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工人 工人的意思
gōngrén

工人

简体工人
繁体
拼音gōng rén
注音ㄍㄨㄥ ㄖ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ōng,(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组词】:工人。工人阶级。工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组词】:工业。工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组词】:工作。工厂。竣工。(4) 工作量。【组词】:记工。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工。(5) 技术和技术修养。【组词】:唱工儿。工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工力。(6) 细致,精巧。【组词】:工巧。工整。工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工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例句】: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组词】:工书善画。工于心计。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基本含义

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特指工业、建筑行业中的劳动者。

工人的意思

工人 [gōng rén]

1. 古称“匠人”。今称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为生的工业劳动或手工劳动者。

钢铁工人。

[millhand; labourer; worker;]

工人 引证解释

⒈ 即工人士。

《国语·周语中》:“周 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廪人献餼,司马陈芻,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

⒉ 指从事各种技艺的劳动者。

《荀子·儒效》:“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
唐 韩愈 《钱重物轻状》:“夫五穀布帛,农人之所能出也,工人之所能为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古铜器》:“古人作事精緻,工人预四民之列。”

⒊ 指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多指体力劳动者)。

巴金 《死去的太阳》:“工人们陆续走向大会堂去了,走在最后的是十几个工程师。”


国语词典

工人 [gōng rén]

⒈ 凭劳力做工,以换取报酬的人。


工人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员工释义:职员和工人:铁路员工。
    • 2.
      职工释义:⒈职员和工人:职工代表大会。⒉旧时指工人:职工运动。

