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期 [àn qī]
1. 依照预定的期限。
例按期归还。
英[according to the fixed period; on schedule;]
按期 引证解释
⒈ 如期,按照规定或约定的期限。
引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要教诸君练习,只好规定一个日期,按期作文。”
例如:按期完成任务。
国语词典
按期 [àn qī]
⒈ 如期、依照规定的期限。
例如:「按期归还」、「按期完工」。
近定期
按期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超期释义:超过规定的期限:超期服役。
- 2.
逾期释义:超过所规定的期限:逾期未归。逾期三天。
按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良贷款释义:指银行不能按期收回的贷款。
- 2.
会费释义:会员按期向所属组织交的钱。
- 3.
会钱释义:指加入摇会等组织的成员按期平均交纳的款项。 《新唐书·循吏传·韦宙》:“贫民无牛以力耕,宙 为置社,二十家月会钱若干,探名得者先市牛,以是为準,久之,牛不乏。”叶圣陶《四三集·多收了三五斗》:“逃荒去,债也赖了,会钱也不用解了,好打算,我们一块儿去!”
- 4.
党费释义:⒈政党的活动经费。 ⒉党员按期向所在的党的基层组织交纳的钱。
- 5.
入囊释义:明 代皇子诞生百日后,即剃光头发,至十多岁始留发,一年多以后,选定吉日将头发向脑后总束而盛入黑色纱囊或麻布囊,谓之“入囊”。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篦头房,近侍十餘员,专为皇子女请髮留髮、入囊整容之事。凡诞生皇子女,弥月翦胎髮。百日命名后,按期请髮者,即如外之每次剃头然,一茎不留,如佛子焉……﹝皇子﹞至十餘龄,留髮。约年餘,又择吉入囊,总束于后,冬用元色紵、夏用元色纱作囊,阔三寸许,长尺餘,垂于后。至选婚有妃,始择吉行冠礼。”
- 6.
八月槎释义:传说中八月里按期通往天河的船筏。晋 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后借喻如期来往的船。唐 杜甫《秋兴》诗之二:“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唐 吴融《商人》诗:“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八五:“少年奇气称才华,登 岱 还浮八月槎。”
- 7.
务期必成释义:该词不是一个成语,而是近年来新创造的成语体词,是一个如同“正龙拍虎”的新词。务必按期完成任务的意思。
- 8.
包山租释义:解放前农村剥削形式之一。地主将占有的整个山地包租出去,承包者不论年成丰歉,都要按期交纳地租。
- 9.
妾御释义:谓古代诸侯之姬妾按期侍夜。《礼记·内则》:“故妾虽老,年未满五十,必与五日之御……妻不在,妾御莫敢当夕。”郑玄 注:“此御谓侍夜劝息也。五日一御,诸侯制也。”孔颖达 疏:“妾恒辟女君之御日,非但不敢当女君之御日,纵令自当君之御日,犹不敢当夕而往。”
- 10.
学政释义:⒈教育工作。《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崇寧 间,初兴学校,州郡建学,聚学粮,日不暇给。士人入辟雍,皆给券,一日不可缓,缓则谓之害学政,议罸不少贷。”清 刘大櫆《少宰尹公行状》:“未踰旬而天子使督理 江 南学政。”⒉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清 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从进士出身的官吏中简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时,与督、抚平行。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采访遗书》:“着各省督抚学政,留心採访
- 11.
封顶释义:⒈植株的顶芽停止生长。 ⒉建筑物顶部建成,表示建筑物结构工程完成:大楼已经按期封顶。⒊指限定最高数额:奖金不封顶。
- 12.
工资释义:作为劳动报酬按期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或实物。
- 13.
息票释义:凭以领取利息的票据;附印在债券上按期剪下。
- 14.
投供释义:清 代候选官按期至吏部投呈本人履历以待铨选。《清会典事例·吏部·汉员铨选》:“康熙 二年定,人文到部,每月初一投供。”《六部成语注解·吏部》“投供”:“此员将得选缺,则吏部召之来署,令其书写履歷单一纸呈交,以凭查校。”
- 15.
