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蒲桃 蒲桃的意思
táo

蒲桃

简体蒲桃
繁体
拼音pú táo
注音ㄆㄨˊ ㄊㄠ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ú,(1)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组词】:蒲黄(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绒。蒲扇。(2) 指“菖蒲”。【组词】:蒲节。蒲月(指农历五月)。(3)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4) 古同“匍”,匍伏。(5) 姓。

táo,(1) 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药。【组词】:桃儿。桃李(喻所教的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实至名归,尚事实,不尚虚名)。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 形状像桃子的。【组词】:棉桃儿。(3) 指核桃。【组词】:桃仁。桃酥。(4) 姓。

基本含义

比喻言辞华丽而空洞,没有实际内容。

蒲桃的意思

蒲桃 [pú táo]

1. 常绿乔木。叶对生,披针形。夏季开花,花大,白色。果实圆球形或卵形。淡绿色或淡黄色,味甜而香,可供食用。

3. 亦作“葡萄”。

蒲桃 引证解释

⒈ 常绿乔木。叶对生,披针形。夏季开花,花大,白色。果实圆球形或卵形。淡绿色或淡黄色,味甜而香,可供食用。

⒉ 见“葡萄”。


国语词典

蒲桃 [pú táo]

⒈ 葡萄的果实。参见「葡萄」条。

明·陈与郊《昭君出塞》:「你有一日蒲桃春酿赏,又只怕鸿雁秋来断八行。」

⒉ 植物名。桃金娘科赤楠属,常绿乔木。单叶、对生,呈狭披针形,果实呈卵或球形,可食,味香甜,汁液可制饮料。多分布于热带、亚热带。


蒲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杯通大道释义:谓饮酒通向超脱之道。唐 李白 《月下独酌》诗之二:“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清 查慎行 《谢院长惠西洋蒲桃酒》诗:“直可三杯通大道,谁教五斗博 西凉 。” 清 梁章鉅 《浪迹丛谈·巧对补录》:“譙楼上,冬冬冬,鏗鏗鏗,三更三点,正合三杯通大道;草堂前,汝汝汝,我我我,一人一盏,但愿一醉解千愁。”
    • 2.
      平志释义:⒈使心志平和。语出汉荀悦《申鉴·杂言上》:“君子食和羹以平其气,听和声以平其志。”汉徐干《中论·艺纪》:“射以平志,御以和心。”宋宋祁《右史院蒲桃赋》:“玩之可使蠲烦,食之足以平志。”⒉平乱之志。
    • 3.
      战骨释义:战死者的骸骨。唐 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 汉 家。”元 萨都剌《送王御史》诗:“草满畬田多战骨,花飞驛路少人烟。”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庙堂有策军书急,天地无情战骨多。”
    • 4.
      琐琐葡萄释义:亦作“琐琐蒲桃”。葡萄的一种。
    • 5.
      葡萄释义:⒈pú táo的又音。义同“葡萄pú táo”。⒉〈名〉落叶藤本植物,叶子掌状分裂,圆锥花序,花黄绿色,水果圆形或椭圆形,成熟时紫色或黄绿色,味酸甜、多汁,供生食或制干、制汁、酿酒等。古书上也叫蒲桃、蒲陶或蒲萄。
    • 6.
      踏筵释义:以脚踏地为节拍,当宴歌舞。宋 苏轼《寄刘孝叔》诗:“公厨十日不生烟,更望红裙踏筵舞。”宋 范成大《李深之西尉同年谈吴兴风物再用古城韵》:“卷箔纳星月,踏筵按《伊》《梁》。”清 朱琦《新铙歌·昭莫多》:“蒲桃满琖酌碧醝,老胡踏筵促使歌。”
    • 7.
      酒藏释义:旧时专门为朝廷酿造和藏酒的机构。《三国志·吴志·贺邵传》:“后 邵 中恶风,口不能言,去职数月。晧 疑其託疾,收付酒藏,掠考千所,邵 卒无一语,竟见杀害,家属徙 临海。”《晋书·吕光载记》:“胡人奢侈,厚於养生,家有蒲桃酒,或至千斛,经十年不败,士卒沦没酒藏者相继矣。”

蒲桃(put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蒲桃是什么意思 蒲桃读音 怎么读 蒲桃,拼音是pú táo,蒲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蒲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