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涩道 涩道的意思
dào

涩道

简体涩道
繁体澀道
拼音sè dào
注音ㄙㄜˋ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è,(1) 不光滑,不滑溜。【组词】:轮轴发涩。(2) 一种使舌头感到不滑润不好受的滋味。【组词】:苦涩。这个柿子很涩。(3) 文字难读难懂,不流畅。【组词】:晦涩。生涩。涩讷。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形容道路崎岖难行,困难重重。

涩道的意思

涩道 [sè dào]

1. 亦作“涩道”。

3. 刻有花纹的倾斜石砌。无级次,亦可登。涩,急。以其促,故称。

涩道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澁道”。刻有花纹的倾斜石砌。无级次,亦可登。涩,急。以其促,故称。

《太平广记》卷一二九引 唐 唐临 《冥报记·张公瑾妾》:“遣使者送 嘉运 至一小涩道,指令由此路归。”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出司房忙进步,登澁道下堦址。”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冥誓》:“则没揣的涩道边儿,闪人一跌。”


国语词典

涩道 [sè dào]

⒈ 刻有花纹的倾斜石砌小道。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出庙门送下涩道,近行径转过墙角。」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出司房忙进步,登涩道下阶址。」


涩道是什么意思 涩道读音 怎么读 涩道,拼音是sè dào,涩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涩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