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争衡 争衡的意思
zhēnghéng

争衡

简体争衡
繁体爭衡
拼音zhēng héng
注音ㄓㄥ ㄏ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ēng,(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组词】:争夺。竞争。争长论短。(2) 力求实现。【组词】:争取。争气。争胜。(3) 方言,差,欠:总数还争多少?(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组词】:争不。争知。争奈。

héng,(1) 秤杆,泛指秤。【组词】:衡器。衡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衡鉴(衡镜)。(2) 称量。【例句】:衡钧(借指执掌国政之权)。(3) 反复思索做出决定,比较评定。【组词】:权衡。衡情度理。(4) 平,对等。【组词】:平衡。均衡。(5) 指北斗星。【例句】:衡汉(北斗星和银河)。(6) 古同“横”,纵横。

基本含义

争夺平衡,比喻力图取得平衡或占有优势。

争衡的意思

争衡 [zhēng héng]

1. 争强斗胜,比试高低。

与吴越争衡。——《资治通鉴》

[scramble for supermacy; strive for mastery;]

争衡 引证解释

⒈ 较量轻重;比试高低。

《汉书·梅福传》:“此皆轻量大臣,亡所畏忌,国家之权轻,故匹夫欲与上争衡也。”
《文选·陆机<辩亡论>上》:“故遂割据山川,跨制 荆 吴,而与天下争衡矣。”
李善 注:“争衡,谓角其轻重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玉輦灵桃,窗间暗识;方兹独步,谁敢争衡?”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甘嗜》:“世间作甘之味,十八产於草木,而飞虫竭力争衡,采取百花,酿成佳味,使草木无全功。”
鲁迅 《书信集·致李小峰》:“至于别的稿件,现实无有,因为一者我实不愿贻害刊物,二者不敢与目下作家争衡,故不执笔也。”


国语词典

争衡 [zhēng héng]

⒈ 较量高低、胜负。

北周·庾信〈竹杖赋〉:「楚汉争衡,袁曹兢逐。」
《三国演义·第二九回》:「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


争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唱口释义:⒈指歌唱者。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丹阳 蒋璋 ……善謌。城中唱口宗之,谓 蒋 派,又呼之为 蒋胯子。”⒉歌唱。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四:“叙述的体裁是由说白和唱口合成,很像弹词,但又不十分像弹词。”⒊指杂剧。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元 人唱口,元气漓淋,直与 唐 诗 宋 词争衡,今惟 臧晋叔 编百种行於世。”
    • 2.
      射天释义:史传某些暴君常用革囊盛血,悬而仰射,以示威武,与天争衡。《史记·殷本纪》:“帝 武乙 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又《龟策列传》:“﹝ 紂 ﹞杀人六畜,以韦为囊。囊盛其血,与人县而射之,与天帝争彊。”又《宋微子世家》:“君偃(康王)十一年,自立为王……盛血以韦囊,县而射之,命曰‘射天’。”后借以指暴虐和叛乱行为。《梁书·武帝纪上》:“至于悖礼违教,伤化虐人,射天弹路,比之犹善。”唐 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巴州严八使君五十韵》:“浪作禽填
    • 3.
      无竞释义:⒈不争,没有竞争。 ⒉不可争衡;无比。
    • 4.
      柏堂释义:⒈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间王 琛 最为豪首,常与 高阳 争衡,造 文柏堂,形如 徽音殿。置玉井金罐,以金五色绩为绳。妓女三百人,尽皆国色。”后因以“柏堂”为妓院的代称。清 吴伟业《侠少》诗:“柳市 博徒珠勒马,柏堂 筝妓石华裙。”⒉宋 释 志诠 所作之堂。宋 苏轼《孤山二咏》引:“孤山 有 陈 时柏二株……僧 志詮 作堂於其侧,名之曰 柏堂。”
    • 5.
      荆吴释义:⒈春秋 时的 楚国 与 吴国,后泛指 长江 中下游地区。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荆 吴 郑 卫 之声,《韶》《濩》《武》《象》之乐。”晋 陆机《辩亡论上》:“﹝ 孙权 ﹞谋无遗諝,举不失策,故遂割据山川,跨制 荆 吴,而与天下争衡矣。”唐 李群玉《洞庭驿楼雪夜宴集》诗:“目穷 衡 巫 表,兴尽 荆 吴 秋。”⒉汉 初封建的九个同姓诸侯国之一。《汉书·诸侯王表》:“东带 江 湖,薄 会稽,为 荆吴。”颜师古 注:“文颖 曰:‘即今 吴 也。高帝 六年为 荆国,十年更名 吴。’荆吴,同是一国也。”
争衡是什么意思 争衡读音 怎么读 争衡,拼音是zhēng héng,争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争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