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兆占释义:龟卜;占卜。
- 2.
八命释义:⒈周代官爵分为九等级,称九命。其中八命为王之三公及州牧。⒉泛指朝廷重臣。⒊古人通过龟卜所要求知道的八件事。
- 3.
凭龟释义:谓以龟卜为据。
- 4.
大横释义:龟卜卦兆名。 龟文呈横形,故称。《史记·孝文本纪》:“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啟 以光。’”后因以指帝王登基之兆。唐 李商隐《送千年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如无一战霸,安有大横庚?”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六:“﹝ 端邸 ﹞令人持生年密问之,彦 乃屏人告以大横之兆,且云:事应在两月后。至期果验。”
- 5.
守龟释义:天子诸侯占卜用的龟甲。据《周礼》,此龟甲由专人(称龟人)掌守,故称。《左传·昭公五年》:“寡君闻君将治兵於敝邑,卜之以守龟,曰,余亟使人犒师,请行以观王怒之疾徐,而为之备,尚克知之。”《管子·小匡》:“庶神不格,守龟不兆,握粟而筮者屡中。”《孔子家语·好生》:“臧氏 家有守龟者,名曰蔡。”宋 洪迈《容斋续笔·臧氏二龟》:“蔡者,国君之守龟,出 蔡 地,因以为名焉。”亦指掌管龟卜的人。《国语·鲁语下》:“老请守龟卜室之族。”韦昭 注:“守龟,卜人。”
- 6.
泰龟释义:对龟卜的美称。
- 7.
火兆释义:古代龟卜时灼文呈现的一种兆象。
- 8.
灼龟释义:古代用火烧灸龟甲,视其裂纹以测吉凶。《史记·龟策列传》:“灼龟观兆,变化无穷。”《东观汉记·田戎载记》:“戎 至期日,灼龟卜降,兆中坼,遂止不降。”宋 曾巩《阆州张侯庙记》:“今夫推策灼龟,审於梦寐,其为事至浅。”元 袁桷《过高邮湖》诗:“淮 南田父身龙钟,灼龟沥酒占丰年。”
- 9.
焍黄释义:古代龟卜的祓龟之法。烧荆枝灼龟占卜之前,先持龟甲以黄绢裹粱米、鸡蛋周环而祝之。
- 10.
筮短龟长释义:谓筮占所言理短,龟卜所言理长。《左传·僖公四年》:“初,晋献公 欲以 驪姬 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杜预 注:“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滋,滋而后有数,龟象筮数,故象长数短也。”孔颖达 疏:“卜人欲令公舍筮从卜,故云筮短龟长,卜筮实无长短。”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赣水》:“昔有人於此沙得故冢刻甎,题云西去江七里半,筮言其吉,卜言其凶,而今此冢垂没於水,所谓筮短龟长也。”
- 11.
考卜释义:古代以龟卜决疑,谓之“考卜”。
- 12.
食墨释义:龟卜术语。指灼龟时龟兆与事先画好的墨画相合。
- 13.
龟主释义:犹魁首。古时龟卜能预知吉凶,因以称事物的主宰为“龟主”。
- 14.
龟占释义:犹龟卜。
- 15.
龟厌不告释义:指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 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
- 16.
龟枚释义:犹龟卜。
- 17.
龟灼释义:犹龟卜。 语本《墨子·亲士》:“灵龟先灼。神蛇先暴。”
- 18.
龟燋释义:⒈龟甲和灼龟的引火柴。《仪礼·士丧礼》:“卜人抱龟燋,先奠龟西,首燋在北。”贾公彦 疏:“卜人抱龟燋者,谓从塾上抱乡閾外待也……乡时先奠龟次奠燋。”宋 陈造《凌晨张司户惠诗次韵》之二:“雉翳龟燋缘有用,未闻金弹中沙鸥。”清 曹寅《松茨四兄过西池成诗》之八:“茫茫红尘中,末路炳龟燋。”⒉偏指引火柴。⒊龟甲灼焦。谓卜不成兆。《左传·定公九年》:“晋 车千乘在 中牟。衞侯 将如 王氏,卜过之,龟焦。”杜预 注:“龟焦,兆不成。”《宋书·符瑞志上》:“乃召史卜之,龟燋。”明 张思鼎《瑯邪代醉编·龟卜》:“传称
- 19.
龟祥释义:龟卜所得的吉兆。
- 20.
龟繇释义:龟卜所得的文辞。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穀水 东逕 独松 故冢下,冢为水毁,其塼文:‘筮言吉,龟言凶,百年堕水中。’今则同龟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