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潜志 潜志的意思
qiánzhì

潜志

简体潜志
繁体潛志
拼音qián zhì
注音ㄑㄧㄢˊ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ián,(1) 隐在水面下活动。【组词】:潜水。潜泳。潜坝。潜行(a.在水面以下行动;b.在外边秘密行动)。(2) 隐藏的,秘密地。【组词】:潜藏。潜伏。潜遁。潜逃。潜力。潜心。潜师。潜在。潜台词。潜移默化。(3) 姓。

zhì,(1) 意向。【组词】: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2) 记在心里。【组词】:志喜。志哀。永志不忘。(3) 记载的文字。【组词】: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组词】:标志。(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组词】:志子。用碗志志。(6) 姓。

基本含义

潜心修行,鞠躬尽瘁。

潜志的意思

潜志 [qián zhì]

1. 专心致志。

潜志 引证解释

⒈ 专心致志。

《后汉书·赵昱传》:“清己疾恶,潜志好学,虽亲友希得见之。”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潜志百氏,沉神《六经》。”
清 姚莹 《朝议大夫惜抱轩先生行状》:“先生两主乡试……尤爱洁行潜志之士。”


潜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兔穴释义:三窟。 喻多种避祸方法。《归潜志》卷二引 金 赵宜禄 《题嵩阳归隐图》诗:“窈窕云山三兔穴,飘飘风树一鳩巢。”参见“ 三窟 ”。
    • 2.
      健捷释义:雄健而敏捷。《金史·乌延蒲卢浑传》:“卿年老,尚能驰逐击兽,健捷如此。”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献之 少轻俊,文章健捷,尤工乐章。”明 顾起纶《国雅品·士品一》:“高 侍郎 季迪,佳在实境得句,足以嗣响盛 唐,宛如霜隼摩空,风翮健捷。”骆宾基《一个唯美派画家的日记》:“我感觉到骄傲……她也是那么骄傲,脚步也就格外健捷。”
    • 3.
      克胜释义:⒈刻忌好胜。 《汉书·匡衡传》:“上有克胜之佐,则下有伤害之心。”⒉克敌制胜。元 刘祁《归潜志》卷七:“驱此辈战,欲其克胜,难哉。”⒊取得胜利。《后汉书·刘盆子传》:“三年正月,俱至 弘农,与 更始 诸将连战剋胜,众遂大集。”《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嶷 諫曰:‘主上狂凶,人不自保,单行道路,易以立功,外州起兵,鲜有剋胜,於此立计,万不可失。’”
    • 4.
      制词释义:⒈亦作“制辞”。诏书;诏书上的文词。唐 王建《贺杨巨源博士拜虞部员外》诗:“诸生拜别收书卷,旧客看来读制词。”宋 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是夕,復召知制誥 郑獬 内东门别殿,諭以用公意,制词皆出上旨。”⒉指一定程式的公文。明 无名氏《赠书记·雪冤邀宠》:“女孩儿,你素长於诗文,我今日要你草个制词。”⒊泛指文词。元 刘祁《归潜志》卷一:“在馆与诸同年友,制辞皆摘其不及以箴之。”
    • 5.
      劫取释义:亦作“刦取”。夺取;强取。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一:“许百姓与北兵市易,城中人以所餘金帛,易北来米麦食之,然多为北兵刦取,莫敢语。”清 侯方域《宁南侯传》:“一日见傍驼橐,驰马刦取之,乃 锦州 军装也。”鲁迅《集外集拾遗·<解放了的堂·吉诃德>后记》:“但倘非战士,而只劫取这一个理由来自掩他的冷酷,那就是用一毛不拔,买得心的平安了。”
    • 6.
      十年窗下无人问释义:谓科举时代士人为考取功名,长期闭门苦读而不为世人所知。 元 刘祁《归潜志》卷七:“南渡后,疆土狭隘,止 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入仕……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岂不闻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信有之也。”元 本 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你为甚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只图一举成名天下知。”
    • 7.
      华敏释义:指文辞华丽敏捷。《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上为人机警勇决,学问博洽,文章华敏;省读书奏,能七行俱下。”《新唐书·李石传》:“听 以兵北渡 河,令 石 入奏,占对华敏,文宗 异之。”元 刘祁《归潜志》卷二:“﹝ 王渥 ﹞有治迹,召为省掾,因使 宋,至 扬州,应对华敏,宋 人重之。”
    • 8.
      博鬻释义:换取。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二:“士庶之家,出其平日珠玉玩好,妆具环珮,锦绣衣衾,日陈于 天津桥 市中,惟博鬻升合米豆,以救朝夕。”
    • 9.
      参注释义:谓列入名册,斟酌录用。《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八年》:“张邦昌、刘豫 僭号背国,原其本心,实非得已,其子孙亲属,并令依旧参注,无官者仍许应举。”元 刘祁《归潜志》卷七:“高琪 定制省部寺监官,参注进士吏员。”
    • 10.
