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给 [zī gěi]
1. 天资聪敏,言语便捷。
2. 资助,供给。
3. 货财富足。
5. 资财给养。
资给 引证解释
⒈ 天资聪敏,言语便捷。
引汉 刘向 《说苑·敬慎》:“高上尊贤,无以骄人;聪明圣智,无以穷人;资给疾速,无以先人;刚毅勇猛,无以胜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辨不入道,而应对资给,是谓口辨, 乐毅、曹邱生 是也。”
⒉ 资助,供给。
引《三国志·蜀志·刘璋传》:“璋 资给 先主,使讨 张鲁,然后分别。”
唐 蒋防 《霍小玉传》:“玉 常以薪蒭衣服,资给於 崔。”
⒊ 货财富足。
引《晋书·郤詵传》:“官得其人,则事得其序;事得其序,则物得其宜;物得其宜,则生生丰植,人用资给,和乐兴焉。”
⒋ 资财给养。
引《北史·邢峦传》:“昔 邓艾、钟会 率十八万众,倾中国资给,裁得平 蜀。”
《南史·何尚之传》:“时或遣军北侵,资给戎旅,悉以委之。”
资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植释义:丰茂;繁衍。 汉 王延寿《桐柏庙碑》:“穰穰其庆,年穀丰植。”《晋书·郤詵传》:“物得其宜,则生生丰植,人用资给,和乐兴焉。”前蜀 杜光庭《莫庭乂本命醮词》:“穀稼丰植,水旱无侵。”清 唐孙华《闲居写怀》诗之十:“瘠壤无丰植,菀枯一气均。”
- 2.
市狱释义:⒈商市和监狱。旧时均为奸人牟利的场所,故并称。《晋书·郭璞传》:“夫以区区之 曹参,犹能遵 盖公 之一言,倚清靖以镇俗,寄市狱以容非。”《宋书·孝武帝纪》:“故沿情察讼,鲁 师致捷;市狱勿扰,汉 史飞声。”宋 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狱也,市也,二事也。狱如教唆词讼,资给盗贼;市如用私斗秤欺谩变易之类,皆姦人图利之所。若穷治尽,则事必枝蔓,此等无所容,必为乱,非省事之术也。”参见“狱市”。⒉指司法的官吏。《新唐书·李景略传》:“李怀光 为 朔方 节度使,署巡官。五原 将 张光 杀其妻,以貲市狱,前后不能
- 3.
狱市释义:指狱讼以及市集交易。《史记·曹相国世家》:“惠帝 二年,萧何 卒……使者果召 参。参 去,属其后相曰:‘以 齐 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於此者乎?’参 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姦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宋 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狱也,市也,二事也。狱如教唆词讼,资给盗贼;市如用私斗秤欺谩变易之类,皆姦人图利之所,若穷治则事必枝蔓,此等无所容,必为乱,非省事之术也。”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伏惟制策有治当先内,或曰何以为京师;政在擿姦,或曰不可挠狱市。此皆一偏之
- 4.
訾养释义:资给抚养。 訾,通“貲”。
- 5.
资奉释义:资给供养。
- 6.
资赡释义:⒈资给;供养。 《晋书·石勒载记上》:“时多嗤笑,唯 鄔 人 郭敬、阳曲 宁驱 以为信然,并加资赡。”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五:“雍 族以 崔郎 甚有诗名,资赡每厚。”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七二回:“年穀富穰,足以资赡。”⒉资财丰足。《晋书·郤詵传》:“故人居则资赡而知方,动则亲上而志勇。”
- 7.
透支释义:⒈存户经银行同意在一定时间和限额之内提取超过存款金额的款项。 ⒉开支超过收入。⒊预先支取(工资):透支一部分工资给孩子看病。⒋比喻精神、体力过度消耗,超过所能承受的程度:体力严重透支。
- 8.
长幼释义:⒈指世系的先后。《国语·鲁语上》:“夫宗庙之有昭穆也,以次世之长幼,而等胄之亲疏也。”韦昭 注:“长幼,先后也。”⒉指辈份的高低。《论语·微子》:“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礼记·大传》:“服术有六: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五曰长幼,六曰从服。”孙希旦 集解:“长,谓旁亲属尊者之服。幼,谓旁亲属卑者之服也。”⒊指年长与年幼。《礼记·射义》:“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孔颖达 疏:“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是也。”晋 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士女》:“其资给六子,以长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