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许国 许国的意思
guó

许国

简体许国
繁体許國
拼音xǔ guó
注音ㄒㄩˇ ㄍㄨ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ǔ hǔ,(1) 〔许许〕众人共同用力的声音。(2) (許)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基本含义

指许多国家或地区。

许国的意思

许国 [xǔ guó]

1. 谓将一身奉献给国家,报效国家。

许国 引证解释

⒈ 谓将一身奉献给国家,报效国家。

《晋书·陆玩传》:“诚以身许国,义忘曲让。”
唐 柳宗元 《冉溪》诗:“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復为身谋。”
蔡锷 《致潘惠英书》:“余素抱以身许国之心,此次尤为决心,万一为敌贼暗算,或战死疆场,决无所悔。”


许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噫歌释义:诗歌篇名。相传为 东汉 梁鸿 所作。全诗五句,句末均有‘噫’字。《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 北芒 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沉石厉《月旦》诗之三:“昔诵 梁 家《五噫歌》,桂薑品性百年无。”亦省作“五噫”。唐 皎然《咏史》诗:“《五噫》譎且正,可以见心曲。”宋 陆游《秋思》诗:“平生许国今何有,且拟 梁鸿 赋《五噫》。”陈去病《疾起还吴有感》诗:“《五噫》吟罢曜初暾,省识 皋 家廡尚存。”郁达夫《席间口占》:“一饭
    • 2.
      夹袋中人物释义:宋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丞相许国吕文穆公》:“公夹袋中有册子,每四方替罢謁见,必问其有何人才,客去随即疏之,悉分门类。或有一人而数人称之者,必贤也。朝廷求贤,取之囊中。故公为相,文武百官各称职者,以此。”《宋史·施师点传》:“师点 惓惓搜访人才,手书置夹袋中,谓 蜀 去朝廷远,人才难以自见,蜀 士之贤者,使各疏其所知,差次其才行、文学,每有除授,必列陈之。”后成为收揽人才以备选用的典实。
    • 3.
      奋张释义:⒈有力地伸展、张开。唐 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磔其梟狼,养以雨风,桑穀奋张,厥壤大丰。”宋 叶适《参议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其人往往有奋张鬚髯,凭託气势,生事立威以自贤者。”明 唐顺之《指挥佥军汤雪江墓碑铭》:“公本将家子,当其擐甲跃马,鬚髯奋张,可谓雄勇。”⒉振奋;奋扬。《新唐书·康承训传》:“承训 罢冗费,市马益军,军乃奋张。”宋 岳飞《奏辞太尉第二札子》:“臣顷自天下兵兴时,实有志於奋张皇威,削平僭乱。”
    • 4.
      小许公释义:唐 苏颋 袭其父封爵 许国公,人称为 小许公。
    • 5.
      忠许释义:忠诚许国。
    • 6.
      愤惋释义:怅恨;愤恨。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去我国兮心摇,情愤惋兮谁识?”《后汉书·袁绍传》:“海内伤心,志士愤惋。”《北齐书·慕容绍宗传》:“绍宗 对曰:‘太后临朝,淫虐无道,天下愤惋,共所弃之。’”唐 杜甫《前出塞》诗之三:“丈夫誓许国,愤惋復何有!”《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元年》:“德驤 判大理寺,其官属与堂吏附会宰相,擅减刑名,德驤 愤惋求见,欲面白其事。”
    • 7.
      旋军释义:回师。《南史·吕僧珍传》:“自是 僧珍 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五年旋军,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唐 韩愈《许国公神道碑》:“师古 诈穷变索,迁延旋军。”曹之骐《腾越光复纪略》:“陈云龙、刘竹云 等旋军 腾永,骄蹇自恣。”
