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 [xiǎo mǎn]
1.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5月20,21或22日。
英[Grain Full (8th solar term); Filling grain;]
小满 引证解释
⒈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五月二十、二十一或二十二日。参见“二十四节气”。
引《汉书·律历志下》:“中井初,小满。”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二:“小满,四月中,谓麦之气至此方小满而未熟也。”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三·气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满。”
⒉ 南朝 宋 齐 以治民之官任期三年为小满。
引《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元年》:“宋 末,以治民之官六年过久,乃以三年为断,谓之小满。”
《南齐书·武帝纪》:“思述先范,永隆治根,蒞民之职,一以小满为限。”
国语词典
小满 [xiǎo mǎn]
⒈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国历五月二十一日前后。
小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周释义:⒈古代亲迎之礼。 新郎亲御妇车,车轮行三周匝,再交由御人驾御。《仪礼·士婚礼》“御者代”汉 郑玄 注:“行车轮三周,御者乃代壻。”《礼记·昏义》:“降出,御妇车,而壻授绥,御轮三周。”孔颖达 疏:“御轮三周者,谓壻御妇车之轮三匝。”⒉三度环绕。《左传·成公二年》:“齐 师败绩,逐之,三周 华不注。”⒊三周年。《南史·循吏传序》:“郡县居职,以三周为小满。”
- 2.
中气释义:⒈太阳每年在黄道上移动360°,从冬至起,每隔30°为一中气。农历把一年二十四节气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为十二个中气。⒉中医指中焦脾胃之气,对食物的消化、身体的营养,都有作用。⒊戏曲演唱上指呼吸量,唱的时候呼吸量大,能够自由控制,叫做中气足。
- 3.
二十四节气释义:根据太阳在 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分为二十四个时段,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合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的变化和农事季节,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已用来指导农业生 产。
- 4.
热审释义:明 清 时规定每年小满后十日起,至立秋前一日止(立秋在六月内者以七月一日止)以天气炎热,凡流徙、笞杖,例从减等处理,称为“热审”。 其制始于 明 永乐 二年,初止决遣轻罪,命出狱听候。至 成化 时始有重罪矜疑,轻罪减等,枷号疏放诸例。清 代沿袭。《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小人因他热审时节,哭诉其冤。”《明史·舒化传》:“四年热审,请释纍臣 郑履淳、李芳;及朝审,又请释 李已,皆得宥。”《清史稿·世祖纪二》:“﹝十年五月﹞庚辰,定热审例。”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即比以九幽十八狱,恐亦有过之无不及
- 5.
羣小释义:⒈众小人。 ⒉谓社会地位卑下的人们一般指名门望族以外的庶民。⒊仆从婢妾。⒋诸小国。更多解释众小人。《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於羣小。”郑玄 笺:“羣小,众小人在君侧者。”《汉书·循吏传·龚遂》:“今大王亲近羣小,渐渍邪恶。”《新五代史·杂传六·康延孝》:“延孝 见 梁末帝 任用羣小,知其必亡。”谓社会地位卑下的人们,一般指名门望族以外的庶民。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庾长仁 与诸弟入 吴,欲住亭中宿。诸弟先上,见羣小满屋,都无相避意。”《北史·齐襄城王淯传》:“齐氏 诸王选国臣府佐
- 6.
群小释义:⒈众小人。《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於羣小。”郑玄 笺:“羣小,众小人在君侧者。”《汉书·循吏传·龚遂》:“今大王亲近羣小,渐渍邪恶。”《新五代史·杂传六·康延孝》:“延孝 见 梁末帝 任用羣小,知其必亡。”⒉谓社会地位卑下的人们,一般指名门望族以外的庶民。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庾长仁 与诸弟入 吴,欲住亭中宿。诸弟先上,见羣小满屋,都无相避意。”《北史·齐襄城王淯传》:“齐氏 诸王选国臣府佐,多取富商羣小,鹰犬少年。”⒊仆从,婢妾。宋 苏舜钦《猎狐篇》:“羣小助呼嗥,奔驰数颠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