指示释义:⒈指给人看:指示剂。 指示代词。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局长指示我们必须按期完成任务。⒊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执行上级的指示。
- 16.
按期释义:依照规定的限期:按期交工。 按期归还。
- 17.
旷阙释义:⒈谓失职,不称职。 前蜀 杜光庭《奏于龙兴观醮玉局札子》:“冀免旷闕,以叶敬恭。”宋 范仲淹《举张讽李厚充青州职官状》:“臣受国寄任,日忧旷闕。”⒉空缺;耽误。《清史稿·礼志七》:“﹝ 乾隆 ﹞十六年,諭部院大臣董率庶僚,常朝按期赴班,毋旷闕。”黄远庸《新闻日记·一九一五年四月一日》:“鄙人数月以来,通信事务旷闕太甚……遂不能不勉自奋发。”
- 18.
朝聘释义:古代诸侯亲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见天子。春秋 时期,政在霸主,诸侯朝见霸主,《礼记·王制》:“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郑玄 注:“比年,每岁也。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则君自行。然此大聘与朝,晋文 霸时所制也。”《礼记·昏义》:“夫礼始於冠,本於昏,重於丧祭,尊於朝聘。”《左传·昭公三年》:“昔 文 襄 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孔颖达 疏:“此説 文 襄 之霸,令诸侯朝聘霸主大国之法也。”《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贺 嚚顽放废之人
- 19.
朝集释义:朝见聚会。《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帝谓诸州朝集使曰”元 胡三省 注:“《隋志》,每元会,诸州悉遣使赴京师朝集,谓之朝集使。”《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帝谓近臣曰:‘孝者人伦之重。古之人,三年守坟墓,今臣僚子弟以祖父亡殁,或与敍用,意在继其后嗣;然有不俟百日便与朝集者,朕每覩之,中心不忍。’”《清续文献通考·王礼二》:“各员均著恪遵定例,按期进内朝集,如有旷误不到者,著宗人府……指名参奏。”
- 20.
朱销文簿释义:元 代文簿名称。 登记应行大小公事,便于按期举办,举办一事,即用朱笔勾去一事,故称。《元典章·吏部八·案牍》:“诸司应行事务,例置朱销文簿,日逐销坿,廉访司上下半年照刷了毕。”
按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良贷款释义:指银行不能按期收回的贷款。
- 2.
会费释义:会员按期向所属组织交的钱。
- 3.
会钱释义:指加入摇会等组织的成员按期平均交纳的款项。 《新唐书·循吏传·韦宙》:“贫民无牛以力耕,宙 为置社,二十家月会钱若干,探名得者先市牛,以是为準,久之,牛不乏。”叶圣陶《四三集·多收了三五斗》:“逃荒去,债也赖了,会钱也不用解了,好打算,我们一块儿去!”
- 4.
党费释义:⒈政党的活动经费。 ⒉党员按期向所在的党的基层组织交纳的钱。
- 5.
入囊释义:明 代皇子诞生百日后,即剃光头发,至十多岁始留发,一年多以后,选定吉日将头发向脑后总束而盛入黑色纱囊或麻布囊,谓之“入囊”。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篦头房,近侍十餘员,专为皇子女请髮留髮、入囊整容之事。凡诞生皇子女,弥月翦胎髮。百日命名后,按期请髮者,即如外之每次剃头然,一茎不留,如佛子焉……﹝皇子﹞至十餘龄,留髮。约年餘,又择吉入囊,总束于后,冬用元色紵、夏用元色纱作囊,阔三寸许,长尺餘,垂于后。至选婚有妃,始择吉行冠礼。”
- 6.
八月槎释义:传说中八月里按期通往天河的船筏。晋 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后借喻如期来往的船。唐 杜甫《秋兴》诗之二:“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唐 吴融《商人》诗:“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八五:“少年奇气称才华,登 岱 还浮八月槎。”
- 7.
务期必成释义:该词不是一个成语,而是近年来新创造的成语体词,是一个如同“正龙拍虎”的新词。务必按期完成任务的意思。
- 8.