    • 8.
      束首释义:犹俯首。 表示降服。《南齐书·周山图传》:“山图 设伏兵於水侧,击斩 凤 首,众百餘人束首降。”《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与其束首就擒,曷若以身许国。”
    • 9.
      槁干释义:枯干。引申为穷困。唐 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蔡 先 鄆 鉏,三年而墟,槁乾四呼,终莫敢濡。”
    • 10.
      燕许释义:唐玄宗 时名臣 燕国公 张说、许国公 苏颋 的并称。 两人皆以文章显世,时号“燕许大手笔”。见《新唐书·苏颋传》。
    • 11.
      登朝释义:进用于朝廷。 《汉书·叙传下》:“贾生 矫矫,弱冠登朝。”唐 王翰《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登朝身许国,出閫将辞家。”《宋史·刘熙古传》:“歷官十八,登朝三十餘年,未尝有过。”清 袁枚《答朱石君尚书》:“公本大儒,登朝之后,仁义其身,礼乐其民。”
    • 12.
      诈穷释义:⒈谓诈术穷尽。 《后汉书·杜林传论》:“夫威彊以自御,力损则身危;饰诈以图己,诈穷则道屈。”唐 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师古 诈穷变索,迁延旋军。”⒉装穷。《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初时,还是诈穷,以后坐吃山崩,不上十年,弄做真穷了。”
    • 13.
      貌喏释义:古时下对上的一种敬礼方式。 犹后世之请安。《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庆元年》:“庆福 謁 国(许国)之幕客 章梦先,梦先 令隔帘貌喏。”清 袁枚《随园随笔·制府》:“貌喏者,大概今之请安也。”
    • 14.
      进围释义:进兵围攻。《后汉书·董卓传》:“其冬,徵 温 还京师,韩遂 乃杀 边章 及 伯玉、文侯,拥兵十餘万,进围 陇西。”唐 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师道 之诛,公以兵东下,进围 考城,克之。”清 魏源《圣武记》卷一:“十七年二月,莽依图 军至,乃进围 平乐。”
    • 15.
      邯郸梦释义:唐 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 在 邯郸 客店中遇道士 吕翁,用其所授瓷枕,睡梦中历数十年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梦”喻虚幻之事。宋 王安石《中年》诗:“中年许国 邯郸 梦,晚岁还家壙埌游。”明 王錂《春芜记·宴赏》:“看盈盈鬢星,须早把 邯郸 梦醒。”郭沫若《残春及其他·月蚀》:“本是穷途人,不应该妄想去做 邯郸 梦。”
    • 16.
      阳秋释义:⒈指 孔子 所著《春秋》。晋 时因避 晋简文帝 郑后 阿春 讳,改春为“阳”。唐 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虽乏润色之功,夙慕《阳秋》之旨。”清 钱谦益《与吉水李文孙书》:“循览行状,文直事覈,大阐 定 哀 之微词,一洗《阳秋》之典笔。”⒉史书的通称。宋 梅尧臣《依韵和钱深推官见寄》:“无才不敢学《阳秋》,嗜酒时能问大酋。”清 孙枝蔚《广化寺谒忠烈祠步吴梅村韵》之三:“何人直笔擅《阳秋》,可惜清流葬浊流。”⒊谓褒贬。《晋书·褚裒传》:“譙国 桓彝 见而目之曰:‘季野 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
    • 17.
      默寓释义:暗中寄托。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四》:“夫此辈皆忠诚许国之人,即日用之犹恨其晚,然必待徊翔二三年者,正以默寓三年无改之道也。”明 沉榜《宛署杂记·马政》:“莫若於点验之中,默寓激劝之意。”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公言上》:“褒贬之意,默寓其中,乃立言之大者也。”

