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京兆尹 京兆尹的意思
jīngzhàoyǐn

京兆尹

简体京兆尹
繁体
拼音jīng zhào yǐn
注音ㄐㄧㄥ ㄓㄠˋ ㄧㄣˇ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jīng,(1)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组词】:京城。京都。京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京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京剧。京师(首都的旧称)。京绣。京菜。(2) 大。(3)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组词】:京族。(5) 姓。

zhào,(1) 古代占验吉凶时灼龟甲所成的裂纹。【组词】:卜兆。(2) 事物发生前的征候或迹象,预示。【组词】:预兆。佳兆。瑞雪兆丰年。(3) 数名,等于百万(古代指万亿)。【例句】:兆周(电磁波频率单位,每秒一百万周的频率为一兆周)。(4) 姓。

yǐn,(1) 治理。【组词】:以尹天下。(2) 官名。【组词】:令尹。府尹。京兆尹。(3) 姓。

基本含义

京兆尹是一个古代官职名称,指的是掌管京城治安的官员。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管理和治理某个地方时非常严厉和有权威。

京兆尹的意思

京兆尹 [jīng zhào yǐn]

1. 古代京师的地方长官。

京兆尹郑叔则。——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caoital officials;]

京兆尹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京畿的行政区域,为 三辅 之一。在今 陕西 西安 以东至 华县 之间,下辖十二县。后因以称京都。见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二·西安府》。 《汉书·地理志上》:“京兆尹,故 秦 内史,高帝 元年属 塞国,二年更为 渭南郡,九年罢,復为 内史。

武帝 建元 六年分为 右内史,太初 元年更为 京兆尹。”
亦省称“京兆”。 唐 张说 《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魂兮何归?京兆之野。”
陈世宜 《秋柳和渔洋》诗之二:“走马忽空京兆市,嫁衣重检 小蛮 箱。”

⒉ 官名。 汉 代管辖 京兆 地区的行政长官,职权相当于郡太守。后因以称京都地区的行政长官。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内史, 周 官, 秦 因之,掌治京师。

景帝 二年分置左﹝右﹞内史。右内史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京兆尹。”
唐 韩愈 《司徒许国公神道碑铭》:“其葬物,有司官给之,京兆尹监护。”
亦省称“京兆”。 《汉书·张敞传》:“敞 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
唐 韩愈 《与祠部陆员外书》:“有 韦羣玉 者,京兆之从子,其文有可取者,其进而未止者也。”


国语词典

京兆尹 [jīng zhào yǐn]

⒈ 地名。汉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分右内史东部为其辖区,为京师三辅之一,治所 在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约当今西安以东、华县以西;渭河以南,秦岭以北之地,魏以后置京兆郡。后亦用以称京师。

⒉ 职官名:(1)​ 汉代辖治京兆地区的行政长官,职权与俸禄与郡守相当。后亦借指京师地区的行政长官。简称为「京兆」、「京尹」。(2)​ 民国初年的地方官名。民国定都北京,改清顺天府为京兆地方,设京兆尹,直隶于大总统,为中央政府的特别官制,现已废除。


