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重 [yán zhòng]
1. 话说得过重。
英[be flattered by sb's favourable remark;]
言重 引证解释
⒈ 说话慎重。
引汉 扬雄 《法言·修身》:“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
唐 杜荀鹤 《辞九江李郎中入关》诗:“愿开言重口,荐与分深人。”
⒉ 指话说得过重。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老嬷道:‘言重,言重。老身怎好出口?’”
《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那强人听了,哈哈大笑,道:‘言重!言重!这个怎敢!’”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老太太言重了!”
国语词典
言重 [yán zhòng]
⒈ 慎重出言。
引唐·杜荀鹤〈辞九江李郎中入关〉诗:「愿开言重口,荐与分深人。」
⒉ 言语过当。多为受言者对发言者的谦词。
引《文明小史·第四六回》:「领教两字,太言重了,如不以小弟为不肖,小弟倒有几句话要告诉劳兄。」
言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丘山释义:⒈山丘;山岳。《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江 河 合水而为大。”《荀子·修身》:“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唐 黄滔《以不贪为宝赋》:“提携而日月耀手,跪拜而丘山属意。”⒉指山林。汉 蔡邕《陈太丘碑文》:“时年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晋 陶潜《归田园居》诗之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⒊坟墓。《文选·张载<七哀>》:“昔为万乘君,今为丘山土。”李善 注:“《方言》曰:冢大者为丘。”⒋比喻重、大或多。《汉书·王莽传上》:“及至 青戎 摽末之功,一言之劳,然犹皆蒙丘山之赏。”此言重赏。汉 陈琳
- 2.
九译释义:⒈辗转翻译。《史记·大宛列传》:“重九译,致殊俗。”张守节 正义:“言重重九遍译语而致。”《文选·张衡<东京赋>》:“重舌之人九译,僉稽首而来王。”薛综 注:“重舌谓晓夷狄语者。九译,九度译言始至中国者也。”《晋书·文帝纪》:“虽西旅远贡,越裳 九译,义无以踰。”唐 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东蛮》:“睢盱万伏乖,咿嗢九译重。”⒉指边远地区或外国。《晋书·江统传》:“周公 来九译之贡,中宗 纳单于之朝。”唐 包佶《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归国》诗:“上才生下国,东海是西邻。九译蕃君使,千年圣主臣。”元 耶律楚材《
- 3.
凡气释义:犹言重浊之气。
- 4.
反反释义:⒈慎重、和善貌。《诗·小雅·宾之初筵》:“其未醉止,威仪反反。”郑玄 笺:“反反,言重慎也。”陆德明 释文:“反如字。《韩诗》作昄昄,音蒲板反,善貌。”《诗·周颂·执竞》:“降福简简,威仪反反。”郑玄 笺:“反反,顺习之貌。”⒉衍伸貌。清 龚自珍《同年吴侍御杰疏请唐陆宣公从祀瞽宗献侑神之乐歌》:“圣源既远,其流反反。”
- 5.
后叙释义:谓后授官职。《晋书·陈頵传》:“言重者先显,言轻者后敍,遂相波扇,乃至凌迟。”
- 6.
复言释义:⒈谓实践诺言。《左传·僖公九年》:“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復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杨伯峻 注:“復言,犹言实践诺言。”《国语·楚语下》:“周而不淑,復言而不谋身,展也。”韦昭 注:“復言,言可復,不欺人也。”《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五年》:“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復言重诺,非信也。”⒉再发表意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已矣,将军勿復言!”
- 7.
斋慄释义:敬慎恐惧貌。《书·大禹谟》:“﹝ 舜 ﹞祇载见 瞽瞍,夔夔斋慄。”孔颖达 疏:“见父 瞽瞍,夔夔然悚惧,斋庄战慄,不敢言己无罪。”唐 韩愈《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依赋十四韵以献》:“遗我一言重,跽受惕斋慄。”
- 8.
琳球释义:⒈亦作“琳璆”。 指美玉。《宋书·傅亮传》:“饯离不以币,赠言重琳球。”唐 元稹《阳城驿》诗:“何以持为赠,束帛藉琳球。”清 孙枝蔚《新婚箴为汪季灿》:“女如桃李,男如琳球。同心同德,永荷天休。”⒉玉器撞击声。宋 苏轼《代书答梁先》诗:“遗我駮石盆与甌,黑质白章声琳球。”清 纳兰性德《效江醴陵杂体拟古诗·范彦龙古意》:“文章贵纶綍,佩玉鏘琳球。”⒊比喻优秀人物或优美文辞。唐 虞世南《和至寿春应令》:“调谐金石奏,欢洽羽觴浮。天文徒可仰,何以厠琳球。”明 郑若庸《玉玦记·标题》:“鉅野 王生,阀閲裔,腹胞
- 9.
袭迹释义:⒈亦作“袭跡”。沿袭他人的行径。谓取法。⒉引申为从师学习。⒊犹言重蹈覆辙。⒋谓不知变化地学样。⒌见“袭迹”。
- 10.
覆车继轨释义:前面的车翻倒了,后面的车继续按旧车辙行进。犹言重蹈覆辙。三国 魏 李康《运命论》:“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衆必非之。前監不遠,覆車繼軌。”《旧唐书·辛替否传》:“千帝百王,飾彌盛而國彌空,役彌重而禍彌大。覆車繼軌,曾不改途。”
- 11.
言重释义:⒈出言慎重。 唐杜荀鹤《辞九江李郎中入关》诗:“愿开言重口,荐与分深入。”⒉话说得有点过分。
- 12.
贵农贱商释义:犹言重农轻商。
- 13.
郑声释义:⒈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 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⒉中医病名。症状为语言重复,声音低弱,若断若续。
- 14.
重兴旗鼓释义:犹言重整旗鼓。
- 15.
重币释义:⒈重金;厚礼。 《管子·大匡》:“管仲 对曰:‘以臣则不而令人以重币使之。’”《北史·窦毅传》:“甘言重币,遣使求婚。”明 沉德符《野获编·历法·居第吉凶》:“﹝ 虞生 ﹞求见 四娘,重币为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侍卿乃出兼金重币,从之去。”⒉指厚赠;厚赂。《左传·成公二年》:“彼若能利国家,虽重币,晋 将可乎?若无益於 晋,晋 将弃之,何劳錮焉。”《韩非子·存韩》:“使人使 荆,重币用事之臣。”陈奇猷 集释引 王先慎 曰:“重币,犹言厚赂。”⒊重额的钱币。《国语·周语下》:“民患轻,则为
- 16.
重购释义:⒈犹言重金悬赏,重金购求。⒉指重金。
- 17.
重迟释义:迟钝;迟缓;很不敏捷。《荀子·修身》:“卑溼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杨倞 注:“重迟,宽缓也。”《汉书·杜周传》:“周 少言重迟,而内深次骨。”颜师古 注:“迟谓性非敏速也。”汉 袁康《越绝书·计倪内经》:“不先蓄积,士卒数饥,饥则易伤,重迟不可战。”宋 惠洪《冷斋夜话·靓禅师溺流诗》:“渡溪,溪涨,靚 重迟,为溪流所陷。”明 文徵明《送侍御吴公还朝诗叙》:“然公重迟自将,不事搏击,而能达一方之急。”
- 18.
重迹释义:⒈犹重足。⒉犹言重蹈覆辙。⒊指车马之迹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