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浑天仪 浑天仪的意思
húntiān

浑天仪

简体浑天仪
繁体渾天儀
拼音hún tiān yí
注音ㄏㄨㄣˊ ㄊㄧㄢ ㄧ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ún,(1) 水不清,污浊。【组词】:浑水摸鱼。浑浊。(2)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组词】:浑人。浑话。浑蛋。浑浑噩噩。(3) 全,满。【组词】:浑身。浑然。(4) 天然的,淳朴的。【组词】:浑古。浑朴。浑厚。(5) 简直。【例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 姓。

tiān,(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组词】: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例句】: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组词】:天气。天冷。(4) 季节,时节。【组词】:冬天。(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组词】:今天。(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天上。天宫。(7) 自然界。【组词】: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例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组词】: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yí,(1) 人的外表或举动。【组词】: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组词】:仪式。仪仗。司仪。(3) 礼物。【组词】:贺仪。谢仪。(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组词】:仪器。(5) 法制,准则。【组词】: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

基本含义

指天文仪器,用来观测天体运行的仪器。也比喻能够洞察事物发展变化的智慧和眼光。

浑天仪的意思

浑天仪 [hún tiān yí]

1. 浑仪。

作浑天仪。——《后汉书·张衡传》

[ armillary sphere; ]

2. 浑象。

[ celestial globe; ]

浑天仪 引证解释

⒈ 即浑仪。参见“浑仪”。

《后汉书·张衡传》:“遂乃研覈阴阳,妙尽琁机之正,作浑天仪。”
《金史·历志下》:“吴中 常侍 王蕃 云:‘浑天僕者, 羲和 之旧器,谓之机衡。’积代相传,沿革不一。”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安溪先生 云:浑天仪三重。其外一重不动者为六合仪,所以定上下四方之位。其中一重旋转者为三辰仪,所以象天体圜动之行。其内一重周游四徧者为四游仪,所以挈玉衡而便观察。”


国语词典

浑天仪 [hún tiān yí]

⒈ 古代观测天体运行的仪器。东汉张衡所制。因饰有玉石,故也称为「玉仪」。

《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琁机之正,作浑天仪。」


浑天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仪度释义:⒈浑天仪的度数。用以测日月星辰的行度。⒉礼仪法度。⒊仪容风度。
    • 2.
      候仪释义:即浑天仪。 古代观测天象的一种仪器。
    • 3.
      望筩释义:附在浑天仪上的一种窥管,用以观察天体。
    • 4.
      横箫释义:古代浑天仪中可以测望星宿的器件。
    • 5.
      浑仪释义:我国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也叫浑天仪。
    • 6.
      浑天体释义:指浑天仪。
    • 7.
      浑象释义:我国古代表示天象运转的仪器,相当于现代的天球仪。也叫浑天仪。
    • 8.
      玉仪释义:⒈浑天仪的别名。 ⒉美好的仪容。
    • 9.
      玉虬释义:⒈见“玉虬”。 ⒉亦作“玉虯”。传说中的虬龙。《楚辞·离骚》:“駟玉虬以乘鷖兮,溘涘风余上征。”唐 温庭筠《奉天西佛寺》诗:“忆昔狂童犯顺年,玉虯閒暇出 甘泉。”严复《秋花次吕女士韵》:“修门日远 灵均 魂,玉虬飞鸟还相群。”⒊饰有玉勒的马。《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於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乘鏤象,六玉虯。”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六玉虯,谓驾六马,以玉饰其鑣勒,有似玉虯。”⒋比喻竹鞭。宋 朱熹《新笋》诗:“下有万玉虯,三冬卧寒土。”⒌浑天仪上的部件,形制如龙。《初学记》卷二五引 汉 张衡《漏水
    • 10.
      窥管释义:⒈管中窥物。比喻见识狭小。⒉古代浑天仪上观察星体用的管状器。
    • 11.
      絶代释义:⒈远古年代。⒉冠绝当代。谓举世无双。更多解释远古年代。晋 郭璞《<尔雅>序》:“总絶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邢昺 疏:“絶代,犹远代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睢水》:“仰餘徽於千载,遵茂美於絶代。”唐 王勃《四分律宗记序》:“收絶代之精微,詰往圣之紕繆。”冠绝当代。谓举世无双。南朝 宋 颜延之《请立浑天仪表》:“值大军旋斾,浑仪在路,肆观奇秘,絶代异宝。”唐 高适《画马篇》:“感兹絶代称妙手,遂令谈者不容口。”宋 辛弃疾《满江红》词:“照影溪梅,悵絶代、幽人独立。”清 孔尚任《桃花扇·传歌》:“崑
    • 12.
      行度释义:⒈执法。 《管子·问》:“令守法之官曰:‘行度必明,毋失经常。’”王念孙《读书杂志·管子五》:“行度,行法度也。”⒉运行的度数。《春秋·隐公三年》“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晋 杜预 注:“日月动物,虽行度有大量,不能不小有盈缩,故有虽交会而不食者,或有频交而食者。”《隋书·天文志上》:“马季长 创谓璣衡为浑天仪。郑玄 亦云:‘其转运者为璣,其持正者为衡,皆以玉为之。七政者,日月五星也。以璣衡视其行度,以观天意也。’”宋 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臣寻推得王星自闰五月二十五日,近太阳行度。”清 周亮工《书影》卷
    • 13.
      记里鼓释义:⒈计数里程之鼓。《隋书·元巖传》:“ 巖 卒之后, 蜀王 竟行其志,渐致非法,造浑天仪、司南车、记里鼓,凡所被服,拟於天子。”⒉比喻单调刻板的应酬之作。 清 王士禛 《渔洋诗话》卷上:“古人诗只取兴会超妙,不似后人章句,但作记里鼓也。”参见“ 记里车 ”。
    • 14.
      金徒释义:古代浑天仪上抱箭指时的胥徒像。 用金铸成,故称。
    • 15.
      铜史释义:⒈指 汉 张衡 所制漏刻仪上的铜制仙人像。《文选·陆倕<新刻漏铭>》:“铜史司刻,金徒抱箭。” 李善 注:“ 张衡 《漏水转浑天仪制》曰:盖上又铸金铜仙人,居左壶;为胥徒,居右壶: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时早晚。” 清 钮琇 《觚賸·景龙观钟铭》:“悬玉京而荐福,侣铜史而司辰。”⒉借指漏刻铜壶。 唐 李峤 《十二月奉教作》诗:“玉烛年行尽,铜史漏犹长。” 唐 周彻 《尚书郎上直闻春漏》诗:“静闻铜史漏,暗识桂宫春。”
    • 16.
      铜浑仪释义:即浑天仪。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八:“元祐 四年三月己卯,铜浑仪新成,盖 苏子容 所造也,古谓之浑天仪。”亦省称“铜浑”。唐 骆宾王《秋晨同淄州毛司马秋九咏·秋云》:“南陆铜浑改,西郊玉叶轻。”陈熙晋 笺注引 戴祚《西征记》:“长安 南有灵臺,上有铜浑天仪。”唐 柳宗元《记里鼓赋》:“异铜浑之仪,亦可叙紫微之星次。”唐 王起《元日观上公献寿赋》:“岁移木德,春变铜浑,观上公之献寿。”参见“浑2天仪”。
浑天仪是什么意思 浑天仪读音 怎么读 浑天仪,拼音是hún tiān yí,浑天仪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浑天仪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