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内兄 内兄的意思
nèixiōng

内兄

简体内兄
繁体內兄
拼音nèi xiōng
注音ㄋㄟˋ ㄒㄩ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èi nà,(1) 里面,与“外”相对。【组词】: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组词】:内人。内亲。内弟。(3) 亲近。【例句】:内君子而外小人。(1) 同“纳”,收入;接受。

xiōng, ◎ 哥哥。【组词】:胞兄。堂兄。表兄。

基本含义

指同姓或同族的人之间的亲戚关系,即堂兄弟或表兄弟。

内兄的意思

内兄 [nèi xiōng]

1. 妻子的哥哥。

[wife’s elder brother;]

内兄 引证解释

⒈ 妻子的哥哥。

《晋书·阮瞻传》:“内兄 潘岳 每令鼓琴,终日达夜无忤色。”
唐 韦应物 《送郑端公弟移院常州》诗:“时瞻宪臣重,礼为内兄全。”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复园嘉会图》:“把卷者为 陆位昭,坐於其后者为内兄 申尚虔。”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我这位内兄,好人,一百二十分的好人。”


国语词典

内兄 [nèi xiōng]

⒈ 称谓。用以称妻子的哥哥。

《晋书·卷四九·阮籍传》:「内兄潘岳每令鼓琴,终日达夜,无忤色。」
《文明小史·第一八回》:「去年听了我们内兄说起,晓得贵学堂里章程规矩,一切都好。」


内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内亲释义:和妻子有亲属关系的亲戚的统称,如内兄、连襟等。
    • 2.
      内兄弟释义:⒈舅父的儿子。⒉古代称姑、姊、妹及族人之妇为“内兄弟”。⒊妻的兄弟。详“内兄”、“内弟”。
    • 3.
      吾兄释义:⒈称己之兄或兄辈。《左传·襄公十五年》:“﹝ 向戌 ﹞曰:‘子有令闻,而美其室,非所望也!’对曰:‘我在 晋,吾兄为之,毁之重劳,且不敢间。’”杜预 注:“《传》言 献子 友于兄,且不隐其实。”晋 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吾兄既凤翔,王子 亦龙飞。”按,何劭 为 傅咸 之从内兄。唐 李白《别中都明府兄》诗:“吾兄诗酒继 陶君,试宰 中都 天下闻。”⒉对友人的尊称。旧时对朋友中的晚辈表客气亦有此称。上级对下属亦然。唐 韩愈《酬司门卢云夫望秋作》诗:“云夫 吾兄有狂气,嗜好与俗殊酸咸。”《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 4.
      国子祭酒释义:古代学官名。晋武帝 咸宁 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晋 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序:“朗陵公 何敬祖,咸 之从内兄,国子祭酒 王武子,咸 从姑之外孙也。”唐 张说《素盘盂铭序》:“国子祭酒 韦公 好游山水。”《红楼梦》第四回:“这 李氏 亦係 金陵 名宦之女,父名 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清 光绪 三十二年,设学部,改“国子祭酒”为“学部尚书”。参见“祭酒”。
    • 5.
      王门释义:⒈指王宫之皋门、库门。《周礼·地官·大司徒》:“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於王门。”孙诒让 正义:“王门即王宫之皋门、库门。”⒉犹王庭,帝阙。《竹书纪年》卷上:“元年乙酉帝(帝 废)即位,诸夷宾于王门。”《后汉书·东夷传序》:“自 少康 已后,世服王化,遂宾於王门,献其乐舞。”唐 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九千里之丹凤,始践王门;七十日之黄龙,初阶郡职。”⒊王爷的邸第。《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王门所以贵,自古多俊民。”刘良 注:“王门,谓 邵陵王 门也。”唐 杜甫《行次古城店泛江》诗:“王
    • 6.
      素诚释义:一向蓄于内心的情意。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六:“石以坚为性,君勿慙素诚。”唐 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众散扃朱户,相携话素诚。”唐 姚合《寄陕府内兄郭冏端公》诗:“睽违逾十年,一会豁素诚。”
    • 7.
      铜龙门释义:汉 太子宫门名。 门楼上饰有铜龙。亦借指帝王宫阙。《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属叨 金马 署,又点 铜龙门。”刘良 注:“铜龙,太子门名。”唐 王维《寓言》诗之一:“驪驹从白马,出入 铜龙门。”明 陈子龙《寒夜行兼忆舒章》:“鼓角城头芦叶秋,铜龙门 外金吾客。”亦省作“铜龙”。南朝 梁 萧纲《上昭明太子集别传表》:“出入 铜龙,瞻仰故实。”明 陈汝元《金莲记·控代》:“敢叩 铜龙,要把孤忠控。”清 吴伟业《赠同年嘉定王进士内三》诗:“曲江 细柳新蒲緑,回首 铜龙 对策年。”

内兄(neixi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内兄是什么意思 内兄读音 怎么读 内兄,拼音是nèi xiōng,内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内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