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鼓音 鼓音的意思
yīn

鼓音

简体鼓音
繁体
拼音gǔ yīn
注音ㄍㄨˇ ㄧ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ǔ,(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例句】: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组词】:耳鼓。石鼓。(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组词】:鼓吹。鼓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组词】: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5) 高起,凸出。【组词】:鼓包。鼓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yīn,(1) 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组词】:声音。音乐(yuè)。音律。音色。音量。音区。音韵。音像。音容(声音、容貌)。弦外之音。(2) 信息,消息。【组词】:音信。佳音。音讯。

基本含义

指敲击乐器发出的声音,也用来比喻行事有声有色。

鼓音的意思

鼓音 [gǔ yīn]

1. 战鼓的声音。

3. 谓弹琴。

鼓音 引证解释

⒈ 战鼓的声音。

《左传·成公二年》:“郤克 伤於矢,流血及屨,未絶鼓音。”
《汉书·陈汤传》:“延寿、汤 令军闻鼓音皆薄城下,四面围城。”

⒉ 谓弹琴。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春申君传》:“春申君 曰:‘何能?’对曰:‘能鼓音,读书通一经。’”


鼓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经释义:⒈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所推崇的七部儒家经典。七经名目,历来说法不一。⒉道家七类经书。即《仁经》、《礼经》、《信经》、《义经》、《智经》、《德经》、《道经》。见《云笈七籤》卷九。⒊佛家净土宗的七种经典。即《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称赞净土佛摄授经》、《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 2.
      伏弢释义:仆倒在弓套上。《左传·成公十六年》:“王召 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 吕錡。中项,伏弢。以一矢復命。”《国语·晋语九》:“郑 人击我。吾伏弢衉血,鼓音不衰。”韦昭 注:“弢,弓衣也。”后以指为国捐躯或浴血奋战。唐 王维《为曹将军谢写真表》:“愿死艺於伏弢,誓杀身於鸣轂。”明 唐顺之《谢赐银币表》:“臣窃愧恩深力浅,任重才疎,敢忘伏弢,益思敌愾。”
    • 3.
      恣心所欲释义:恣纵己意,心想事成其宫殿皆雕文镂刻,街曲市里,屋舍楼观,钟鼓音乐,服饰香华,水陆通流,百贾交会,奇玩珍玮,恣心所欲。--《梁书.中天竺国传》
    • 4.
      灯船释义:⒈张设灯彩的游船。清 杜濬《初闻灯船鼓吹歌》:“腾腾便有鼓音来,灯船到处游船开。”清 余怀《板桥杂记·雅游》:“秦淮 灯船之盛,天下所无。”《剧本》1980年第9期:“后来,灯船开走了,琴妹 在船上绝望地喊。”⒉一种装有灯架和发光设备作为航标使用的船。
    • 5.
      疾战释义:⒈速战;突击。《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若 华氏 知困而致死,楚 耻无功而疾战,非吾利也。”《孙子·九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梅尧臣 注:“前不得进,后不得退,旁不得走,不得不速战也。”《南史·柳元景传》:“令军中曰:‘鼓繁气易衰,叫数力易竭,但各衔枚疾战,一听吾营鼓音。’”⒉力战,死战。《六韬·突战》:“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虏。”《汉书·灌婴传》:“击 项羽 将 龙且、魏 相 项佗 军 定陶 南,疾战,破之。”《新五代史·梁臣传·王景仁》:“﹝ 梁太祖 ﹞以兵二十万倍道而至,景仁
    • 6.
      鼓音释义:⒈战鼓的声音。 《左传·成公二年》:“郤克 伤於矢,流血及屨,未絶鼓音。”《汉书·陈汤传》:“延寿、汤 令军闻鼓音皆薄城下,四面围城。”⒉谓弹琴。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春申君传》:“春申君 曰:‘何能?’对曰:‘能鼓音,读书通一经。’”

鼓音(guy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鼓音是什么意思 鼓音读音 怎么读 鼓音,拼音是gǔ yīn,鼓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鼓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