      发药释义:⒈药气散发。喻事情已经开始。元 刘祁《归潜志》卷四:“有 晋 必无 楚,两雄难竝驱,向来既发药,其可止半途。”⒉开列药方;使用药物。清 戴名世《宋嵩南制义序》:“良医之发药也必因病,而国工之角胜也必争先。”孙中山《<民报>发刊词》:“近时杂志之作者亦伙矣。姱词以为美,嚣听而无所终,擿埴索途,不获则反覆其词而自惑,求其斟时以立言。如古人所谓对症发药者,已不可见。”⒊放置药石。谓善言劝人以当药石。《庄子·列御寇》:“伯昏瞀人 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颐,立有间,不言而出。宾者以告 列子,列子 提屨,跣而走,暨乎
    • 11.
      坊陌释义:⒈指妓女居处。宋 周邦彦《瑞龙吟》词:“章臺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郑文焯 校引 杨慎 云:“当时(指 唐 时)长安 诸倡家其选入教坊者,居处则曰坊。”宋 姜夔《霓裳中序第一》词:“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参见“坊曲”。⒉泛指街巷。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一:“立 又封诸内藏库,将以奉北兵……又括刷在京金银,命百官分坊陌,穷治之,贵人富家俱被害。”
    • 12.
      委信释义:委任信赖。汉 荀悦《汉纪·成帝纪三》:“光(孔光)为尚书僕射,职典枢机十餘年,守法度,修故事……以是久见委信。”《周书·王褒传》:“元帝 唯於 襃 深相委信。”元 刘祁《归潜志》卷七:“奉御奉职辈,本以传詔旨,供使令,而人主委信,反在士大夫右。”
    • 13.
      守辱释义:安于卑辱的地位。语本《老子》:“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归於朴。”三国 魏 曹植《潜志赋》:“亮知荣而守辱,匪狥天以为通。”
    • 14.
      宏辞释义:亦作“宏词”。制科名目之一,始于 唐,宋、金 等朝亦相沿。制科,科举时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新唐书·选举志下》:“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旧唐书·裴度传》:“贞元 五年进士擢第,登宏辞科。”《宋史·选举志二》:“景德 后……惟吏部设宏词、拔萃、平判等科如旧制。”《金史·选举志一》:“宏词科试詔、誥、章、表、露布、檄书,则皆四六;诫、諭、颂、箴、铭、序、记,则或依古今体,或参用四六。”元 刘祁《归潜志》卷二:“钦叔
    • 15.
      官业释义:⒈官府里的事务;公务。 《国语·楚语上》:“其事不烦官业,其日不废时务。”韦昭 注:“业,事也。”唐 元稹《批宰臣请上尊号第二表》:“况今四海虽清,物力方困,六戎虽伏,边备尚劳,百吏虽存,官业多旷,万目虽设,纪律未张,有此四者,不遑荒寧。”宋 王禹偁《谪居感事》诗:“宦途甘碌碌,官业亦孜孜。”⒉为官的业绩。唐 元稹《韩皋吏部尚书赵宗儒太常卿制》:“更用旧老,以均劳逸;至於官业,非予敢知。”《旧唐书·宪宗纪下》:“诸州府五品以上官替后,委本道长官量其才行、官业、资歷,每年冬季一度闻焉。”元 刘祁《归潜志》卷
    • 16.
      宴游释义:⒈见“宴游”。 ⒉亦作“宴游”。宴饮游乐。《汉书·贾山传》:“陛下与众臣宴游,与大臣方正朝廷论议。”唐 沉亚之《李绅传》:“绅 以进士及第还,过謁 錡。錡 舍之,与宴游昼夜,錡 能其才,留执书记。”宋 柳永《少年游》词之六:“铃斋无讼宴游频,罗綺簇簪缨。”严复《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娼家之女,日事宴游。”⒊亦作“讌游”。宴饮游乐。汉 刘向《列女传·楚昭越姬》:“昭王 讌游,蔡姬 在左,越姬 参右。”元 刘祁《归潜志》卷三:“正大 初,余先子令 叶,飞伯 持诸公书来投。先子异其文,置门下。遂与余定交,每
    • 17.
      宿搆释义:⒈预先拟就。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子建 援牘如口诵,仲宣 举笔似宿搆。”元 刘祁《归潜志》卷八:“章宗 览之,称其工,且曰:‘此诗非宿搆不能至此。’”《清史稿·选举志三》:“康熙 五十二年,以主司拟题,多取《四书》、《五经》冠冕吉祥语,致多宿搆倖获。”⒉指已写成的诗文。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桓 因谓:‘王郎 天才,宿搆必富,可使鄙人得闻教乎?’”
    • 18.
      宿望释义:⒈素负重望的人。 《三国志·魏志·张既传》“令 既 之 武都”裴松之 注引 晋 挚虞《三辅决录注》:“﹝ 游殷 ﹞以子 楚 託之;既 谦不受,殷 固託之。既 以 殷 邦之宿望,难违其旨,乃许之。”宋 周密《齐东野语·赵信国辞相》:“赵葵 南仲 枢使,陈韡 子华 参政,皆一时宿望。”清 曾国藩《箴言书院记》:“湘 人官京师者,多同时辈流,其射策先朝,耆年宿望,凋散略尽。”⒉旧时的声望;素来的名望。《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元年》:“帝乃追述 允 之宿望,称 奇 之才,擢为祠部郎。”元 刘祁《归潜志》卷七:“朝议
    • 19.
      庇翼释义:庇护。元 刘祁《归潜志》卷四:“上知其忠,常庇翼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母遭雷霆之劫,深受而翁庇翼;又以我两人有五年夙分,故以我来报曩恩、了夙愿耳。”
    • 20.
      庸闇释义:同“庸暗”。《宋书·武帝纪中》:“朕虽庸闇,昧於大道,永鍳废兴,为日已久。”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一:“二守臣素庸闇无谋,但知闭门自守。”《明史·汪应轸传》:“夫 谷永,谐諛之臣;成帝,庸闇之主。”清 周星叔《书苏文定隋论后》:“二世 之庸闇,煬帝 之淫纵,其不恤天下,乃皆与 始皇 文帝 异。”

潜志(qian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潜志是什么意思 潜志读音 怎么读 潜志,拼音是qián zhì,潜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潜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