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偷安 偷安的意思
tōuān

偷安

简体偷安
繁体
拼音tōu ān
注音ㄊㄡ 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ōu,(1) 窃取,趁人不知时拿人东西。【组词】:偷窃。偷吃。小偷儿。(2) 行动瞒着人。【组词】:偷偷。偷看。偷听。偷渡。偷袭。偷税。偷天换日(喻暗中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以欺骗别人)。(3) 抽出时间。【组词】:偷空儿。偷暇。偷闲。(4) 苟且。【组词】:偷安。偷生。偷幸。偷合苟容(苟且迎合别人的意思以求容身。亦称“偷合取容”)。

ān,(1) 平静,稳定。【组词】: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2)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组词】:安民。安慰。安抚。(3)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组词】: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组词】:平安。转危为安。(5) 装设。【组词】:安置。安家立业。(6)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7) 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8) 姓。

基本含义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偷安的意思

偷安 [tōu ān]

1. 只求目前的安逸;苟安。

暂且过这种偷安的日子。

[seek temporary ease;]


国语词典

偷安 [tōu ān]

⒈ 贪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难。

三国魏·钟会〈移蜀将吏士民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返,大兵一放,玉石俱碎。」
《红楼梦·第四五回》:「探春道:『你虽不会作,也不要你作,你只监察著我们里头有偷安怠惰的,该怎么样罚他就是了。』」


偷安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苟安释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苟安一时。

偷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六释义:指十八。 《文选·论衡·<东京赋>》:“巨猾閒舋,窃弄神器;歷载三六,偷安天位。”薛综 注:“谓 王莽 篡位一十八年也。”《宋书·符瑞志上》:“汉 元、成 世,道士言:‘讖者云:赤厄三七。二百一十年,有外戚之篡。祚极三六,当有龙飞之秀,兴復祖宗。’”南朝 梁简文帝《东风伯劳歌》:“少年年几方三六,含娇聚态倾人目。”
    • 2.
      以危为安,以乱为治释义:把危亡视为安定,把暴乱视为天下太平。比喻看不到潜在的政治危机,苟且偷安。
    • 3.
      偷嫷释义:见“偷惰”,亦作“媮惰”。偷安怠惰。
    • 4.
      偷安旦夕释义: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 5.
      偷安释义:只贪图自己眼前或局部的安逸:苟且偷安。
    • 6.
      历载释义:⒈经历多年。《汉书·宣帝纪》:“唯恐羞先帝圣德,故并举贤良方正以亲万姓,歷载臻兹,然而俗化闕焉。”颜师古 注:“多歷年载,迄至于今。”《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是以 燕 齐 之祀与 周 并转,子继弟及,歷载不堕。”汉 刘肇《策免韦彪》:“彪 以将相之裔,勤身飭行,出自州里,在位歷载。”⒉经历的年代。汉 张衡《东京赋》:“巨猾间舋,窃弄神器,歷载三六,偷安天位。”《宋书·谢灵运传论》:“自 建武 暨乎 义熙 歷载将百。”
    • 7.
