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蜚语 蜚语的意思
fēi

蜚语

简体蜚语
繁体蜚語
拼音fēi yǔ
注音ㄈㄟ ㄩ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ēi fěi,(1) 同“飞”,指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现“流言飞语”常写作“流言蜚语”。(1) 〔蜚蠊〕即蟑螂。

yǔ yù,(1) 告诉。【组词】:不以语人。

基本含义

指流传于众人之间,广为传播的话语或传闻。

蜚语的意思

蜚语 [fēi yǔ]

1. 同‘飞语’。

蜚语 引证解释

⒈ 无根据的话,诽谤。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蚡 伪作飞扬诽谤之语。”
明 徐渭 《奉督学宗师薛公》:“正以前所云如客之所疑於某者,恐亦有蜚语入先生之耳。”
清 蒋景祁 《伏波庙》诗:“薏苡蜚语腾,宫侧起谗蛊。”
丁玲 《韦护》第二章十四:“但是在前夜,他从 雯 的口中听到了一些蜚语,他知道了那天真的 丽嘉 被这位‘ 韦先生 ’引到家里去了。”


国语词典

蜚语 [fēi yǔ]

⒈ 没有根据的流言。也作「飞语」。

《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流言


蜚语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流言释义: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流言飞语。散布流言。
    • 2.
      谣言释义: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散布谣言。不要轻信谣言。
    • 3.
      谰言释义:诬赖的话;没有根据的话:无耻谰言。

蜚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人言可畏释义:人言:别人的评论,指流言蜚语;畏:怕。 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
    • 2.
      嘴多舌长释义:好闲谈的,好传播流言蜚语的。
    • 3.
      就法释义:被处死刑。 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冤亲》:“时友人 王房仲,以蜚语繫请室,市上讹传将僇反者,王 惊悸几欲自裁。迨 宋氏 就法,惊魂始復。”
    • 4.
      市虎释义:市中的老虎。市本无虎,因以比喻流言蜚语。语本《韩非子·内储说上》:“庞恭 与太子质於 邯郸,谓 魏王 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 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 邯郸 之去 魏 也远於市,议臣者过於三人,愿王察之。’”汉 王充《论衡·累害》:“夫如是市虎之讹,投杼之误不足怪,则玉变为石,珠化为砾,不足诡也。”晋 葛洪《抱朴子·嘉遯》:“夫渐渍之久,则胶漆解坚;浸润之至,则骨肉乖
    • 5.
      异形词释义:书面语中音义相同、用法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如“座位”和“坐位”,“流言飞语”和“流言蜚语”。
    • 6.
      木叶山释义: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北部 老哈河 与 西拉木伦 河合流处,为 契丹 部族的发祥地。《辽史·地理志一》:“有 木叶山,上建 契丹 始祖庙。”清 吴伟业《赠陆生》诗:“嗟君时命剧可怜,蜚语牵连竟配边。木叶山 头悲夜夜,春申浦 上望年年。”
    • 7.
      流言风语释义:犹言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 8.
      流言飞文释义:犹言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 9.
      流言飞语释义: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同“流言蜚语”。
    • 10.
      流言蜚语释义:《礼记·儒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后以流言蜚语指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蜚(fēi):同“飞”。
    • 11.
      疑端释义:⒈犹疑问;疑心。明 方孝孺《息耕亭记》:“涉其流则若有餘,探其源则若不足,撑舌刺口,疑端满腹,圣哲远矣。”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中外毫无间言,从来疑端讹语,一时冰释。”⒉致人怀疑的事由。《明史·阉党传·贾继春》:“蜚语谓选侍踉蹌徒跣,屡欲自裁,皇妹失所投井。恐酿今日之疑端,流为他年之实事。”
    • 12.
      腾说释义:⒈传播言论,宣扬主张。⒉传播流言蜚语;诽谤。
    • 13.
      蜚语恶言释义:蜚语:没有根据的流言。形容诽谤的言辞。
    • 14.
      謏言謏说释义:不值得重视的言论或指流言蜚语。
    • 15.
      诋谰释义:⒈抵赖;不承认。 詆,通“抵”。《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上责 万岁,万岁 詆谰;上怒,命斩之。”胡三省 注:“詆,拒讳也。谰,逸辞也。”宋 张师正《括异志·董中正》:“乞少缓,詎敢詆谰。”⒉毁谤污蔑。明 刘凤《续吴先贤赞·陆粲》:“俗善詆谰,狱为乱,乃咸取伏法,人尤快之。”清 钱谦益《故工科右给事中临安王君墓表》:“当发难之初,小人之蜚语詆谰,尽力而排君者,数人而已。”清 唐孙华《赠赵松一》诗:“蜀 魏 争正闰,岛 索 互詆谰。”
    • 16.
      豕豪释义:豪猪有刺如箭。比喻伤人的暗箭,如流言蜚语。
    • 17.
      非语释义:⒈犹蜚语,流言。⒉无礼的话;不正经的话。
    • 18.
      风尘之言释义:指流言蜚语。《晋书·刘聪载记》:“闻风尘之言,谓大将军、卫将军及左右辅皆谋奉太弟,剋季春构变,殿下宜为之备。”《魏书·王慧龙传》:“义隆 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亦作“风尘之声”。《宋书·氐胡传·略阳清水氐扬氏》:“梁州 刺史 甄法护 诬臣遣 司马飞龙 扰乱 西蜀,诸所譖引,言非一事,长涂万里,无路自明,风尘之声,日有滋甚。”
    • 19.
      飞语释义:没有根据的话:流言飞语。 也作蜚语。
    • 20.
      飞谋荐谤释义: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同“飞谋钓谤”。