包山租释义:解放前农村剥削形式之一。地主将占有的整个山地包租出去,承包者不论年成丰歉,都要按期交纳地租。
- 9.
妾御释义:谓古代诸侯之姬妾按期侍夜。《礼记·内则》:“故妾虽老,年未满五十,必与五日之御……妻不在,妾御莫敢当夕。”郑玄 注:“此御谓侍夜劝息也。五日一御,诸侯制也。”孔颖达 疏:“妾恒辟女君之御日,非但不敢当女君之御日,纵令自当君之御日,犹不敢当夕而往。”
- 10.
学政释义:⒈教育工作。《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崇寧 间,初兴学校,州郡建学,聚学粮,日不暇给。士人入辟雍,皆给券,一日不可缓,缓则谓之害学政,议罸不少贷。”清 刘大櫆《少宰尹公行状》:“未踰旬而天子使督理 江 南学政。”⒉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清 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从进士出身的官吏中简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时,与督、抚平行。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采访遗书》:“着各省督抚学政,留心採访
- 11.
封顶释义:⒈植株的顶芽停止生长。 ⒉建筑物顶部建成,表示建筑物结构工程完成:大楼已经按期封顶。⒊指限定最高数额:奖金不封顶。
- 12.
工资释义:作为劳动报酬按期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或实物。
- 13.
息票释义:凭以领取利息的票据;附印在债券上按期剪下。
- 14.
投供释义:清 代候选官按期至吏部投呈本人履历以待铨选。《清会典事例·吏部·汉员铨选》:“康熙 二年定,人文到部,每月初一投供。”《六部成语注解·吏部》“投供”:“此员将得选缺,则吏部召之来署,令其书写履歷单一纸呈交,以凭查校。”
- 15.
指示释义:⒈指给人看:指示剂。 指示代词。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局长指示我们必须按期完成任务。⒊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执行上级的指示。
- 16.
按期释义:依照规定的限期:按期交工。 按期归还。
- 17.
旷阙释义:⒈谓失职,不称职。 前蜀 杜光庭《奏于龙兴观醮玉局札子》:“冀免旷闕,以叶敬恭。”宋 范仲淹《举张讽李厚充青州职官状》:“臣受国寄任,日忧旷闕。”⒉空缺;耽误。《清史稿·礼志七》:“﹝ 乾隆 ﹞十六年,諭部院大臣董率庶僚,常朝按期赴班,毋旷闕。”黄远庸《新闻日记·一九一五年四月一日》:“鄙人数月以来,通信事务旷闕太甚……遂不能不勉自奋发。”
- 18.
朝聘释义:古代诸侯亲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见天子。春秋 时期,政在霸主,诸侯朝见霸主,《礼记·王制》:“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郑玄 注:“比年,每岁也。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则君自行。然此大聘与朝,晋文 霸时所制也。”《礼记·昏义》:“夫礼始於冠,本於昏,重於丧祭,尊於朝聘。”《左传·昭公三年》:“昔 文 襄 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孔颖达 疏:“此説 文 襄 之霸,令诸侯朝聘霸主大国之法也。”《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贺 嚚顽放废之人
- 19.
朝集释义:朝见聚会。《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帝谓诸州朝集使曰”元 胡三省 注:“《隋志》,每元会,诸州悉遣使赴京师朝集,谓之朝集使。”《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帝谓近臣曰:‘孝者人伦之重。古之人,三年守坟墓,今臣僚子弟以祖父亡殁,或与敍用,意在继其后嗣;然有不俟百日便与朝集者,朕每覩之,中心不忍。’”《清续文献通考·王礼二》:“各员均著恪遵定例,按期进内朝集,如有旷误不到者,著宗人府……指名参奏。”
- 20.
朱销文簿释义:元 代文簿名称。 登记应行大小公事,便于按期举办,举办一事,即用朱笔勾去一事,故称。《元典章·吏部八·案牍》:“诸司应行事务,例置朱销文簿,日逐销坿,廉访司上下半年照刷了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