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r,(1)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例句】:“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2)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而杂”。②表相承,如“取而代之”。③表递进,如“而且”。④表转折,如“似是而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3) 表(从……到……)。【组词】:从上而下。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shāng,(1) 受损坏的地方。【组词】:工伤。伤痕。(2) 损害。【组词】:伤了筋骨。伤脑筋。伤神。劳民伤财。(3) 因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组词】:伤风。伤寒。(4)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组词】:伤食。(5) 妨碍。【组词】:无伤大体。(6) 悲哀。【组词】:悲伤。哀伤。神伤。感伤。伤悼。伤逝(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7) 得罪。【组词】:伤众。开口伤人。
1. 精神上烦恼或忧虑但不至于伤害身心。
英[be sentimental but not mawkish; pathetic sentiments not carried to the extreme; deeply felt but not sentimental;]
⒈ 谓悲伤而不过分。儒家诗教的重要命题。指诗歌、音乐不失中和之美。
引《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何晏 集解:“孔 曰:‘哀不至伤,言其和也。’”
朱熹 集注:“伤者,哀之过而害於和者也。”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虽诗歌,亦教训也。”
亦谓貌似悲哀而实不伤心。 《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何晏 集解:“孔 曰:‘哀不至伤,言其和也。’”
朱熹 集注:“伤者,哀之过而害於和者也。”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虽诗歌,亦教训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王爵 与 王惠 哭做一团,四个妇人也陪出了哀而不伤的眼泪。”
⒈ 虽然悲伤但不过分。
引《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⒉ 适中而无过与不及。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王爵与王惠哭做了一团,四个妇人也陪出了哀而不伤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