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六体 六体的意思
liù

六体

简体六体
繁体六體
拼音liù tǐ
注音ㄌ一ㄡˋ ㄊ一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ù lù,(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例句】: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1) 〔六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2) 〔六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tǐ tī,(1) 〔体己〕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❷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基本含义

指人体的六个部位,即头、目、耳、口、鼻、手。

六体的意思

六体 [liù tǐ]

1. 六种字体。(1)指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2)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唐张怀瓘有《六体论》。

2. 指六书。

3. 《尚书》的六种文体。

4. 《易》卦的六爻。

5. 人的头、身和四肢。

7. 晋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其制图之标识体例有六:一、分率,计里画方;二、准望,辨正方位;三、道里,道路相距之里数;四、高下;五、方邪;六、迂直。后三者皆道路夷险曲折之别。秀图今不传,《晋书·裴秀传》录《图序》全文。参阅清胡渭《禹贡锥指·禹贡图后识》。

六体 引证解释

⒈ 六种字体。(1)指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2)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 唐 张怀瓘 有《六体论》。

《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繆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

⒉ 指六书。参见“六书”。

《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 唐 贾公彦 疏:“书有六体,形声实多。”

⒊ 《尚书》的六种文体。

汉 孔安国 《尚书序》:“典、謨、训、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书》之体例有六:曰典,曰謨,曰训,曰誥,曰誓,曰命,是称六体。”

⒋ 《易》卦的六爻。

《左传·闵公元年》:“《震》为土,车从马,足居之,兄长之,母覆之,众从之,六体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杀,公侯之卦也。”
《汉书·律历志上》:“阴阳比类,交错相成,九六之变登降於六体。”
汉 焦赣 《易林·遯之师》:“坚固相亲,白篤无患,六体不易,执以安全。”

⒌ 人的头、身和四肢。

《汉书·翼奉传》:“天变见於星气日蚀,地变见於奇物震动。所以然者,阳用其精,阴用其形,犹人之有五臧六体,五臧象天,六体象地。故臧病则气色发於面,体病则欠申动於貌。”
南朝 宋 鲍照 《药奁铭》:“二脂六体,振衰返华。”

⒍ 晋 裴秀 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其制图之标识体例有六:一、分率,计里画方;二、准望,辨正方位;三、道里,道路相距之里数;四、高下;五、方邪;六、迂直。后三者皆道路夷险曲折之别。 秀 图今不传,《晋书·裴秀传》录《图序》全文。参阅 清 胡渭 《禹贡锥指·禹贡图后识》。


国语词典

六体 [liù tǐ]

⒈ 书经的六种文体。指典、谟、训、诰、誓、命。

⒉ 易经的六爻。

《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阴阳比类,交错相成,故九六之变登降于六体。」

⒊ 人的头、身、四肢。

《汉书·卷七五·翼奉传》:「阳用其精,阴用其形,犹人之五臧六体。」

⒋ 王莽时的六种字体。指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

《汉书·卷三〇·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

⒌ 六种书体。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

唐·张怀瓘〈六体书论〉:「臣谨进怀瓌书大小篆及八分,臣书真行草,合成六体。」

⒍ 中国文字的六种创造方法。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

《周礼·地官》唐·孔颖达·正义:「书有六体,形声实多。」


六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六体释义:唐 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 皆排行第十六而诗文则以俪偶相夸,世称“三十六体”。
    • 2.
      八六子释义:词牌名。双调平韵,起八十八字至九十三字,共六体。
    • 3.
      六体释义:⒈六种字体。(1)指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繆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2)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唐 张怀瓘 有《六体论》。⒉指六书。《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唐 贾公彦 疏:“书有六体,形声实多。”参见“六书”。⒊《尚书》的六种文体。汉 孔安国《尚书序》:“典、謨、训、誥、誓、命之文,凡百篇。”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书》之体例有六:曰典,曰謨,曰训,曰誥,曰誓,曰命,是称六体。”@
    • 4.
      凤凰台上忆吹箫释义:词牌名。又名《忆吹箫》。取传说中 萧史 与 弄玉 吹箫引凤的故事为名。双调,九十五字至九十七字。共有六体。前段皆十句,四平韵;后段九至十一句,四或五平韵。
    • 5.
      四六释义:文体名。 骈文的一体。因以四字六字为对偶,故名。骈文以四六对偶者,形成于 南朝,盛行于 唐 宋。唐 以来,格式完全定型,遂称“四六”,也称四六文或四六体。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若夫笔句无常,而字有条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唐 李商隐《<樊南甲集>序》:“作二十卷,唤曰《樊南四六》。”骈文以“四六”为称,盖始见于此。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十六:“本朝四六以 刘筠、杨大年 为体,必谨四字六字律令,故曰四六。”参见“駢文”。
    • 6.
      奇字释义:⒈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⒉泛指古文字。
    • 7.
      安公子释义:⒈隋宫中乐曲名,唐教坊曲名。见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唐崔令钦《教坊记》。⒉词牌名。双调,有八十字、一○六字等六体。见《词谱》卷十九。⒊曲牌名。南曲入正宫正曲,北曲入中吕调只曲。
    • 8.
      缪篆释义:六体书之一,用以摹刻印章。 也称摹印篆。
    • 9.
      训誓释义:⒈《尚书》六体中的训与誓的并称。训乃教导之词,誓则用于军旅。⒉谓训导告诫军旅。
    • 10.
      训诰释义:⒈《尚书》六体中训与诰的并称。 训乃教导之词,诰则用于会同时的告诫。⒉泛指训导告诫之类的文辞。
    • 11.
      训谟释义:《尚书》六体中训与谟的并称。
    • 12.
      训雅释义:《诗》《书》的代称。训为《书》六体之一;雅为《诗》六义之一,故称。泛指诗书。
    • 13.
      豁落图释义:道教的符箓。唐 李白《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身佩豁落图,腰垂虎盘囊。”金松岑《古意仿三十六体》诗:“上阳君自何年别,豁落图成鬢已霜。”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腰系着绣有伏虎形的荷包,荷包中盛着《豁落图》,即所谓《道箓》。--‘豁落’是道教术语。”
    • 14.
      鸟虫书释义:王莽 所定六体书之一。 篆书的变体。以其像虫鸟之形,故名。

六体(liut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六体是什么意思 六体读音 怎么读 六体,拼音是liù tǐ,六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六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