工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线释义:⒈战争的最前线。⒉指直接从事生产、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岗位:深入车间慰问一线工人。⒊数量词。形容极其细微:一线阳光。一线光明。一线希望。一线生机。
    • 2.
      万人坑释义:谓丛葬尸骸之处。宋 王巩《甲申杂记》:“熙寧 八年,饿莩无数,作万人坑。”《人民日报》28:“这四华里长的‘万人坑’,盛不下帝国主义、资本家、封建把头的罪和恶,装不下我们工人阶级的仇和恨。”
    • 3.
      万元户释义:万元户,顾名思义是指存款或者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民户。 万元户这个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产生的。那个年代万元户是个相当了得的人家。“万元户年代”的1万元可以买到很多的东西了。那时候米价14元,肉价95元,走亲戚送礼2元左右,压岁钱1-2元,1万元可以买很多东西了。并且那个年代存款有1000元的就比较少了。工人工资一般是每个月28元左右。家庭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称之为万元户。不过因为时代好了,人均收入增加,这个词已经成了历史概念。
    • 4.
      三同释义:⒈指同年生,同榜及第,同为馆职。 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五:“章子厚 与 晁 秘监 美叔,同生乙亥年,同榜及第,又同为馆职,常以‘三同’相呼。元祐 间,子厚 有诗云:‘寄语三同 晁秘监’,寄语乃谓此也。”⒉指干部和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三六章:“刘大柱 笑眯了眼睛,替妹妹介绍道:‘这是 冯均 同志,在我家三同的。’”陈卓乾《两颗流弹》:“王书记 作了几点指示:要加强三同,做贫雇农的知心朋友。”
    • 5.
      三检制释义:就是实行操作者的自检、工人之间的互检和专职检验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一种检验制度。
    • 6.
      三班释义:⒈宋代官制,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后亦以东西供奉,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为三班。⒉见“三班六房”。⒊昼夜不间断生产的工厂,工人轮流上早、中、夜班,统称三班。与“常日班”相对。
    • 7.
      不变资本释义: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机器、原料等)的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次(如原材料)或逐渐(指机器磨损)被工人的活劳动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但其价值量在生产过程前后不发生变化,故名。
    • 8.
      不周延释义:一个判断的主词(或宾词)所包括的不是其全部外延,如在“有的工人是共青团员”这个判断中主词(工人)是不周延的,因为它说的不是所有的工人。
    • 9.
      业余教育释义:为提高工人、农民、干部等的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在业余时间进行的教育。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释义:简称中国。1949年10月1日建立。首都北京,国旗是五星红旗,国徽为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邻朝鲜,北邻俄罗斯、蒙古,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邻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邻缅甸、老挝、越南。东南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太平洋和南海。隔海与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相望。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人口
    • 11.
      中国共产党释义: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921年7月成立于上海。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又继续领导人民,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9年6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确立,经过党的第
    • 12.
      主体释义:⒈事物的主要部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是国家的主体。 中央的十层大厦是这个建筑群的主体。⒉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见〖客体〗⒊法律上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见〖客体〗
    • 13.
      乌银释义:⒈用硫磺熏炙和特殊方法熔铸的黑色的银。唐 孟郊《答友人赠炭》诗:“青山白屋有仁人,赠炭价重双乌银。”宋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张氏银窖》:“彼方毁旧垣,再筑,於旧基得乌银数十大笏。”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银》﹝附录﹞“乌银”引 陈藏器 曰:“今人用硫黄薰银,再宿泻之,则色黑矣。工人用为器,养生者以器煮药。兼于庭高一二丈处,夜承露醴饮之,长年辟恶。”《红楼梦》第四十回:“每人一把乌银洋鏨自斟壶,一个十锦珐琅杯。”⒉炭的别名。宋 杨万里《雪晚舟中生火》诗:“乌银见火生緑雾,便当水沉一浓炷。”清 曹寅《瓶
    • 14.
      买庸释义:亦作“买佣”。雇用工人。
    • 15.
      二七大罢工释义:京汉铁路工 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压迫的政治大罢工。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 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军阀吴佩孚武力阻挠。4日全路举行总罢工。7日吴佩孚在郑州、江 岸、长辛店等地对工人实行血腥镇压,造成二七惨案。江岸铁路工人领袖林祥谦壮烈牺牲,罢工领导人 施洋慷慨就义。罢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力量,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和组 织能力。
    • 16.
      互检释义:生产工人相互之间进行检验。
    • 17.
      五一劳动节释义: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斗争,取得了胜利。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
    • 18.
      五一节释义:即“国际劳动节”。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二十万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实现八小时工作制。1889年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决定以每年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
    • 19.
      五一国际劳动节释义:简称五一节、劳动节。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城市35万工人举行罢工和游行示威,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取得胜利。为纪念美国工人的这次罢工斗争,1889年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以象征工人阶级团结、斗争、胜利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
    • 20.
      五卅运动释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 1925年5月间,青岛、上海各地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斗争,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的镇压。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十余人。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公共租界宣传,声援工人,号召收回租界,随后集合群众万余人,在英租界巡捕房门前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帝国主义巡捕当即开枪屠杀,死伤数十人,造成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这一事件引起全国人民的公愤,各地举行游行示威、罢工、罢课和罢市,形成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工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线释义:⒈战争的最前线。⒉指直接从事生产、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岗位:深入车间慰问一线工人。⒊数量词。形容极其细微:一线阳光。一线光明。一线希望。一线生机。
    • 2.
      万人坑释义:谓丛葬尸骸之处。宋 王巩《甲申杂记》:“熙寧 八年,饿莩无数,作万人坑。”《人民日报》28:“这四华里长的‘万人坑’,盛不下帝国主义、资本家、封建把头的罪和恶,装不下我们工人阶级的仇和恨。”
    • 3.
      万元户释义:万元户,顾名思义是指存款或者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民户。 万元户这个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产生的。那个年代万元户是个相当了得的人家。“万元户年代”的1万元可以买到很多的东西了。那时候米价14元,肉价95元,走亲戚送礼2元左右,压岁钱1-2元,1万元可以买很多东西了。并且那个年代存款有1000元的就比较少了。工人工资一般是每个月28元左右。家庭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称之为万元户。不过因为时代好了,人均收入增加,这个词已经成了历史概念。
    • 4.
      三同释义:⒈指同年生,同榜及第,同为馆职。 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五:“章子厚 与 晁 秘监 美叔,同生乙亥年,同榜及第,又同为馆职,常以‘三同’相呼。元祐 间,子厚 有诗云:‘寄语三同 晁秘监’,寄语乃谓此也。”⒉指干部和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三六章:“刘大柱 笑眯了眼睛,替妹妹介绍道:‘这是 冯均 同志,在我家三同的。’”陈卓乾《两颗流弹》:“王书记 作了几点指示:要加强三同,做贫雇农的知心朋友。”
    • 5.
      三检制释义:就是实行操作者的自检、工人之间的互检和专职检验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一种检验制度。
    • 6.
      三班释义:⒈宋代官制,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后亦以东西供奉,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为三班。⒉见“三班六房”。⒊昼夜不间断生产的工厂,工人轮流上早、中、夜班,统称三班。与“常日班”相对。
    • 7.
      不变资本释义: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机器、原料等)的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次(如原材料)或逐渐(指机器磨损)被工人的活劳动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但其价值量在生产过程前后不发生变化,故名。
    • 8.
      不周延释义:一个判断的主词(或宾词)所包括的不是其全部外延,如在“有的工人是共青团员”这个判断中主词(工人)是不周延的,因为它说的不是所有的工人。
    • 9.
      业余教育释义:为提高工人、农民、干部等的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在业余时间进行的教育。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释义:简称中国。1949年10月1日建立。首都北京,国旗是五星红旗,国徽为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邻朝鲜,北邻俄罗斯、蒙古,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邻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邻缅甸、老挝、越南。东南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太平洋和南海。隔海与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相望。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人口
    • 11.
      中国共产党释义: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921年7月成立于上海。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又继续领导人民,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9年6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确立,经过党的第
    • 12.
      主体释义:⒈事物的主要部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是国家的主体。 中央的十层大厦是这个建筑群的主体。⒉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见〖客体〗⒊法律上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见〖客体〗
    • 13.
      乌银释义:⒈用硫磺熏炙和特殊方法熔铸的黑色的银。唐 孟郊《答友人赠炭》诗:“青山白屋有仁人,赠炭价重双乌银。”宋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张氏银窖》:“彼方毁旧垣,再筑,於旧基得乌银数十大笏。”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银》﹝附录﹞“乌银”引 陈藏器 曰:“今人用硫黄薰银,再宿泻之,则色黑矣。工人用为器,养生者以器煮药。兼于庭高一二丈处,夜承露醴饮之,长年辟恶。”《红楼梦》第四十回:“每人一把乌银洋鏨自斟壶,一个十锦珐琅杯。”⒉炭的别名。宋 杨万里《雪晚舟中生火》诗:“乌银见火生緑雾,便当水沉一浓炷。”清 曹寅《瓶
    • 14.
      买庸释义:亦作“买佣”。雇用工人。
    • 15.
      二七大罢工释义:京汉铁路工 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压迫的政治大罢工。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 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军阀吴佩孚武力阻挠。4日全路举行总罢工。7日吴佩孚在郑州、江 岸、长辛店等地对工人实行血腥镇压,造成二七惨案。江岸铁路工人领袖林祥谦壮烈牺牲,罢工领导人 施洋慷慨就义。罢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力量,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和组 织能力。
    • 16.
      互检释义:生产工人相互之间进行检验。
    • 17.
      五一劳动节释义: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斗争,取得了胜利。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
    • 18.
      五一节释义:即“国际劳动节”。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二十万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实现八小时工作制。1889年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决定以每年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
    • 19.
      五一国际劳动节释义:简称五一节、劳动节。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城市35万工人举行罢工和游行示威,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取得胜利。为纪念美国工人的这次罢工斗争,1889年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以象征工人阶级团结、斗争、胜利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
    • 20.
      五卅运动释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 1925年5月间,青岛、上海各地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斗争,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的镇压。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十余人。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公共租界宣传,声援工人,号召收回租界,随后集合群众万余人,在英租界巡捕房门前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帝国主义巡捕当即开枪屠杀,死伤数十人,造成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这一事件引起全国人民的公愤,各地举行游行示威、罢工、罢课和罢市,形成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工人造句

