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虫 [dà chóng]
1. 谓蚖虫。
3. 指老虎。
大虫 引证解释
⒈ 谓蚖虫。
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众医不知,以为大虫,不知伤脾。”
司马贞 索隐:“即蚖虫也。”
⒉ 指老虎。
引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大虫老鼠,俱为十二相属。”
《水浒传》第二三回:“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隻吊睛白额大虫来。”
国语词典
大虫 [dà chóng]
⒈ 大的昆虫。
引《史记·卷一〇五·扁鹊仓公传》:「众医不知,以为大虫,不知伤脾。」
⒉ 老虎的别称。
引《水浒传·第一回》:「风过处向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一声,扑地跳出一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来。」
大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二相属释义:古代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支,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后以为人生在某年即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等,称为“十二相属”,又称“十二生肖”。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大虫、老鼠,俱为十二相属,何怪之有?”清 赵翼《陔馀丛考·十二相属起于后汉》:“窃意此本起于北俗,至 汉 时 呼韩邪 疑塞入居 五原,与齐民相杂,遂流传入 中国 耳……则十二相属起于 后汉 无疑也。”参阅《论衡·物势》、汉 蔡邕《月令问答》。
- 2.
周龙拍虎释义:⒈意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驱使做假,被揭穿后仍逃之夭夭;⒉指社会公信力缺失;典故:⒊《史记?周正龙列传》:“周氏正龙者,秦地金州镇坪人也...正龙置彼画于深山密林中,遮淹修饰,远近数码摄之,得虎照数十副.照中虎卧于林下,双目炯炯,俨然真大虫也.归而献之县官,官喜,遂呈上官,州府台阁皆不疑,布之互联网,传告天下,厚赏正龙.网民见之,咸以为假,有好事者遍搜天下旧年画,果得虎照原画,多不可数,遂引网友竞相怒骂之,责之专家达六人者.正龙之谋遂败焉,天下皆以为耻.然正龙者皮之浑厚,尤在脸部,故其置之坦然,后因。
- 3.
拘集释义:⒈征集;召集。《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二五八年忽必烈圣旨》:“俺每拘集至,和尚先生每对面持论过。”《水浒传》第四九回:“因此 登州 知府拘集猎户,当厅委了杖限文书,捉捕 登州 山上大虫。”《东周列国志》第四一回:“原来 舟之侨 是 虢国 降将,满望重用立功,却差他南河拘集船隻,心中不平。”⒉传讯集中。《负曝闲谈》第四回:“一面准了,拘集两造,当堂判断。”
- 4.
虓勇释义:犹勇猛。晋 左思《吴都赋》:“料其虓勇,则鵰悍狼戾。”《晋书·陶侃传》:“郭默 虓勇,所在暴掠。”《旧五代史·唐书·薛志勤传》:“志勤 虓勇冠絶,復酒胆激壮。”《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七年》:“内斌 在 庆州 踰十年,边人畏伏,目为‘姚大虫’,言其虓勇如虎也。”
- 5.
虫儿释义:⒈指大虫,老虎。借指某方面的头领。⒉人名。姓梅。⒊泛指小虫。
- 6.
説时迟,那时快释义:小说中的常用套语。意谓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水浒传》第二三回:“説时迟,那时快,武松 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红楼梦》第十五回:“説时迟,那时快,猛然间一个人从身后冒冒失失的按住,也不出声,二人唬得魂飞魄散。”茅盾《喜剧》一:“说时迟,那时快,瘦男子一边拉长着那个‘来’字调,一边刚要向后转走,却不料青年 华 已经抓住了他的胳膊。”
- 7.
郎吏释义:郎官。 汉 王充《论衡·佚文》:“夫以百官之众,郎吏非一,唯五人文善,非奇而何!”南朝 陈 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郎吏明经,鴟鳶知礼,巡方省化,咸问高年。”宋 陈善《扪虱新话·爱观察怕大虫》:“元和 中,郎吏数人,省中饮酒,因话平生爱尚及憎怕者。”参见“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