京兆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辅释义:⒈西汉 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亦指其所辖地区。汉 初京畿官称内史,景帝 二年分置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后改都尉)合称三辅。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治所皆在 长安 城中。《汉书·景帝纪》:“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颜师古 注:“此三辅者,谓主爵中尉及左右内史也。”《太平御览》卷一六四引《三辅黄图》:“武帝 太初 元年改内史为京兆尹,以 渭城 以西属右扶风,长安 以东属京兆尹,长陵 以北属左冯翊,以辅京师,谓之三辅。”⒉泛称京城附近地区为三
    • 2.
      专固释义:⒈犹固执。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体别》:“彊楷坚劲,用在楨干,失在专固。”《周书·艺术传·黎景熙》:“又勤於所职,著述不怠。然性尤专固,不合於时。是以一为史官,遂十年不调。”清 陈确《答吴仲木书》:“正欲与诸同人各尽胸怀,以求至当,以开我专固之臆见耳。”⒉犹专擅。《后汉纪·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后宠幸殊特,专固后宫。”⒊坚定;专一。唐 元稹《卢士玫权知京兆尹制》:“卢士玫 自居郎署,执政者言其温重不回,守法专固;副内史事,物议归之。”唐 温宪《程修己墓志》:“公幼而专固,通《左氏春秋》。”
    • 3.
      东坡释义:⒈东边坡地。唐 苏颋《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兹愿不果率然成章》诗:“寂寞东坡叟,传呼北里人。”唐 白居易《东坡种花》诗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⒉地名。在 湖北省 黄冈县 憢东。宋 苏轼《东坡》诗:“雨洗 东坡 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⒊宋 苏轼 自号 东坡居士,因以“东坡”为其别称。宋 施彦执《北窗炙輠》卷上:“昨 强幼安 来説话,引援甚富。某谓之曰:‘若此者,六一 语;若此者,温公 语;若此者,东坡 语;若此者,山谷 语;强幼安 语却在甚处?’”明 王鏊《震泽长语·文章》:“东坡 为诗,
    • 4.
      五日京兆释义:西汉张敞为京兆尹(官名),将被免官,有个下属知道了就不肯为他办案子,对人说:“他不过再做五天的京兆尹就是了,还能办什么案子”(见于《汉书·张敞传》)。后来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 5.
      京兆释义:⒈指京师所在地区。⒉指管理京师地区的衙门。⒊指京兆尹,即京师的地方长官。
    • 6.
      京尹释义:京兆尹。汉 张衡《西京赋》:“封畿千里,统以京尹。”唐 韩愈《京尹不台参答友人书》:“京尹,郡国之首。”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一:“熙寧 元年,状元 吕公溱 为京尹。”
    • 7.
      入对释义: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宋 王谠《唐语林·方正》:“柳元公 初拜京兆尹,将赴上,有神策军小将乘马不避,公於市中杖杀之,及因入对,宪宗 正色詰专杀之状。”宋 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一》:“一日骤晴,炎日赫然,予时因事入对,上问雨期,予对曰:‘雨候已见,期在明日。’”清 邵懿辰《易安人墓表》:“﹝ 陈君 ﹞承命出守 吉安,翼日入对。”
    • 8.
      具臣释义:⒈备位充数之臣。《论语·先进》:“今 由 与 求 也,可谓具臣矣。”朱熹 集注:“具臣,谓备臣数而已。”《汉书·梅福传》:“故京兆尹 王章 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孝元皇帝 擢之,以厉具臣而矫曲朝。”颜师古 注:“具臣,具位之臣无益者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三年》:“太常丞 任随 上言曰:‘諫议大夫、司諫、正言虽有数员,但充位尸禄而已。愿陛下择贤士,黜具臣,悬赏罚之文,立劝惩之道。’”⒉泛称为人臣者。《南史·蔡廓传论》:“位在具臣,而情怀 伊 霍。”
    • 9.
      内史释义:⒈官名。西周 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 春秋 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左传·襄公十年》:“使 周 内史选其族嗣,纳诸 霍 人,礼也。” 杜预 注:“内史,掌爵禄废置者。”《孔子家语·执辔》:“古者天子以内史为左右手。”⒉官名。 秦 官,掌治理京师。 汉景帝 分置左右内史。 汉武帝 太初 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史记·蒙恬列传》:“ 始皇 二十六年, 蒙恬 因家世得为 秦 将,攻 齐 ,大破之,拜为内史。”《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景帝