蜚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人言可畏释义:人言:别人的评论,指流言蜚语;畏:怕。 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
    • 2.
      嘴多舌长释义:好闲谈的,好传播流言蜚语的。
    • 3.
      就法释义:被处死刑。 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冤亲》:“时友人 王房仲,以蜚语繫请室,市上讹传将僇反者,王 惊悸几欲自裁。迨 宋氏 就法,惊魂始復。”
    • 4.
      市虎释义:市中的老虎。市本无虎,因以比喻流言蜚语。语本《韩非子·内储说上》:“庞恭 与太子质於 邯郸,谓 魏王 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 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 邯郸 之去 魏 也远於市,议臣者过於三人,愿王察之。’”汉 王充《论衡·累害》:“夫如是市虎之讹,投杼之误不足怪,则玉变为石,珠化为砾,不足诡也。”晋 葛洪《抱朴子·嘉遯》:“夫渐渍之久,则胶漆解坚;浸润之至,则骨肉乖
    • 5.
      异形词释义:书面语中音义相同、用法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如“座位”和“坐位”,“流言飞语”和“流言蜚语”。
    • 6.
      木叶山释义: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北部 老哈河 与 西拉木伦 河合流处,为 契丹 部族的发祥地。《辽史·地理志一》:“有 木叶山,上建 契丹 始祖庙。”清 吴伟业《赠陆生》诗:“嗟君时命剧可怜,蜚语牵连竟配边。木叶山 头悲夜夜,春申浦 上望年年。”
    • 7.
      流言风语释义:犹言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 8.
      流言飞文释义:犹言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 9.
      流言飞语释义: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同“流言蜚语”。
    • 10.
      流言蜚语释义:《礼记·儒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后以流言蜚语指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蜚(fēi):同“飞”。
    • 11.
      疑端释义:⒈犹疑问;疑心。明 方孝孺《息耕亭记》:“涉其流则若有餘,探其源则若不足,撑舌刺口,疑端满腹,圣哲远矣。”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中外毫无间言,从来疑端讹语,一时冰释。”⒉致人怀疑的事由。《明史·阉党传·贾继春》:“蜚语谓选侍踉蹌徒跣,屡欲自裁,皇妹失所投井。恐酿今日之疑端,流为他年之实事。”
    • 12.
      腾说释义:⒈传播言论,宣扬主张。⒉传播流言蜚语;诽谤。
    • 13.
      蜚语恶言释义:蜚语:没有根据的流言。形容诽谤的言辞。
    • 14.
      謏言謏说释义:不值得重视的言论或指流言蜚语。
    • 15.
      诋谰释义:⒈抵赖;不承认。 詆,通“抵”。《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上责 万岁,万岁 詆谰;上怒,命斩之。”胡三省 注:“詆,拒讳也。谰,逸辞也。”宋 张师正《括异志·董中正》:“乞少缓,詎敢詆谰。”⒉毁谤污蔑。明 刘凤《续吴先贤赞·陆粲》:“俗善詆谰,狱为乱,乃咸取伏法,人尤快之。”清 钱谦益《故工科右给事中临安王君墓表》:“当发难之初,小人之蜚语詆谰,尽力而排君者,数人而已。”清 唐孙华《赠赵松一》诗:“蜀 魏 争正闰,岛 索 互詆谰。”
    • 16.
      豕豪释义:豪猪有刺如箭。比喻伤人的暗箭,如流言蜚语。
    • 17.
      非语释义:⒈犹蜚语,流言。⒉无礼的话;不正经的话。
    • 18.
      风尘之言释义:指流言蜚语。《晋书·刘聪载记》:“闻风尘之言,谓大将军、卫将军及左右辅皆谋奉太弟,剋季春构变,殿下宜为之备。”《魏书·王慧龙传》:“义隆 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亦作“风尘之声”。《宋书·氐胡传·略阳清水氐扬氏》:“梁州 刺史 甄法护 诬臣遣 司马飞龙 扰乱 西蜀,诸所譖引,言非一事,长涂万里,无路自明,风尘之声,日有滋甚。”
    • 19.
      飞语释义:没有根据的话:流言飞语。 也作蜚语。
    • 20.
      飞谋荐谤释义: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同“飞谋钓谤”。

蜚语造句

1.对这种流言蜚语,她向来是不屑一顾的。

2.对于那些流言蜚语,我们的态度是付之一笑。

3.对那些流言蜚语,付之一笑,从不在意。

4.众所瞩目的明星,最怕流言蜚语破坏名誉。

5.这些流言蜚语是别有用心的人所散布,大家千万别上当。

6.受不了邻人的流言蜚语,他决定离家出外发展。

7.只要问心无愧,这些流言蜚语又有什么可怕的。

8.经过一番调查,证实他就是这些流言蜚语的制造者。

9.经过一番调查,证实他就是这些流言蜚语的製造者。

10.这伙人正经事不做,专门制造流言蜚语

11.由于听信了不实的流言蜚语,他跟朋友翻脸了。

12.今后,凡听到挑拨同学之间团结,影响同学声誉的流言蜚语,我们一定要做到不听、不传、不信。

13.所谓谣言止于智者,何必为了流言蜚语而自寻烦恼呢?

14.大街小巷早就传遍了各种流言蜚语

15.自信就是哈哈哈手,为你挡住那些流言蜚语

16.流言蜚语总是在柜台之间流传,而店主往往是坊间消息最灵通的人。

17.爱情真的需要勇气去面对流言蜚语,我也需要你肯定的眼神。

18.你少信那些流言蜚语

19.人多嘴杂,不要听信流言蜚语,不然的话,真会三人成虎呢。

20.如果你播撒引发流言蜚语的种子,人们将对你众口铄金。

蜚语(fei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蜚语是什么意思 蜚语读音 怎么读 蜚语,拼音是fēi yǔ,蜚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蜚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