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待 [zì dài]
1. 看待自己。
自待 引证解释
⒈ 看待自己。
引《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俶》:“佐 既年少, 进思 以旧将自待,甚见尊礼。”
宋 曾巩 《<张文叔文集>序》:“又知 文叔 自进为甚强,自待为甚重,皆可喜也。”
明 李东阳 《陆公墓志铭》:“公亦重自待,必欲大有施於时。”
茅盾 《子夜》十:“我以 老赵 的走狗自待,而 老赵 未必以走狗待我。”
自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告请释义:⒈申请;请求。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九:“寄 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⒉请托。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评文》:“张文定(张方平)庆歷 中草两制。《荐举勅》云:‘盖举类之来旧矣。三代之盛王,其必由之。如闻外之议云:是且启私謁告请之弊也。予不以是待士大夫,何士大夫自待之浅耶?’”⒊指拜谒等交际活动。《礼记·曲礼下》“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謁矣”唐 孔颖达 疏:“謁,请也。士之子年数长,则言能主宾客告请之事。”
- 2.
待年释义:⒈谓女子待年长而聘。《后汉书·皇后纪下·献穆曹皇后》:“操 进三女 宪、节、华 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万匹,小者待年於国。”李贤 注:“留住於国,以待年长。”后因以称女子待嫁。南朝 宋 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南朝 梁 张缵《丁贵嫔哀策文》:“爰及待年,含章早穆;声被 洽阳,誉宣 中谷。”⒉谓等待年老致仕。宋 曾巩《祭致仕湛郎中文》:“维公早以郎潜,安於养志;晚而家食,曾不待年。治绩纪於朝廷,行实推於乡里。”宋 范公偁《过庭录》:“蜀公 表谢曰:‘六十三而告老,盖不待年;七
- 3.
疏外释义:亦作“疎外”。疏远见外。《三国志·蜀志·刘永传》:“皓(黄皓)既信任用事,譖构 永 于 后主,后主 稍疎外 永,至不得朝见者十餘年。”唐 韩愈《与华州李尚书书》:“愚以为苟虑有所及,宜密以上闻,不宜以疎外自待。”明 张居正《答南列卿陈我度》:“比闻公不乐南行,谓孤听譖言,有所疏外於执事者,此过疑也。”
- 4.
素章释义:白色花纹。 《三国志·魏志·张臶传》:“青龙 四年辛亥詔书:‘……仓质素章,麟凤龙马,焕炳成形,文字告命,粲然著明。’”南朝 宋 颜延之《宋文皇帝元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亦既有行,素章增绚。”
- 5.
自待释义:看待自己。 《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俶》:“佐 既年少,进思 以旧将自待,甚见尊礼。”宋 曾巩《<张文叔文集>序》:“又知 文叔 自进为甚强,自待为甚重,皆可喜也。”明 李东阳《陆公墓志铭》:“公亦重自待,必欲大有施於时。”茅盾《子夜》十:“我以 老赵 的走狗自待,而 老赵 未必以走狗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