    • 10.
      千秋节释义:⒈旧时皇帝的诞辰。始自 唐玄宗。《唐会要·节日》:“开元 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 源乾曜 右丞相 张説 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至 天宝 二年八月一日刑部尚书兼京兆尹 萧炤 及百寮,请改千秋节为天长节。”按,玄宗 生于八月初五。唐 杜牧《华清宫三十韵》:“歌吹千秋节,楼臺八月凉。”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明皇 始置千秋节,自是列帝或置或不置。”⒉皇后、贵妃或太子的生日。《清史稿·礼志七》:“雍正 六年,始令皇后千秋节王公百官咸蟒袍补服,后準此行。摄六宫事皇贵妃千秋节,仪同皇后。”参见“千秋令节”
    • 11.
      国舅释义:⒈指封建王朝中太后或皇后的弟兄,即皇帝的母舅或妻舅。⒉韦澳为京兆尹,豪右敛手。国舅郑光庄不纳租,澳絷其主者。--唐.裴庭裕《东观奏记》
    • 12.
      左辅释义:汉 三辅之一 左冯翊 的别称。 因在 京兆尹 之左(东)得名。后世亦称京东之地为“左辅”。
    • 13.
      市令释义:⒈古官名。掌管市场。战国 时 楚国 有市令之官。见《史记。循吏列传》。汉 于 长安 东、西两市各置市令一人,属京兆尹。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食货志下》。南北朝 亦各有市令。见《魏书·李裔传》、《南齐书·东昏侯纪》。唐 时各都督府、州及三千户以上的县皆置市令,不满三千户的县,若地处要路而交易繁盛者,亦听依三千户法置之。见《新唐书·百官志四》、宋 王溥《唐会要·市》。⒉司市官颁布的教令。《周礼·地官·廛人》“罚布”汉 郑玄 注:“罚布者,犯市令者之泉也·”贾公彦 疏:“谓司市有教令,其人犯之,使出泉。”
    • 14.
      张敞画眉释义:张敞:汉时平阳人,宣帝时为京兆尹。张敞替妻子画眉毛。旧时比喻夫妻感情好。
    • 15.
      征黄释义:西汉 黄霸 为 颍川 太守,有治绩,被征为京兆尹。事见《汉书·循吏传·黄霸》。后因以“徵黄”谓地方官员有治绩,必将被朝廷征召,升任京官。
    • 16.
      得职释义:⒈谓获得官职。汉 焦赣《易林·需之未济》:“申理我谗,得职蒙恩。”⒉犹得所。《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朱虚侯 年二十,有气力,忿 刘氏 不得职。”《汉书·赵广汉传》:“广汉 虽坐法诛,为京兆尹廉明,威制豪彊,小民得职。”颜师古 注:“得职,各得其常所也。”
    • 17.
      戹屯歌释义:东汉 赵岐 数贬议 唐玹,玹 为京兆尹,岐 惧祸及,逃难四方,作《戹屯歌》以述备尝艰难困苦之况。《后汉书·赵岐传》:“岐 遂逃难四方,江、淮、海、岱,靡所不歷。自匿姓名,卖饼 北海 市中。时 安丘 孙嵩 年二十餘,游市见 岐,察非常人,停车呼与共载……藏 岐 复壁中数年,岐 作《戹屯歌》二十三章。”
    • 18.
      抑捽释义:犹迫害。 《旧唐书·崔纵传》:“万年 丞 源邃 为京兆尹 李济运 所抑捽至死,纵 劾奏不行。”
    • 19.
      敛手释义:⒈缩手。表示不敢妄为。《史记·春申君列传》:“秦 楚 合而为一以临 韩,韩 必敛手。”《后汉书·虞延传》:“帝知 延 不私,谓 成 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后数日伏诛。於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宋 王谠《唐语林·方正》:“韦澳 为京兆尹,豪右敛手。”⒉拱手。表示恭敬。《世说新语·贤媛》“桓宣武 平 蜀,以 李势 妹为妾”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妒记》:“﹝郡主﹞见 李 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髮,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悽惋。”五代 和凝《江城子》词:“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 20.
      斗蚁释义:⒈亦作“鬭蚁”。亦作“鬭螘”。善斗之蚂蚁。清 钱谦益《次韵答茅孝若见访》之二:“蜗牛亦有庐,鬭蚁上堦除。”清 朱昆田《竞渡歌》:“或聚如鬭蚁,或散如惊麏。”清 厉鹗《十月十八日同余葭白陈授衣闵廉风游禅智寺》诗:“鬭螘俛人羣,放眼寄大块。”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殷仲堪 父病虚悸,闻牀下蚁动,谓是牛鬭。”后遂以“鬭蚁”谓病虚耳鸣。唐 苏颋《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兼郎官数子自顷沉痾年复一年兹愿不果率然成章》:“鬭蚁闻常日,歌龙值此辰。”
京兆尹是什么意思 京兆尹读音 怎么读 京兆尹,拼音是jīng zhào yǐn,京兆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京兆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