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约 [jiǎn yuē]
1. 俭省节约。
例刻苦俭约。
英[economical;]
俭约 引证解释
⒈ 俭省;节约。
引《荀子·非十二子》:“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
《后汉书·郎顗传》:“夫救奢必於俭约,拯薄无若敦厚。”
唐 杜甫 《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櫬归上都》诗:“俭约前王体,风流后代希。”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奢则妄取苟求,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於人无求,於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
曹靖华 《往事漫忆--怀周恩来同志》:“你平易近人,自奉俭约,也是举世罕见的。”
⒉ 简单;单纯。
引叶圣陶 《倪焕之》一:“他看 焕之 有一对敏锐而清彻的眼睛;前额丰满,里面蕴蓄着的思想当然不会俭约。”
国语词典
俭约 [jiǎn yuē]
⒈ 节省。
引《淮南子·主术》:「君子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周天子平生好俭约,遗令用纸衣瓦棺,嗣天子不敢违也。」
近节俭 节省
反浪费 奢侈
俭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严断释义:⒈谓严厉断处,不予宽宥。《左传·昭公六年》:“严断刑罚,以威其淫。”孔颖达 疏:“严断,言其不放舍也。”⒉严厉禁止。《南史·齐纪上·武帝》:“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及起立塔寺,以宅为精舍,竝严断之。”⒊谓决断严明。《魏书·世祖纪下》:“兼甚严断,明於刑赏,功者赏不遗贼,罪者刑不避亲。”《北齐书·神武娄后传》:“后高明严断,雅遵俭约,往来外舍,侍从不过十人。”
- 2.
买灯释义:宋 熙宁 四年(公元1071年)正月,宋神宗 赵顼 要买 浙 灯四千馀盏,并令减价收买;因此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禁止私卖。 苏轼 上书切谏,指出:“百姓不可户晓,皆谓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并说“内帑所储,孰非民力”,希望 神宗 于放灯、游观苑圃、宴好赐予之类,务从俭约。见 苏轼《谏买浙灯状》。宋 杨万里《和陈蹇叔郎中乙巳上元晴和》:“买灯莫费 东坡 纸,今岁鼇山不入宫。”
- 3.
佩犊释义:《汉书·循吏传·龚遂》:“遂 见 齐 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勤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后因以“佩犊”喻弃官务农。
- 4.
俭卑释义:俭约谦下。
- 5.
俭可以助廉释义:俭:节省,俭约;廉:廉洁。节俭可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
- 6.
俭固释义:俭约固持。
- 7.
俭德释义:俭约的品德。
- 8.
俭恭释义:俭约恭敬。
- 9.
俭戚释义:俭约而悲伤。语本《论语·八佾》:“礼,与其奢也寧俭;丧,与其易也寧戚。”《红楼梦》第六四回:“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説是丧礼与其奢易莫若俭戚的。”
- 10.
俭正释义:俭约中正。
- 11.
俭礼释义:俭约的礼仪。
- 12.
俭退释义:俭约谦让。
- 13.
冲俭释义:淡泊俭约。
- 14.
冲约释义:淡泊俭约。
- 15.
卑身贱体释义:⒈谓俭约勤苦。⒉弯腰俯首,屈从奉迎。
- 16.
单味释义:一味菜肴。 形容饮食俭约。
- 17.
咨美释义:叹美;赞美。 《新唐书·李让夷传》:“让夷 廉介不妄交,位虽显剧,以俭约自将,为世咨美。”《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四年》:“唐英 至,空其圃,植千株柳,作柳亭于其中,闻者咨美。”清 吴伟业《观王石谷山水图歌》:“狎客何知亦咨美,笑持茗椀听 王郎。”
- 18.
商算释义:⒈计算。《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三年》:“秦州 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薛奎)务俭约,教民水耕,谨商算,岁中廩粟积者三百万。”⒉商业税。算,赋算。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任将》:“李汉超 守关南,属州钱七八万贯,悉以给与,又加赐賚。汉超 犹私贩搉塲,规免商算。有以事闻者,上即詔 汉超 私物所在,悉免关征,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
- 19.
处家释义:⒈居家;在家里。《晋书·谢安传》:“﹝ 谢安 ﹞自然有公辅之望,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⒉持家。郭沫若《海涛集·我是中国人》:“安娜 处家是俭约的,到了 日本 后,家政一直是她自己在操持。”⒊成立家庭。《墨子·节用上》:“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
- 20.
好约释义:喜欢俭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