      同轨释义:⒈车辙宽度相同。《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⒉引申为同一、一统。《汉书·韦玄成传》:“四方同轨,蛮貊贡职。”颜师古 注:“同轨,言车辙皆同,示法制齐也。”《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一年》:“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胡三省 注:“天下混一,则车同轨·书同文。”清 王韬《亚洲半属欧人》:“如图富强之术,而使东西之同轨合辙者,要不外乎此。”⒊指古代 华夏 诸侯国。《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杜预 注:“言同轨,以别四夷之国。”汉 班固《白虎
    • 8.
      夺俸释义:官吏因过失而被罚扣其俸禄。《金史·世宗纪中》:“又以臺臣徇势偷安,畏忌不敢言,夺俸一月。”《明史·黄尊素传》:“疏入,魏忠贤 大怒,谋廷杖之。韩爌 力救,乃夺俸一年。”清 昭槤《啸亭杂录·义仆》:“李 挺身自认,谓主人初不知情,大吏胁以三木,李 执辞如初,因论 李 大辟,罪某夺俸而已。”
    • 9.
      宥密释义:⒈谓存心仁厚宁静。⒉深密;机密。⒊引申指隐密之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军次实录》:“至虚无寂灭,弃絶人伦,日用之常,简弃造物,分为斋荤,逃税偷安,伪为善行,欲寡过於暗室之中,实欲作恶於宥密之内。”⒋指枢密院。因其掌管军事机密,故称。⒌借指机要官员,枢密使等。
    • 10.
      得过且过释义:过一天算一 天。形容胸无大志,苟且偷安。也指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一五:“寒号 虫…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kòu)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且:暂 且。
    • 11.
      忨愒释义:苟且偷安。 清 管同《书李氏三忠事迹考证后》:“元 人不知治术,无政无教,忨愒数十年,海内土崩瓦解。”
    • 12.
      怠偷释义:亦作“怠媮”。 懈怠偷安。
    • 13.
      摩肩释义:⒈肩挨着肩。形容人多拥挤。《太平御览》卷七七六引 汉 桓谭《新论》:“楚 之 郢都,车掛轂,民摩肩,市路相交,号为朝衣新而暮衣弊。”南朝 梁 刘孝标《广绝交论》:“彯组云臺者摩肩,趍走丹墀者叠迹。”宋 王禹偁《汉武帝用宦者典尚书议》:“遂使姦倖求进,摩肩于朝廷;忠直偷安,遁迹于林藪。”清 曹寅《三月六日登鼓楼看花》诗:“枯荷包鮓丝络榼,薺花压鬢舆摩肩。”⒉形容亲密或地方狭窄。明 李贽《论交难》:“以势交通者,势去则反,朝摩肩而暮掉臂,固矣。”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两壁夹立,中阔摩肩。”
    • 14.
      畏难苟安释义:害怕困难,苟且偷安。《老残游记》第八回:“只此一聲,人人精神震動,不但人行脚下覺得輕了許多,即驢子亦不似從前畏難苟安的行動。”《清史稿·食货志二》:“大學士 倭仁 疏陳黑地升科,州縣畏難苟安,請申明賞罰。”郭沫若《反正前後》第一篇:“图大事、成大业者不可畏难苟安。”
    • 15.
      盗讼释义:有关抢劫或偷窃的讼事。宋 欧阳修《辞宣徽使判太原府札子》:“臣自至 青州,忽已踰岁,适值年时丰稔,盗讼稀少,足以偷安窃禄。”宋 欧阳修《太子太师致仕杜祁公墓志铭》:“凡其为治,以听断盗讼为能否尔。”
    • 16.
      苟且释义:⒈只顾眼前,得过且过:苟且偷安。⒉敷衍了事;马虎:因循苟且。他做翻译,一字一句都不敢苟且。⒊不正当的(多指男女关系)。
    • 17.
      苟偷释义:⒈“苟且偷安”之略语。 ⒉苟媮:同“苟偷”。
    • 18.
      苟安一隅释义:苟安:暂且偷生;一隅:一个角落。 指一个小地方。暂且在一个小地方偷安。指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进行抵抗。占据一个小地方以偷安。
    • 19.
      苟安释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苟安一时。
    • 20.
      蜗角释义:⒈蜗牛的触角。比喻微小之地。南朝 梁 沉约《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唐 黄滔《祭先外舅文》:“羊肠莫守,蜗角旋孤。”清 赵翼《题孙子潇翰林诗册》诗:“妙知蜗角有战场,伏尸百万地犹剩。”胡怀琛《乙卯杂诗》:“蜗角潜居事底干,楼臺一寸且偷安。”参见“蜗角鬭争”。⒉见“蜗角虚名”。

