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辩 [lùn biàn]
1. 讨论分辩。
例论辩有力。
与之论辩(辨通“辩”)。——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英[argue; debate;]
论辩 引证解释
⒈ 议论辩驳。
引汉 王充 《论衡·订鬼》:“天地之性,本有此化,非道术之家所能论辩。”
《隋书·经籍志一》:“但録题及言,盛以縹囊,书用緗素。至於作者之意,无所论辩。”
王西彦 《乡下朋友》:“也回想着自己和 刘乐能 关于人工和自然的论辩。”
⒉ 文体的一种。参见“论辨”。
引章炳麟 《辨诗》:“论辩之辞,综持名理,久而愈出,不专以情文贵,后生或有陵轢古人者矣。”
国语词典
论辩 [lùn biàn]
⒈ 各自据理说明自己的看法,并驳斥对方的缺失。
例如:「关于这件提案,应由持正、反意见的双方进行论辩,再交由大会表决。」
论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争辨释义:争论辩驳。
- 2.
剧论释义:⒈深刻论议;激切论辩。⒉有关戏剧理论或戏剧作品的评论性文章。
- 3.
化声释义:⒈指各种论辩是非的言论。⒉推行教化的声誉。
- 4.
妙辩释义:亦作“妙辨”。圆融无碍的论辩。
- 5.
宝训释义:⒈皇帝的言论诏谕。宋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尝侍上读祖宗宝训,因及时事。公歷言今赏罚不明,善恶无所劝沮。”元 袁桷《装马曲》:“须臾玉巵黄帕覆,宝训传宣争頫首。”⒉引申为宝贵的格言。鲁迅《华盖集·论辩的魂灵》:“二十年前到黑市,买得一张符,名叫‘鬼画符’。虽然不过一团糟,但帖在壁上看起来,却随时显出各样的文字,是处世的宝训,立身的金箴。”
- 6.
撑摐释义:亦作“撑摐”。 抵撞。喻论辩。
- 7.
析辩释义:分析论辩。
- 8.
瑳磨释义:切磨碰擦(齿牙)。表示商讨论辩。宋 欧阳修《绿竹堂独饮》诗:“予生本是少年气,瑳磨牙角争雄豪。”
- 9.
生花妙舌释义:生花妙舌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形容善于言说论辩
- 10.
英辩释义:精辟的论辩。
- 11.
覆疏释义:反复论辩。
- 12.
讦难释义:诘难,论辩。讦,用同“詰”。
- 13.
讲会释义:⒈僧侣讲经说法的集会。⒉宋明理学家学术论辩的集会,是当时书院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始于南宋吕祖谦主持的朱熹、陆九渊进行论战的“鹅湖之会”。
- 14.
讲辩释义:讲论辩别。
- 15.
讲难释义:讲论辩难。
- 16.
论诉释义:论辩申诉。《宋书·王藻传》:“前后婴此,其人虽众,然皆患彰遐邇,事隔天朝,故吞言咽理,无敢论诉。”《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元年》:“夏,四月,令孜 自兼两池榷盐使,收其利以赡军。重荣 上章论诉不已。”胡三省 注:“论,卢昆翻,説也,辩也。”《宋史·刑法志三》:“崇绪 特以田业为 冯 强占,亲母衣食不给,所以论诉。”
- 17.
论诘释义:论辩诘问。
- 18.
论请释义:论辩请求。
- 19.
论辨释义:⒈谓考定才能品德。⒉议论辩驳。辨,通“辩”。⒊文体的一种。今称论说文。辨,通“辩”。
- 20.
论辩释义:辩论:论辩有力。针锋相对地进行论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