1.铁路工人奋勇当先,长年战斗在筑路的第一线。

2.在我们实现四化的大业中,工人阶级是开路先锋。

3.解放后当家做主的工人和农民昂首阔步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4.操作工人的擅离职守导致了这场事故的发生。

5.施工号令一下,施工人员如桴鼓相应,各自投入了紧张的战斗。

6.有的老工人倚老卖老,对年青人横挑鼻子竖挑眼。

7.旧社会,工人们骨瘦如柴,而资本家一个个却养得肠肥脑满。

8.坦率无私的工人师傅,不就是我们的良师诤友吗!

9.这些企业是工人们的衣食父母。

10.工人们齐心合力,只用一天时间就把道路修好了。

11.在技术革新方面,他和车间的工人组成一个小组,一马当先,成绩显着。

12.万籁俱寂的深夜里,大街上只有清洁工人在辛勤地工作着。

13.放学路上,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回家,工人们三五成群地回家,就连天上的鸟儿也是。

14.他有眼不识泰山,竟把县长错当成老工人

15.这位老工人不辞辛苦地工作了三十几年。

16.新车间离正式投产已为期不远,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一次设备检查。

17.环卫工人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

18.这位工人全身大面积烧伤,生命危在旦夕。

19.要想完成产值翻两番,全厂工人今年必须同心协力。

20.这家工厂的产品卖不出去,工人们啧有烦言,领导毫无办法。

工人(gongr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工人是什么意思 工人读音 怎么读 工人,拼音是gōng rén,工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工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