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火点 火点的意思
huǒdiǎn

火点

简体火点
繁体火點
拼音huǒ diǎn
注音ㄏㄨㄛˇ ㄉㄧ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ǒ,(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组词】: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组词】:火速。十万火急。(3) 指枪炮弹药等。【组词】:火药。火炮。(4) 发怒,怒气。【组词】:火暴。火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组词】:肝火。毒火攻心。(6) 形容红色的。【组词】:火红。火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

diǎn,(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组词】:点滴。斑点。点子(➊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➋小的痕迹,如“油点点”;➌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➍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➎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组词】:两三点雨。几点泪水。(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组词】: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6) 项,部分,方面。【组词】:优点。要点。特点。(7) 汉字笔形之一(丶)。【组词】:点画。三点水。(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组词】:标点。评点。点缀。画龙点睛。(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组词】:点种。点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点眼药。(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组词】:点头。点穴。(11) 引火。【例句】:点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12) 查对。【组词】:点数。点名。点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13) 指定,选派。【组词】:点菜。点将(jiàng )。听众点播。(14) 指示,启发。【组词】:指点。点拨。(15) 计时的单位。【例句】:更点(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点。钟点。(16) 污。【组词】:点污。点辱(使受污辱)。(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例句】:点心(“心”读轻声)。点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18) 同“踮”。

火点的意思

火点 [huǒ diǎn]

1. 江湖春点中的词语、黑话,指的是“有钱人”的意思。


火点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火星释义:⒈古称荧惑。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687天。以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计是第四颗。由于它呈现红色,荧荧如火,亮度常有变化,故名。它有两颗很小的卫星。⒉火星儿;极小的火。

火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发火释义:⒈开始燃烧:发火点。⒉子弹、炮弹的底火经撞击后火药爆发。⒊(炉灶)生火容易生得旺:这种炉子费煤而不发火。⒋失火。⒌发脾气:有话好好说,不要发火。
    • 2.
      大礮释义:⒈发掷石弹的武器。《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二载》:“贼初逼城急,光弼 作大礮,飞巨石,一发輒毙二十餘人。”《旧唐书·李光弼传》作“强弩发石以击之”。《明通鉴·熹宗天启二年》:“乃用巨木为机关,转索发礮,飞千钧石击之。又以大礮击牛,牛返走,贼大败去。”⒉古代一种爆炸性武器。《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时有大礮,名震天雷,以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已上。”⒊口径大的火炮。清 福格《听雨丛谈·礮考》:“大清 天聪 五年造红衣大礮。”郑观应《盛世危言·火器》:“大礮用大粒
    • 3.
      引火点释义:可燃性物体开始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也称着火点、燃点。
    • 4.
      星燧释义:星火,小火点。
    • 5.
      星爝释义:小火点。
    • 6.
      束緼请火释义:用乱麻搓成引火物,持之向邻家讨火点燃。《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緼请火於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鬭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韩诗外传》卷七亦有此说,“緼”作“藴”。后用为求助于人之典。唐 李德裕《积薪赋》:“时束緼以请火,访蓬茨於善邻。”緼,一本作“藴”。亦省作“束緼”、“束藴”。唐 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君启》:“是以 临邛 遣妇,寄束緼於 齐 邻;邯郸
    • 7.
      渔火释义:渔船上的灯火:入夜,江上渔火点点。
    • 8.
      火屑释义:极小的火点。
    • 9.
      点着释义:放火点:点。
    • 10.
      燃点释义:⒈可燃性液体性质指标之一。在一定标准条件下加热,与火接触发生火焰开始燃烧,持续时间不少于五秒钟时的最低温度。⒉即“着火点”⒊引火点着或使发光:燃点灯火。
    • 11.
      自燃释义:自发地着火燃烧。常由缓慢氧化作用引起。如棉花、干草、煤等可燃物过多地堆积,在通风不好的情况下,缓慢氧化产生的热不易散掉,温度升高到着火点即发生自燃。
    • 12.
      赤磷释义:也叫红磷。磷的同素异形体。暗红色粉末,无臭,不溶于水和二硫化碳。遇热不熔化而直接变成气体,着火点高达250℃,无毒。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 13.
      黑炭释义:指在炭化完毕时闷窑熄火制成的木炭。外表呈黑色。含挥发物质较多,发火点低,着火容易。可用于制造活性炭、二硫化碳和黑火药等。

