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板眼 板眼的意思
bǎnyǎn

板眼

简体板眼
繁体
拼音bǎn yǎn
注音ㄅㄢˇ ㄧ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ǎn,(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组词】: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组词】: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3) 不灵活,少变化。【组词】:死板。呆板。(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组词】:板着脸。(5) 见“老”字“老板”。

yǎn,(1) 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组词】:眼睛。眼底。眼力。眼色。眼神。眼帘。眼目。眼疾手快。(2) 见识,对事物的看法。【组词】:眼光远大。眼界开阔。(3) 孔洞,窟窿。【组词】:炮眼。针眼儿。泉眼。(4) 关节,要点。【组词】:节骨眼儿。字眼儿。(5) 戏曲中的节拍。【组词】:一板三眼。(6) 当前。【组词】:眼前利益。眼下。(7) 量词。【组词】:一眼井。(8) 围棋术语,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

基本含义

形容眼神凶狠、犀利,充满杀气。

板眼的意思

板眼 [bǎn yǎn]

1. 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如一板三眼(四拍子)、一板一眼(二拍子)

[ measur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

2. 规矩。

不让他的话说走了板眼。

[ custom; orderliness or measuredness in speech and action; ]

3. 秩序。

吃饭睡觉以及喝茶歇肩,都吹哨子,一点错不得板眼。

[ order; ]

4. 主意;办法。

要得!我说是幺爸的板眼多嘛!

[ idea; ]

5. 比喻关键的地方。

你说的都在板眼上。

[ key; ]

6. 以有条理或层次分明为特点的。

他说话做事很有板眼。

[ methodical; ]

板眼 引证解释

⒈ 我国传统音乐和传统戏曲唱腔的节拍。每一小节中的强拍,多以鼓板敲击按拍,称“板”;次强拍及弱拍,则以鼓签或手指按拍,称“眼”。合称“板眼”。

明 杨慎 《丹铅总录·物用·鼓刀中音》:“庄子 谈庖丁解牛处云:‘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中音者,鼓刀之音节合拍也。刀声亦合乐府之板眼。”
明 王骥德 《曲律·论板眼》:“古拍板无谱, 唐明皇 命 黄幡绰 始造为之。 牛僧孺 目拍板为‘乐句’,言以句乐也。盖凡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板以为节制,故谓之板眼。”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他説完了这段科白,又按着板眼,拍那个鼓。”
老舍 《四世同堂》十九:“﹝ 晓荷 ﹞右手的食指中指与无名指都富有弹性的在膝盖上点着板眼。”

⒉ 比喻规矩;秩序。

老舍 《四世同堂》四四:“他很爱说话,但是他留着神,不让他的话说走了板眼。”
吴组缃 《山洪》二三:“吃饭睡觉以及喝茶歇肩,都吹哨子,一点错不得板眼。”

⒊ 比喻主意、办法、手段。

克非 《春潮急》八:“看不出你个老实人,还会耍这个板眼儿。”

⒋ 比喻关键的地方。

马烽 《结婚现场会》:“不,你说的都在板眼上。你批评得很对,很好。”


国语词典

板眼 [bǎn yǎn]

⒈ 传统剧曲中的节拍。在每一小节中以鼓板敲击的强拍为「板」;以签敲鼓按拍的次强拍和弱拍为「眼」。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他说完了这段科白,又按著板眼拍那个鼓。」

⒉ 比喻条理、层次。

如:「他做事很有板眼。」

⒊ 比喻办法、主意。

如:「他这人就是板眼多。」

⒋ 比喻关键的地方。

如:「你说的都在板眼上,批评得也很对。」


板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工尺谱释义:中国传统记谱法之一。常用上、尺、工、凡、六、五、乙,依次记写七声1、2、3、4、5、6、7;高八度各音加“亻”旁为标记,如 、 、 标为仩、伬、仜;低八度各音除六、五、乙分别改用合、四、一外,余均以最末一画带撇以示区别,如 、 、 标为 ;并以“、”“○”“·”等多种记号做板眼节奏符号。尺(chě)。
    • 2.
      按板释义:拍击板眼。
    • 3.
      曲律释义:⒈弯曲;屈折。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曲律竿头悬草稕,緑杨影里拨琵琶。”元 无名氏《衣袄车》第三折:“那 狄青 右手兜絃,左手推靶,弓开似那曲律山头蟒。”参见“乞留曲律”。⒉元武宗 海山 的蒙古语称号。杰出之意。《元史·武宗纪二》:“﹝ 至大 四年﹞夏五月乙未,文武百官 也先铁木儿 等上尊諡曰 仁惠宣孝皇帝,庙号 武宗。国语曰 曲律皇帝。”⒊戏曲名词。主要指写作和演唱南北曲时应注意的各种原则。如作曲的选字、造句、体裁、风格;唱曲的发音、归韵、板眼等。元 明 时在南北曲盛行的基础上逐渐归纳形成。
    • 4.
      板眼释义:⒈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如一板三眼(四拍子)、一板一眼(二拍子)。⒉比喻条理和层次:他说话做事都很有板眼。⒊比喻办法、主意等:在我们班里,数他板眼多。
    • 5.
      脱腔落板释义:唱走了调,不合板眼。比喻言行不合规矩。洪深《青龙潭》第二幕:“林先生 是有道德学问的人,来到村里七八年,不曾做过一桩脱腔落板的事,村里人都敬重他。”
    • 6.
      荒腔走板释义:是一个源自戏曲的成语。原意为演员唱曲音调不准、不和板眼。
    • 7.
      走板释义:⒈指唱戏不合板眼:唱得走了板。⒉(走板儿)比喻说话离开主题或不恰当:他说着说着就走了板儿。
    • 8.
      趋跄释义:⒈形容步趋中节。古时朝拜晋谒须依一定的节奏和规则行步。亦指朝拜,进谒。⒉指入朝做官,出仕。⒊奔走侍奉。⒋奉承拍马;阿附。⒌疾行貌。⒍指音乐的板眼节奏。
    • 9.
      转点释义:⒈指唱曲时变换板眼。清 袁于令《西楼记·私契》:“不明腔,不能落板,往往以衬字混入正音,换头误为犯调,颠倒曲名,参差无定,其间阴阳平仄唤押转点之妙,又儘有未解者。”⒉转折点。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千八百四十四年访 伟罗思摩諦,伟 为梓其诗,自是遂专力其文,不復为优。此其半生之转点,名亦陡起,众目为 匈加利 之大诗人矣。”

板眼(bany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板眼是什么意思 板眼读音 怎么读 板眼,拼音是bǎn yǎn,板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板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