦开始前演唱,初流行于北方。内容多为抒情、写景或滑稽嘲弄。唱时用八角鼓,故又名八角鼓曲。
    • 12.
      德义释义:⒈道德信义。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汉 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彼皆戴仰大王德义,愿为大王臣妾。德义已行,南面称伯,楚 必敛衽而期。”晋 潘岳《西征赋》:“诵六艺以饰姦;焚诗书而面墙;心不则於德义,虽异术而同亡。”宋 曾巩《送李材叔知柳州》:“古之人为一乡一县,其德义惠爱,尚足以薰蒸渐泽。”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或弃斥德义,蹇视淫游,以嘲弄社会,聊快其意,如 堂祥。”⒉谓赏罚得当;亦谓从善去恶。《国语·周语中》:“故圣人之施舍也议之,其喜怒取与也亦议之,
    • 13.
      怪样释义:面部或双唇的扭动,尤指嘲弄的鬼脸或嘲笑的怪相。
    • 14.
      恶趣释义:⒈见“恶道”。⒉低级趣味。⒊犹嘲弄。
    • 15.
      恶谑释义:令人难堪的嘲弄。
    • 16.
      戏啁释义:戏谑;嘲弄。
    • 17.
      戏嬲释义:嘲弄轻侮。
    • 18.
      打情駡俏释义:带有亲昵或诱惑的相互嘲弄。多指男女调情。《西游补》第一回:“方纔见牡丹树下,立着数百春红女,簇拥一团,在那里採野花,结草卦,抱女携儿,打情駡俏。”《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齐巧这两天 糖葫芦 又没有去,王小四子 便打情駡俏起来。”秦牧《艺海拾贝·变形》:“例如:‘衰佬’‘死鬼’这些词儿,本来是骂人的,但是在某一类男女打情骂俏的时候,它们也尽可以成为热烈的爱称。”
    • 19.
      打趣释义:拿人开玩笑;嘲弄:几个调皮的人围上来,七嘴八舌打趣他。
    • 20.
      抛文释义:故意显弄文才。艾芜《印度洋风土画》一:“大约他对于这位爱抛文、爱嘲弄又好带研究样子的青年人,早就感到一些不满吧。”

嘲弄造句

1.济公用玩世不恭的手法,经常嘲弄那些为富不仁的人。

2.嘲弄地笑笑,爱玲如释重负,跟他一起笑笑。

3.当我们袖手旁观的时候,自由解放的号角声遭到了嘲弄

4.如果你有梦想,那就为之不懈的奋斗吧;如果你没有梦想,那就在现在为自己树立一个可能会被人嘲弄的梦想吧!在磨练自己的意志的同时将梦想实现。

5.面对大家的嘲弄,他默默地离开了。

6.他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情。

7.世人的嘲弄与嘲笑。

8.总会有一些爱情我们必须拒绝,但是没有任何爱情我们可以嘲弄

9.忍耐是一种隐形的坚强,恭维是一种间接的嘲弄

10.人们往往喜好模仿,嘲弄真实。

11.同样是迟到,他却嘲弄比自己还晚到的人,简直是五十步笑百步!

嘲弄是什么意思 嘲弄读音 怎么读 嘲弄,拼音是cháo nòng,嘲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嘲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