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茅堂 茅堂的意思
máotáng

茅堂

简体茅堂
繁体
拼音máo táng
注音ㄇㄠˊ ㄊ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áo, ◎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组词】:茅草。茅庐。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táng,(1) 正房,高大的房子。【组词】:堂屋。堂客。堂倌。礼堂。澡堂。(2) 同祖父的亲属关系。【组词】:堂房。堂兄弟。(3)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组词】:大堂。公堂。过堂。(4) 量词。【例句】:上了一堂课。一堂家具。

基本含义

茅堂指的是简陋的茅草房,用来比喻贫苦人家的住所。

茅堂的意思

茅堂 [máo táng]

1. 亦作“茆堂”。

2. 草盖的屋舍。语出汉韦孟《在邹诗》:“爰戾于邹,鬋茅作堂。”

4. 堂名;里名。

茅堂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茆堂”。

⒉ 草盖的屋舍。

语出 汉 韦孟 《在邹诗》:“爰戾于 邹,鬋茅作堂。”
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误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
《红楼梦》第十七回:“引众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
清 黄景仁 《对月》诗:“键户谢人事,茅堂夜色虚。”

⒊ 堂名;里名。

《宋书·袁粲传》:“上於 华林园 茅堂 讲《周易》, 粲 为执经。”
南朝 宋 谢庄 《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观道 雷池 侧,访德 茅堂 阴。”


茅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茅钟释义:杭州 七宝山 宁寿观 原为 三茅堂,宋绍兴 中,赐古器玩三种,其二为 唐 钟,本 唐 澄清观 旧物,禁中每听钟声以为寝兴食息之节。见《咸淳临安志》卷十三。
    • 2.
      含玉释义:⒈蕴藏着宝玉。南朝 梁 江淹《丹沙可学赋》:“山含玉以永岁,水藏珪以穷年。”⒉形容颜色洁白如玉。《明珠缘》第一回:“只见篱菊铺金,野梅含玉,数竿修竹,一所茅堂。”⒊古丧礼,纳于死者口中的玉。《周礼·天官·太宰》:“大丧,赞赠玉、含玉。”郑玄 注:“含玉,死者口实。天子以玉。”郭沫若《羽书集·龙战与鸡鸣》:“古人的习惯,人死了在口里有含玉的一种礼节。被含的玉就叫作‘含玉’。那玉的形式,有时候是珠,有时候似乎是蝉。”参阅《公羊传·文公五年》何休 注。
    • 3.
      旅颜释义:旅人困顿愁苦的面色。 唐 杜甫《茅堂检校收稻》诗之一:“御裌侵寒气,尝新破旅颜。”五代 齐己《送人入蜀》诗:“文君 酒市逢初雪,满貰新沽洗旅颜。”
    • 4.
      玉粒释义:⒈指米、粟。南朝 梁简文帝《<昭明太子集>序》:“发私藏之铜鳧,散垣下之玉粒……受惠之家、飡恩之士咸谓 櫟阳 之金自空而坠,南阳 之粟自野而生。”唐 杜甫《茅堂检校收稻》诗之一:“红鲜终日有,玉粒未吾慳。”宋 苏轼《清远舟中寄耘老》诗:“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空。”清 吴伟业《题二禽图》诗:“却笑雪衣贪玉粒,羽毛憔悴闭雕笼。”⒉犹玉散。指仙药。南朝 陈 徐陵《天台山馆徐则法师碑》:“玉粒虽软,金膏未鎔,方流道业,济彼昏蒙。”
    • 5.
      疏豁释义:⒈亦作“疎豁”。 犹疏阔。久别。唐 杜甫《戏寄崔评事表侄苏五表弟韦大少府诸侄》诗:“高楼忆疏豁,秋兴坐氤氲。”⒉犹排遣。唐 杜甫《简吴郎司法》诗:“古堂本买藉疏豁,借汝迁居停宴游。”⒊开阔;敞亮。宋 司马光《出都日途中成》诗:“川原寖疎豁,烟火稍萧瑟。”宋 陆游《入蜀记》卷四:“烟波渺然,气象疏豁。”明 陆采《怀香记·引示池楼》:“过了高堂深厦,尽轩牕疎豁,栋宇奢华。”清 陈维崧《念奴娇·赠雪笠上人》词:“秋行至矣,茅堂相对疎豁。”⒋开朗;直爽。宋 陆游《十月四日夜记梦》诗:“客意极疎豁,大笑轩鬚眉。
    • 6.
      茅堂释义:⒈亦作“茆堂”。 草盖的屋舍。语出汉韦孟《在邹诗》:“爰戾于邹,鬋茅作堂。”唐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误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红楼梦》第十七回:“引众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清黄景仁《对月》诗:“键户谢人事,茅堂夜色虚。”⒉堂名;里名。

茅堂(maot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茅堂是什么意思 茅堂读音 怎么读 茅堂,拼音是máo táng,茅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茅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