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官 [xiào guān]
1. 具有大校、上校、中校或少校军衔的军官。
英[field officer;]
校官 引证解释
⒈ 即校事。参见“校事”。
引《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 更拜太傅,於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
⒉ 古代的学官。掌管学校的官员。
引《汉书·韩延寿传》:“延寿 於是令文学校官诸生皮弁执俎豆,为吏民行丧嫁聚礼。”
颜师古 注:“校亦学也。”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其令郡国各脩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适 南乐 魏广微 者,亦 忠贤 之假子也,以大学士掌贡举,而公为其下校官。”
⒊ 汉 代指地方学校。
引《后汉书·明帝纪》:“永平 十年,幸 南阳 ……召校官弟子作雅乐,奏《鹿鸣》。”
《后汉书·循吏传·任延》:“又造立校官,自掾史子孙,皆令诣学受业。”
《隶释·汉费凤别碑》 宋 洪适 释:“费 氏父子三碑,并列於 吴兴 校官之壁。”
⒋ 军队中校级军官。低于将官,高于尉官。校官一般分为上校、中校、少校三级。
国语词典
校官 [xiào guān]
⒈ 职官名。旧时掌管学校的官员。
引《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延寿于是令文学校官诸生皮弁执俎豆,为吏民行丧嫁娶礼。」
⒉ 陆海空军官制,在将官之下,尉官之上,分上校、中校、少校三级。
校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校释义:军衔,校官的一级,高于中校。
- 2.
中校释义:军衔,校官的一级,低于上校,高于少校。
- 3.
军衔释义:区别军人身份、等级的称号和标志。一般分为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官(高级士官、中级士官、初级士官),兵(上等兵、列兵)。
- 4.
准将释义:某些国家的军衔,在少将之下,校官之上。
- 5.
壎篪释义:亦作“壎箎”。亦作“塤篪”。亦作“塤箎”。亦作“塤竾”。壎、篪皆古代乐器,二者合奏时声音相应和。因常以“壎篪”比喻兄弟亲密和睦。《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毛 传:“土曰壎,竹曰篪。”郑玄 笺:“伯仲,喻兄弟也。我与女恩如兄弟,其相应和如壎篪,以言俱为王臣,宜相亲爱。”孔颖达 疏:“其恩亦当如伯仲之为兄弟,其情志亦当如壎篪之相应和。”《荀子·乐论》:“声乐之象:鼓大丽,鐘统实……塤箎翁博。”《后汉书·明帝纪》:“礼毕,召校官弟子作雅乐,奏《鹿鸣》,帝自御塤篪和之,以娱嘉宾。”金 王若虚《
- 6.
大校释义:军衔,校官的一级,高于上校。
- 7.
宣帖释义:又称宣札。宋 代颁给军校的委任状,持此可依照恩例升补官职。《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帝﹞命 纲 为亲征行营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 曹曚 副之,置司于大晟府,辟置官属,赐银各百万,朝议、武功大夫以下及将校官誥宣帖三千道,许便宜从事。”
- 8.
宪衔释义:唐 宋 以来官制中在正职外所加的御史之类虚衔。宋 程大昌《演繁露续集·唐宪衔使头使下》:“唐 世节度、观察等使辟置官属,许理年转入臺官,至侍御史止。其御史中丞须有军功乃得转入。已上皆名宪衔。”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唐 建中 赦,许带宪衔。遇赦加恩,踵为故事。”《宋史·职官志四》:“﹝御史大夫﹞ 宋 初不除正员,止为加官。检校官带宪衔,有至检校御史大夫者。”
- 9.
寒毡释义:⒈亦作“寒氊”。《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 郑虔 ﹞在官贫约甚,澹如也。杜甫 尝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云。”后以“寒毡”形容寒士清苦的生活。明 王世贞《鸣凤记·拜谒忠灵》:“数载困寒毡,遭遇明扬简微贱。”⒉指清苦的读书人。清 钱谦益《蒋允仪父弘宪原任户部贵州清吏司署员外郎事主事加赠奉直大夫制》:“澹泊自将,不改寒毡之雅志。”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两浙校官集》:“其诗集於 咸丰 告成,虽采辑未徧,而发潜阐幽,琳瑯满目,亦足为寒氊生色。”
- 10.
将官释义:⒈〈名〉低于元帅,高于校官的将级军官。 ⒉〈名〉将领。
- 11.
将校释义:将官和校官,泛指高级军官。
- 12.
尉官释义:尉级军官,低于校官。
- 13.
少校释义:军衔,校官的一级,低于中校。
- 14.
庀工释义:谓召集工匠,开始动工。元 虞集《中书省检校官厅壁记》:“是年冬庀工,明年五月成。”
- 15.
提学释义:官名。宋 崇宁 二年在各路置提举学事司,掌管州县学政。金 设提举学校官,元 有儒学提举司。明 置提学道。清 设督学道、提学使等,俱简称提学。宋 何薳《春渚纪闻·丑年世科第》:“先友提学 张公 大亨,字 嘉甫,霅川 人。”明 叶宪祖《碧莲绣符》第五折:“生来豪富有家貲,终日醺醺醉酒巵,诗书还学师,褒封靠小儿。提学来时闷箇死。”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六·秦罗子孙》:“魏庄渠 提学 河南 归,为所亲言之。”子虚子《湘事记》:“又十日而 湘 军起,代藩篆者为提学 黄以霖。”参阅《宋史·职官志七》、《明史·职官
- 16.
旗校释义:旗军的校官。
- 17.
清卿释义:⒈对 北齐 太常少卿 袁聿脩 的敬称。《北史·袁聿脩传》:“初,聿脩 为尚书郎十年,未曾受升酒之遗。尚书 邢邵 与 聿脩 旧款,每省中语戏,常呼 聿脩 为清郎。大寧 初,聿脩 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令考校官人得失。经 兖州,时 邢卲 为刺史,别后,送白紬为信。聿脩 不受,与 邢卲 书云:‘今日倾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愿得此心,不貽厚责。’邵 亦欣然领解,报书云:‘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復作清卿矣。’”⒉借指清白廉洁的官吏。清 吴伟业《赠阳羡陈定生》诗:“茶有一
- 18.
燕燕释义:⒈燕子。《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孔颖达 疏:“此燕即今之燕也,古人重言之。”五代 齐己《新燕》诗:“燕燕知何事,年年应候来。”元 揭傒斯《吴歌一首送张清夫提举征东校官先还吴中》:“吴中 女儿白如华,吴江 燕燕拂波斜。”⒉安适貌;和乐貌。《诗·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毛 传:“燕燕,安息貌。”清 朱之瑜《安南供役纪事》:“於是言笑燕燕,乞赋乞诗。”⒊喻娇妻美妾。宋 苏轼《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诗人老去鶯鶯在,公子归来燕燕忙。”元 王逢《无家燕》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