醺醺 [xūn xūn]
1. 酣醉貌。
3. 和悦貌。
醺醺 引证解释
⒈ 酣醉貌。
引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二折:“我见他假醺醺上下将娘亲覰。不由我战钦钦魄散魂无。”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二章:“我的父亲喝得醺醺大醉。”
⒉ 和悦貌。
引《说文·酉部》“醺”引《诗》:“公尸来燕醺醺。”
段玉裁 注:“今《诗》作‘来止熏熏’…… 毛 传:‘熏熏,和悦也。’”
唐 李咸用 《古意论交》诗:“约我为交友,不觉心醺醺。”
国语词典
醺醺 [xūn xūn]
⒈ 酣醉快乐的样子。
引唐·岑参〈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诗:「青门酒楼上,欲别醉醺醺。」
唐·白居易〈劝酒诗·不如来饮酒〉七首之五:「不如来饮酒,闲坐醉醺醺。」
醺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甫能释义:亦作“不付能”。才能够;好容易。不,助词,无义。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不甫能风调雨顺,太平年宠用着这般人。”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不付能一纸音书,盼得我则道春心满纸墨淋漓,原来比休书多了个封皮。”元 王和卿《女冠子·闺情》套曲:“不甫能盼的他来到,他却又早醺醺的带酒。”明 陈秋碧《题情》曲:“不甫能步出重帘,肯分的玉梅枝上,添得个月儿孤。”
- 2.
中轿释义:清 时官员乘轿,依官级的尊卑而定轿夫的人数。四人抬的叫中轿。《官场现形记》第七回:“大家已等的心焦,才见他坐着姊夫公馆里的四人中轿,吃的醉醺醺而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后面跟着一顶洋蓝呢中轿,上着轿帘,想来里面坐的,定是一位女太太。”
- 3.
提学释义:官名。宋 崇宁 二年在各路置提举学事司,掌管州县学政。金 设提举学校官,元 有儒学提举司。明 置提学道。清 设督学道、提学使等,俱简称提学。宋 何薳《春渚纪闻·丑年世科第》:“先友提学 张公 大亨,字 嘉甫,霅川 人。”明 叶宪祖《碧莲绣符》第五折:“生来豪富有家貲,终日醺醺醉酒巵,诗书还学师,褒封靠小儿。提学来时闷箇死。”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六·秦罗子孙》:“魏庄渠 提学 河南 归,为所亲言之。”子虚子《湘事记》:“又十日而 湘 军起,代藩篆者为提学 黄以霖。”参阅《宋史·职官志七》、《明史·职官
- 4.
趄趄趔趔释义:步履歪斜貌。 《负曝闲谈》第五回:“刚刚出得鸿运楼门口,又看见昨天同船的那个少年,吃得醉醺醺的,同着两三个朋友,脚底下趄趄趔趔。”
- 5.
醉熏熏释义:见“醉醺醺”。
- 6.
醉薰薰释义:见“醉醺醺”。
- 7.
醺醺然释义:然: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醺醺:叠词,加强语气。醺醺然:很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