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聪 [shèng cōng]
1. 旧称帝王明察之辞。
圣聪 引证解释
⒈ 旧称帝王明察之辞。
引《汉书·谷永传》:“臣前幸得条对灾异之效,祸乱所极,言关於圣聪。”
唐 王昌龄 《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玉陛分朝列,文章发圣聪。”
圣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丹聪释义:犹圣聪,圣听。臣下称颂帝后英明之词。
- 2.
愧羞释义:羞辱;羞惭。 唐 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不料奸人疑臣杀害 裴度,妄有告论,尘黷圣聪,愧羞天地。”宋 范仲淹《让枢密表》:“二年于兹,一功未立,屡叨进改,深负愧羞。”
- 3.
憃冥释义:愚昧无知。语本《礼记·哀公问》:“憃愚冥烦。”宋 曾巩《乞出知颍州状》:“臣憃冥寒陋,蒙陛下特异之知,未有錙銖之称,而顾迫子母之恩,规私择便,仰烦圣聪。”
- 4.
捧手释义:拱手。表示敬意。《文选·班固<东都赋>》:“捧手欲辞。”李善 注引《孔子三朝记》:“孔子 受业而有疑,捧手问之,不当避席。”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南人(丧家)宾至不迎,相见捧手而不揖。”唐 张继《送张中丞归使幕》诗:“满臺簪白笔,捧手恋清辉。”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 启超 ﹞行年十七,始获捧手於 南海 康先生 之门。”亦用以形容无所事事。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天启圣聪》:“时次揆 归德 代为政,羣贤辐輳其门。末相 山阴,捧手受成而已。”
- 5.
条教释义:法规,教令。《汉书·董仲舒传》:“仲舒 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晋书·殷仲堪传》:“领 晋陵 太守,居郡禁产子不举,久丧不葬,録父母以质亡叛者,所下条教甚有义理。”唐无可《书事寄万年厉员外》诗:“条教关天道,歌謡入圣聪。”清 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六》:“处则为佔毕絃诵,而出则为条教号令。”严复 夏曾佑《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凡其群之部勒条教愈分明者,则其族愈强,而其种之传愈远。”
- 6.
高聪释义:犹圣聪。旧称帝王明察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