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民业 民业的意思
mín

民业

简体民业
繁体民業
拼音mín yè
注音ㄇㄧㄣˊ ㄧ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yè,(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组词】:工业。农业。 (2) 职务,工作岗位。【组词】:职业。就业。 (3) 学习的功课。【组词】:学业。肄业。毕业。业精于勤。 (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组词】:创业。丰功伟业。业绩。 (5) 从事。【组词】:业医。业商。 (6) 财产。【组词】:产业。 (7) 既,已经。【组词】:业已。业经。 (8) 佛教名词。【例句】:业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业障(亦称“孽障”)。 (9) 姓。

基本含义

指国家的产业、事业。

民业的意思

民业 [mín yè]

1. 民众从事的事业。

民业 引证解释

⒈ 民众从事的事业。

《宋书·张永传》:“愚谓交代之限,以一年为制,使征士之念,劳未及积;游农之望,收功岁成。斯则王度无騫,民业斯植矣。”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於是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逋四归,乐生兴事。”
宋 梅尧臣 《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诗:“使君千骑出南圃,歌吹前导后鸣鐃。是时輒预车马末,倾市竞观民业抛。”
梁启超 《中国工艺商业考提要》:“中国 所兴製造之业,徒偏重于造船、造兵械、造火药等局,糜金甚巨,而无益民业。”


国语词典

民业 [mín yè]

⒈ 人民的产业或事业。

《三国演义·第三一回》:「见今禾稼在田,恐废民业,姑待秋成后取之未晚。」

⒉ 人民出资所经营的事业。

如:「民业建设」。


民业是什么意思 民业读音 怎么读 民业,拼音是mín yè,民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民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