许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噫歌释义:诗歌篇名。相传为 东汉 梁鸿 所作。全诗五句,句末均有‘噫’字。《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 北芒 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沉石厉《月旦》诗之三:“昔诵 梁 家《五噫歌》,桂薑品性百年无。”亦省作“五噫”。唐 皎然《咏史》诗:“《五噫》譎且正,可以见心曲。”宋 陆游《秋思》诗:“平生许国今何有,且拟 梁鸿 赋《五噫》。”陈去病《疾起还吴有感》诗:“《五噫》吟罢曜初暾,省识 皋 家廡尚存。”郁达夫《席间口占》:“一饭
    • 2.
      夹袋中人物释义:宋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丞相许国吕文穆公》:“公夹袋中有册子,每四方替罢謁见,必问其有何人才,客去随即疏之,悉分门类。或有一人而数人称之者,必贤也。朝廷求贤,取之囊中。故公为相,文武百官各称职者,以此。”《宋史·施师点传》:“师点 惓惓搜访人才,手书置夹袋中,谓 蜀 去朝廷远,人才难以自见,蜀 士之贤者,使各疏其所知,差次其才行、文学,每有除授,必列陈之。”后成为收揽人才以备选用的典实。
    • 3.
      奋张释义:⒈有力地伸展、张开。唐 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磔其梟狼,养以雨风,桑穀奋张,厥壤大丰。”宋 叶适《参议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其人往往有奋张鬚髯,凭託气势,生事立威以自贤者。”明 唐顺之《指挥佥军汤雪江墓碑铭》:“公本将家子,当其擐甲跃马,鬚髯奋张,可谓雄勇。”⒉振奋;奋扬。《新唐书·康承训传》:“承训 罢冗费,市马益军,军乃奋张。”宋 岳飞《奏辞太尉第二札子》:“臣顷自天下兵兴时,实有志於奋张皇威,削平僭乱。”
    • 4.
      小许公释义:唐 苏颋 袭其父封爵 许国公,人称为 小许公。
    • 5.
      忠许释义:忠诚许国。
    • 6.
      愤惋释义:怅恨;愤恨。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去我国兮心摇,情愤惋兮谁识?”《后汉书·袁绍传》:“海内伤心,志士愤惋。”《北齐书·慕容绍宗传》:“绍宗 对曰:‘太后临朝,淫虐无道,天下愤惋,共所弃之。’”唐 杜甫《前出塞》诗之三:“丈夫誓许国,愤惋復何有!”《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元年》:“德驤 判大理寺,其官属与堂吏附会宰相,擅减刑名,德驤 愤惋求见,欲面白其事。”
    • 7.
      旋军释义:回师。《南史·吕僧珍传》:“自是 僧珍 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五年旋军,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唐 韩愈《许国公神道碑》:“师古 诈穷变索,迁延旋军。”曹之骐《腾越光复纪略》:“陈云龙、刘竹云 等旋军 腾永,骄蹇自恣。”
    • 8.
      束首释义:犹俯首。 表示降服。《南齐书·周山图传》:“山图 设伏兵於水侧,击斩 凤 首,众百餘人束首降。”《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与其束首就擒,曷若以身许国。”
    • 9.
      槁干释义:枯干。引申为穷困。唐 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蔡 先 鄆 鉏,三年而墟,槁乾四呼,终莫敢濡。”
    • 10.
      燕许释义:唐玄宗 时名臣 燕国公 张说、许国公 苏颋 的并称。 两人皆以文章显世,时号“燕许大手笔”。见《新唐书·苏颋传》。
    • 11.
      登朝释义:进用于朝廷。 《汉书·叙传下》:“贾生 矫矫,弱冠登朝。”唐 王翰《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登朝身许国,出閫将辞家。”《宋史·刘熙古传》:“歷官十八,登朝三十餘年,未尝有过。”清 袁枚《答朱石君尚书》:“公本大儒,登朝之后,仁义其身,礼乐其民。”
    • 12.
      诈穷释义:⒈谓诈术穷尽。 《后汉书·杜林传论》:“夫威彊以自御,力损则身危;饰诈以图己,诈穷则道屈。”唐 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师古 诈穷变索,迁延旋军。”⒉装穷。《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初时,还是诈穷,以后坐吃山崩,不上十年,弄做真穷了。”
    • 13.
      貌喏释义:古时下对上的一种敬礼方式。 犹后世之请安。《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庆元年》:“庆福 謁 国(许国)之幕客 章梦先,梦先 令隔帘貌喏。”清 袁枚《随园随笔·制府》:“貌喏者,大概今之请安也。”
    • 14.
      进围释义:进兵围攻。《后汉书·董卓传》:“其冬,徵 温 还京师,韩遂 乃杀 边章 及 伯玉、文侯,拥兵十餘万,进围 陇西。”唐 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师道 之诛,公以兵东下,进围 考城,克之。”清 魏源《圣武记》卷一:“十七年二月,莽依图 军至,乃进围 平乐。”
    • 15.
      邯郸梦释义:唐 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 在 邯郸 客店中遇道士 吕翁,用其所授瓷枕,睡梦中历数十年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梦”喻虚幻之事。宋 王安石《中年》诗:“中年许国 邯郸 梦,晚岁还家壙埌游。”明 王錂《春芜记·宴赏》:“看盈盈鬢星,须早把 邯郸 梦醒。”郭沫若《残春及其他·月蚀》:“本是穷途人,不应该妄想去做 邯郸 梦。”
    • 16.
      阳秋释义:⒈指 孔子 所著《春秋》。晋 时因避 晋简文帝 郑后 阿春 讳,改春为“阳”。唐 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虽乏润色之功,夙慕《阳秋》之旨。”清 钱谦益《与吉水李文孙书》:“循览行状,文直事覈,大阐 定 哀 之微词,一洗《阳秋》之典笔。”⒉史书的通称。宋 梅尧臣《依韵和钱深推官见寄》:“无才不敢学《阳秋》,嗜酒时能问大酋。”清 孙枝蔚《广化寺谒忠烈祠步吴梅村韵》之三:“何人直笔擅《阳秋》,可惜清流葬浊流。”⒊谓褒贬。《晋书·褚裒传》:“譙国 桓彝 见而目之曰:‘季野 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
    • 17.
      默寓释义:暗中寄托。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四》:“夫此辈皆忠诚许国之人,即日用之犹恨其晚,然必待徊翔二三年者,正以默寓三年无改之道也。”明 沉榜《宛署杂记·马政》:“莫若於点验之中,默寓激劝之意。”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公言上》:“褒贬之意,默寓其中,乃立言之大者也。”

许国造句

1.军人就是要以身许国,把成仁取义的道理永记在心中。

2.人民战士在解放祖国的事业中,不惜以身许国

3.人民战士在祖国解放事业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以身许国的伟大精神。

4.人民战士在祖国解放事业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以身许国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许国(xug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许国是什么意思 许国读音 怎么读 许国,拼音是xǔ guó,许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许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