火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发火释义:⒈开始燃烧:发火点。⒉子弹、炮弹的底火经撞击后火药爆发。⒊(炉灶)生火容易生得旺:这种炉子费煤而不发火。⒋失火。⒌发脾气:有话好好说,不要发火。
    • 2.
      大礮释义:⒈发掷石弹的武器。《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二载》:“贼初逼城急,光弼 作大礮,飞巨石,一发輒毙二十餘人。”《旧唐书·李光弼传》作“强弩发石以击之”。《明通鉴·熹宗天启二年》:“乃用巨木为机关,转索发礮,飞千钧石击之。又以大礮击牛,牛返走,贼大败去。”⒉古代一种爆炸性武器。《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时有大礮,名震天雷,以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已上。”⒊口径大的火炮。清 福格《听雨丛谈·礮考》:“大清 天聪 五年造红衣大礮。”郑观应《盛世危言·火器》:“大礮用大粒
    • 3.
      引火点释义:可燃性物体开始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也称着火点、燃点。
    • 4.
      星燧释义:星火,小火点。
    • 5.
      星爝释义:小火点。
    • 6.
      束緼请火释义:用乱麻搓成引火物,持之向邻家讨火点燃。《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緼请火於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鬭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韩诗外传》卷七亦有此说,“緼”作“藴”。后用为求助于人之典。唐 李德裕《积薪赋》:“时束緼以请火,访蓬茨於善邻。”緼,一本作“藴”。亦省作“束緼”、“束藴”。唐 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君启》:“是以 临邛 遣妇,寄束緼於 齐 邻;邯郸
    • 7.
      渔火释义:渔船上的灯火:入夜,江上渔火点点。
    • 8.
      火屑释义:极小的火点。
    • 9.
      点着释义:放火点:点。
    • 10.
      燃点释义:⒈可燃性液体性质指标之一。在一定标准条件下加热,与火接触发生火焰开始燃烧,持续时间不少于五秒钟时的最低温度。⒉即“着火点”⒊引火点着或使发光:燃点灯火。
    • 11.
      自燃释义:自发地着火燃烧。常由缓慢氧化作用引起。如棉花、干草、煤等可燃物过多地堆积,在通风不好的情况下,缓慢氧化产生的热不易散掉,温度升高到着火点即发生自燃。
    • 12.
      赤磷释义:也叫红磷。磷的同素异形体。暗红色粉末,无臭,不溶于水和二硫化碳。遇热不熔化而直接变成气体,着火点高达250℃,无毒。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 13.
      黑炭释义:指在炭化完毕时闷窑熄火制成的木炭。外表呈黑色。含挥发物质较多,发火点低,着火容易。可用于制造活性炭、二硫化碳和黑火药等。

火点造句

1.薄暮冥冥,江上只见渔火点点。

2.凤凰花瓣美,凤凰花更美,五片花瓣中的一片呈现出的颜色竟与其他四片不同,好像一片橘红中跳跃着金色的“火点”,它像是在以颜色展示它自身的魅力。

3.在月落时,伴着几声乌鸦的啼叫,结霜了,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心中只感寂寞。

4.信念是一把火,火点亮希望的灯,灯指引前进的路,路通向美好前程。

5.海面上到处是渔船,入夜,渔火点点,星罗棋布。

火点(huod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火点是什么意思 火点读音 怎么读 火点,拼音是huǒ diǎn,火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火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