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褂子 褂子的意思
guàzi

褂子

简体褂子
繁体
拼音guà zi
注音ㄍㄨㄚˋ ㄗ˙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à, ◎ 上身的衣服。【组词】:褂子。马褂儿。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指人的外貌或衣着,也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

褂子的意思

褂子 [guà zi]

1. 中式的外衣。古代军服的外套。又称裲裆甲。清代礼服,有袍有褂。朝服蟒袍外皆加补褂,又称外褂;常服褂无补。较外褂为短的称马褂。

褂子 引证解释

⒈ 中式的外衣。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穿了一件工人的蓝布褂子,油渍的草帽拿在手里,一双黑皮鞋,有一根鞋带早不知落在哪里。”
冰心 《姑姑·分》:“外面又穿戴上一色的豆青绒线褂子、帽子和袜子。”

⒉ 古代军服的外套。又称裲裆甲。

⒊ 清 代礼服,有袍有褂。朝服蟒袍外皆加补褂,又称外褂;常服褂无补。较外褂为短的称马褂。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这褂子上钉的可是狮子补子,这不是武二品吗?”


国语词典

褂子 [guà zi]

⒈ 上衣。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一日贾闰娘穿了淡红褂子在窗前刺绣。孙小官走来看见无人,便又把语言挑他。」


褂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身释义:⒈新衣初次穿在身上:这件新褂子刚上身就撕了个口子。⒉身体的上半部:他上身只穿一件衬衫。⒊(上身儿)上衣:她穿着白上身,花裙子。
    • 2.
      外罩释义:⒈罩在衣服外面的褂子。⒉罩在物体外面的东西:钟上应加个玻璃外罩。
    • 3.
      狮子补释义:旧时官服上缀有狮子图象的徽饰。补,又称补子,指官服的前胸及后背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图象徽饰,是官品的标志。明 清 两代官服文官绣鸟,武官绣兽。“狮子补”为武官二品的标志。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兵部·武弁僭服》:“景泰 四年,锦衣指挥同知 毕旺,疏援 永乐 旧例,谓环卫近臣,不比他官,概许麟服……至於狮子补,又不特卑秩武人,今健儿荷刀戟者,无不以为常服,偶犯令輒和衣受缚,宛转於鞭挞之下,少顷,即供役如故。孰知一二品采章,辱褻至此。”《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这褂子上钉的可是狮子补子,这不是武二品吗?”
    • 4.
      短衫释义:短的褂子;单上衣。
    • 5.
      砸巴释义:方言。敲碎;打烂。《收穫》1981年第5期:“就因为镜上印了个 嫦娥 奔月……硬给砸巴了。寡妇那个求呀,趴在地上,眼泪把褂子都哭湿了,人家硬不干,给砸巴了。”
    • 6.
      绸褂释义:用丝绸做的褂子。
    • 7.
      罩甲释义:褂子、外套一类上衣的旧称。
    • 8.
      翻褂子释义:清 代每年冬至月初一日,臣下得着貂裘者,均于是日一体穿用,称为翻褂子。 见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翻褂子》。
    • 9.
      肥大释义:⒈(衣服等)又宽又大:肥大的灯笼裤。这件褂子很肥大。⒉(生物体或生物体的某部分)粗大壮实:肥大的河马。豌豆角很肥大。⒊人体的某一脏器或某一部分组织,由于病变而体积比正常的大:心脏肥大。扁桃体肥大。
    • 10.
      遗袿释义:指死者遗下的褂子。
    • 11.
      里外发烧释义:皮里皮面褂子的俗称。

褂子(gua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褂子是什么意思 褂子读音 怎么读 褂子,拼音是guà zi,褂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褂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