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定谋 定谋的意思
dìngmóu

定谋

简体定谋
繁体定謀
拼音dìng móu
注音ㄉ一ㄥˋ ㄇㄡ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ìng,(1) 不动的,不变的。【组词】: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定义。定都(dū)。定稿。定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2) 使不变动。【组词】:定案。定罪。决定。确定。(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组词】:大局已定。(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组词】:心神不定。(5) 确凿,必然的。【组词】:必定。镇定。(6) 预先约妥。【组词】:定计。定情。定货。定做。(7) 姓。

móu,(1) 计划,计策,主意。【组词】:计谋。出谋划策。(2) 设法寻求。【组词】:谋求。图谋。谋面。谋篇。谋生。谋幸福。(3) 商议。【组词】:谋议。谋划。不谋而合。(4) 姓。

基本含义

谋划决定。

定谋的意思

定谋 [dìng móu]

1. 决定谋略。

3. 指既定的谋略。

定谋 引证解释

⒈ 决定谋略。

《淮南子·人间训》:“凡人之举事,莫不先以其知,规虑揣度而后敢以定谋。”
《宋史·岳飞传》:“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

⒉ 指既定的谋略。

清 薛福成 《援越南议》上:“庙堂之上,坚持定谋,始终不摇。”


定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用兵之道,以计为首释义:首:第一。指挥军队作战的法则,应把研究各种情况,制定谋略作为首先加以考虑的事情。
    • 2.
      中权释义:⒈谓中军制定谋略。《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中权,后劲。”杜预 注:“中军制谋,后以精兵为殿。”⒉指中军。南朝 宋 谢庄《从驾顿上》诗:“中权临 楚 路,前茅望 吴 云。”清 王韬《淞滨琐话·徐麟士》:“於是登坛视师,简壮士至千五百人为前驱,千五百人为后劲,精选甲士二千人为中权,亲自率之。”⒊指主将。北周 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以君智略,入佐中权。”唐 司空图《复安南碑》:“中权令峻,按虎节以风生;上将策奇,指龙编而天落。”《宋史·刘廷让传》:“万旅所集,实制於中权。”⒋指主将的
    • 3.
      五伯释义:五个霸主。 (1)指 夏 昆吾,殷 大彭、豕韦、周 齐桓公、晋文公。《庄子·大宗师》:“彭祖 得之,上及 有虞,下及五伯。”成玄英 疏:“五伯者,昆吾 为 夏 伯,大彭、豕韦 为 殷 伯,齐桓、晋文 为 周 伯,合为五伯。”(2)指 春秋 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公、秦缪公。《吕氏春秋·当务》:“备説非六王五伯。”高诱 注:“五伯,齐桓、晋文、宋襄、楚庄、秦繆 也。”明 沉采《千金记·定谋》:“五伯当年势迭兴,读书牛角戴锄行。”(3)指 春秋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 阖闾、越王 句践。《荀子·王
    • 4.
      发谋释义:定谋略;出主意。《史记·吴王濞列传》:“汉 廷臣方议削 吴。吴王 濞 恐削地无已,因以此发谋,欲举事。”《后汉书·律历志中》:“昔《太初历》之兴也,发谋於 元封,启定於 元凤,积三十年,是非乃审。”隋 王通《中说·周公》:“子谓 武德 之舞劳而决,其发谋动虑经天子乎?”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雷震佃客》:“陕州 卢村 张海,与同里一农民有仇。佃客发谋,诬此人以烧麦积,渠从旁证之。”清 叶廷琯《吹网录·骨都侯喜杀南单于安国》:“盖 安国 虽诛於六年,而其欲杀 师子 而叛,必发谋於五年。”
    • 5.
      定谋释义:决定谋略。
    • 6.
      谋谟释义:谋划;制定谋略。
    • 7.
      轻客释义:犹轻侠。《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宛 人 李通 等以图讖説 光武 云:‘刘氏 復起,李氏 为辅。’光武 初不敢当,然独念兄 伯升 素结轻客,必举大事,且 王莽 败亡已兆,天下方乱,遂与定谋,於是乃市兵弩。”参见“轻侠”。
定谋是什么意思 定谋读音 怎么读 定谋,拼音是dìng móu,定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定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