偷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六释义:指十八。 《文选·论衡·<东京赋>》:“巨猾閒舋,窃弄神器;歷载三六,偷安天位。”薛综 注:“谓 王莽 篡位一十八年也。”《宋书·符瑞志上》:“汉 元、成 世,道士言:‘讖者云:赤厄三七。二百一十年,有外戚之篡。祚极三六,当有龙飞之秀,兴復祖宗。’”南朝 梁简文帝《东风伯劳歌》:“少年年几方三六,含娇聚态倾人目。”
    • 2.
      以危为安,以乱为治释义:把危亡视为安定,把暴乱视为天下太平。比喻看不到潜在的政治危机,苟且偷安。
    • 3.
      偷嫷释义:见“偷惰”,亦作“媮惰”。偷安怠惰。
    • 4.
      偷安旦夕释义: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 5.
      偷安释义:只贪图自己眼前或局部的安逸:苟且偷安。
    • 6.
      历载释义:⒈经历多年。《汉书·宣帝纪》:“唯恐羞先帝圣德,故并举贤良方正以亲万姓,歷载臻兹,然而俗化闕焉。”颜师古 注:“多歷年载,迄至于今。”《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是以 燕 齐 之祀与 周 并转,子继弟及,歷载不堕。”汉 刘肇《策免韦彪》:“彪 以将相之裔,勤身飭行,出自州里,在位歷载。”⒉经历的年代。汉 张衡《东京赋》:“巨猾间舋,窃弄神器,歷载三六,偷安天位。”《宋书·谢灵运传论》:“自 建武 暨乎 义熙 歷载将百。”
    • 7.
      同轨释义:⒈车辙宽度相同。《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⒉引申为同一、一统。《汉书·韦玄成传》:“四方同轨,蛮貊贡职。”颜师古 注:“同轨,言车辙皆同,示法制齐也。”《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一年》:“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胡三省 注:“天下混一,则车同轨·书同文。”清 王韬《亚洲半属欧人》:“如图富强之术,而使东西之同轨合辙者,要不外乎此。”⒊指古代 华夏 诸侯国。《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杜预 注:“言同轨,以别四夷之国。”汉 班固《白虎
    • 8.
      夺俸释义:官吏因过失而被罚扣其俸禄。《金史·世宗纪中》:“又以臺臣徇势偷安,畏忌不敢言,夺俸一月。”《明史·黄尊素传》:“疏入,魏忠贤 大怒,谋廷杖之。韩爌 力救,乃夺俸一年。”清 昭槤《啸亭杂录·义仆》:“李 挺身自认,谓主人初不知情,大吏胁以三木,李 执辞如初,因论 李 大辟,罪某夺俸而已。”
    • 9.
      宥密释义:⒈谓存心仁厚宁静。⒉深密;机密。⒊引申指隐密之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军次实录》:“至虚无寂灭,弃絶人伦,日用之常,简弃造物,分为斋荤,逃税偷安,伪为善行,欲寡过於暗室之中,实欲作恶於宥密之内。”⒋指枢密院。因其掌管军事机密,故称。⒌借指机要官员,枢密使等。
    • 10.
      得过且过释义:过一天算一 天。形容胸无大志,苟且偷安。也指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一五:“寒号 虫…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kòu)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且:暂 且。
    • 11.
      忨愒释义:苟且偷安。 清 管同《书李氏三忠事迹考证后》:“元 人不知治术,无政无教,忨愒数十年,海内土崩瓦解。”
    • 12.
      怠偷释义:亦作“怠媮”。 懈怠偷安。
    • 13.
      摩肩释义:⒈肩挨着肩。形容人多拥挤。《太平御览》卷七七六引 汉 桓谭《新论》:“楚 之 郢都,车掛轂,民摩肩,市路相交,号为朝衣新而暮衣弊。”南朝 梁 刘孝标《广绝交论》:“彯组云臺者摩肩,趍走丹墀者叠迹。”宋 王禹偁《汉武帝用宦者典尚书议》:“遂使姦倖求进,摩肩于朝廷;忠直偷安,遁迹于林藪。”清 曹寅《三月六日登鼓楼看花》诗:“枯荷包鮓丝络榼,薺花压鬢舆摩肩。”⒉形容亲密或地方狭窄。明 李贽《论交难》:“以势交通者,势去则反,朝摩肩而暮掉臂,固矣。”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两壁夹立,中阔摩肩。”
    • 14.
      畏难苟安释义:害怕困难,苟且偷安。《老残游记》第八回:“只此一聲,人人精神震動,不但人行脚下覺得輕了許多,即驢子亦不似從前畏難苟安的行動。”《清史稿·食货志二》:“大學士 倭仁 疏陳黑地升科,州縣畏難苟安,請申明賞罰。”郭沫若《反正前後》第一篇:“图大事、成大业者不可畏难苟安。”
    • 15.
      盗讼释义:有关抢劫或偷窃的讼事。宋 欧阳修《辞宣徽使判太原府札子》:“臣自至 青州,忽已踰岁,适值年时丰稔,盗讼稀少,足以偷安窃禄。”宋 欧阳修《太子太师致仕杜祁公墓志铭》:“凡其为治,以听断盗讼为能否尔。”
    • 16.
      苟且释义:⒈只顾眼前,得过且过:苟且偷安。⒉敷衍了事;马虎:因循苟且。他做翻译,一字一句都不敢苟且。⒊不正当的(多指男女关系)。
    • 17.
      苟偷释义:⒈“苟且偷安”之略语。 ⒉苟媮:同“苟偷”。
    • 18.
      苟安一隅释义:苟安:暂且偷生;一隅:一个角落。 指一个小地方。暂且在一个小地方偷安。指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进行抵抗。占据一个小地方以偷安。
    • 19.
      苟安释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苟安一时。
    • 20.
      蜗角释义:⒈蜗牛的触角。比喻微小之地。南朝 梁 沉约《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唐 黄滔《祭先外舅文》:“羊肠莫守,蜗角旋孤。”清 赵翼《题孙子潇翰林诗册》诗:“妙知蜗角有战场,伏尸百万地犹剩。”胡怀琛《乙卯杂诗》:“蜗角潜居事底干,楼臺一寸且偷安。”参见“蜗角鬭争”。⒉见“蜗角虚名”。

偷安造句

1.你若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克服苟且偷安的惰性。

2.你还年轻,不能满足于优裕的物质条件而苟且偷安,不思进取。

3.年轻人理当奋发图强,岂可苟且偷安,不思进取。

4.南宋王朝偏安一方,苟且偷安,不谋收复国土,只是贪图享乐,结果只能是加速灭亡。

5.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应努力工作,不得苟且偷安

6.你不能苟且偷安,应该重新振作起来。

7.与其苟且偷安,不如奋力一搏,或许可以开创新局。

8.国家面临危难,人民怎么可以苟且偷安

9.南宋的覆灭,显然是统治者苟且偷安,自取灭亡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苟且偷安,一定要自强不息,才能创出一番事。

11.南宋偏安江左,当权者在这里苟且偷安

12.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宁愿葬身鱼腹,也不愿苟且偷安,与腐败的统治者同流合污。

13.年青人不应苟且偷安

14.他宁可苟且偷安,也不愿积极进取,真叫人惋惜。

偷安(to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偷安是什么意思 偷安读音 怎么读 偷安,拼音是tōu ān,偷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偷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