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地丁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 无直立地上茎,单数羽状复叶,两面密生长毛,开黄花的叫黄花地丁,开紫花的叫紫花地丁。全草可供 药用,能清热解毒、消炎消肿。
- 2.
封闭疗法释义:将某些药 物注射到一定穴位或病变组织周围的一种疗法。可以达到止疼、消炎等治疗的目的。
- 3.
小三棵针释义:小三棵针属于中药之一,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痢。
- 4.
山豆根释义:常绿灌木。叶互生,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小叶卵圆形。花白色蝶形。荚果紫黑色。根可入药,有解热消炎的作用。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山豆根》。
- 5.
果萃释义:从多种水果里萃取的水果精华,有杀菌、消炎、抗病毒的功效。
- 6.
消炎释义:使炎症消除:消炎止痛。
- 7.
炮仗筒释义:炮仗筒为忍冬科植物炮仗筒Leycesteria formosa Wall.var.glandulosissima Airy-Shaw,以全株入药,具有消炎、利湿、理气活血的功效。
- 8.
玄参释义:也叫元参、黑参。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四棱形,花暗紫或黄绿色。根入药,断面乌黑色,有补阴降火、消炎等作用。
- 9.
药捻子释义:带药的纱布条或纸捻,外科治疗时放入伤口或疮口内,以助提脓、消炎等;一种用来碾药的容具,材质或铁或铜或瓷。
- 10.
蜡疗释义:一种理疗方法。 将加热后变成流体的蜡敷在患病部位,用来止痛、消肿、消炎等。
- 11.
败酱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达5米,秋季开花,花黄色。花和根揉而嗅之,有败酱气,故名。根茎入药,有消炎、利尿等作用,又可以提制芳香油。《本草纲目·草五·败酱》﹝集解﹞引 汉 刘向《别录》:“败酱生 江夏 川谷,八月采根,暴乾。”
- 12.
金银花露释义:一种饮料。用金银花加水制成,可清热、消炎。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五段:“没病没灾,也叫孩子喝金银花露,常年吃着太平药。”
- 13.
金银花释义:也叫忍冬花、双花。多年生缠绕小灌木。多分枝,叶对生,叶片卵形或长卵形,有短柔毛,花唇形成对生于叶腋处。花蕾、带叶的枝可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作用。
- 14.
长节珠释义:以全株入药,功能主治有祛风活血,散瘀止痛,消炎。
- 15.
马兜铃释义:亦作“马兜零”。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夏日开筒状花,紫绿色。蒴果球形,通称马兜玲,为镇咳袪痰药。根茎细长,有强烈的辛香味,有解暑、降压、消炎、止痛的功效,通称青木香。宋 沉括《梦溪补笔谈·药议》:“马兜零之根,乃是独行。”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马兜铃》:“﹝马兜铃﹞其实尚垂,状如马项之铃,故得名。”《西游记》第三六回:“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趲马兜铃。”
- 16.
鱼石脂释义:一种有机化合物。是用沥青干馏后加硫酸和氨制成的黏稠液体。红棕色或棕黑色,溶于乙醚、乙醇、水和甘油等。医药上常用于防腐、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