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ù,(1) 另外加上,随带着。【组词】:附体。附件。附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附庸。附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附附”;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附附,十年乃成”)。附赘悬疣。(2) 同意,赞同。【组词】:随声附和。附议。(3) 捎带。【例句】:“一男附书至”。(4) 靠近。【组词】:附近。附耳低言。(5) 依从。【组词】:依附。归附。趋炎附势。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1. 随着别人说或做。
例点头附和。
英[echo; chime in with; follow; parrot; in chorus; trail after;]
⒈ 对别人的言行随声应和(多含贬义)。
引唐 孙樵 《骂僮志》:“口口附和,不敢指破。”
《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或时唾駡 严 贼,地方人等齐声附和。”
茅盾 《一个女性》三:“虽然不好说他们是共同造谣,至少是附和者。”
⒉ 依附勾结。
引宋 叶适 《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声连势合,附和倾朝廷。”
《明史·邹智传》:“李林甫、牛仙客 与 高力士 相附和,而 唐 政不纲。”
⒊ 响应,追随。
引孙中山 《革命原起》:“自同盟会成立以后,则事体日繁,附和日众。”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何况是同知前程,更无须附和新学,自居于逆党了。”
⒈ 自己毫无定见,随他人意见或行动而同声应和。
引《文明小史·第三二回》:「你如何倒附和起新党来?索性要开学堂了。」
近附带 附合 附会 赞成
1.我们说话做事要有主见,不该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2.我们决不要附和那些捕风捉影的事。
3.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进行思考,从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4.听到有人随声附和自己的意见,他不免自鸣得意起来。
5.假如凯尔同意,核心会议的多数人会随声附和。
6.习惯随声附和别人言论,会成为缺乏主见的人。
7.听别人随声附和几句,她就真的以为自己代表了真理。
8.你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用不着随声附和。
9.他的父亲即使与威洛比看法相同,也不愿意随声附和他。
10.肉菜价格飞涨,一直不能回落,泡面价格也随声附和。
11.我们做事时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做人要有主见,对于别人的言论,不要总是随声附和。
12.我们公司向来是经理发言之后,与会者无不随声附和。
13.做人要有主见,对于别人的言论,不要总是随声附和。
14.我为什么要附和他这种平庸的见解,干这种鹦鹉学舌的蠢事呢?
15.风呼呼的吹着好似一个奏乐家,雨一边附和着一边创造出一的意境。
16.他对不同的人就用不同的表情和言语,就像变色龙一样,随时改变自己的颜色来附和他人。
17.面对奄奄一息的小动物,无动于衷或随声附和,有人说都无可厚非。
18.他没有主见,只是随声附和他父亲的意见。
19.总经理提议减薪,他的秘书立即随声附和。
20.枪击的抱怨和尖锐的响声在附近随声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