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哑觱栗 哑觱栗的意思

哑觱栗

简体哑觱栗
繁体啞觱栗
拼音yǎ bì lì
注音一ㄚˇ ㄅ一ˋ ㄌ一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ǎ yā, ◎ 〔咿哑〕见“咿”。

bì,(1) 〔觱篥〕古代管乐器,形似喇叭,用竹做管,用芦苇做嘴,亦作“觱栗”。(2) 〔觱发〕风寒冷。

lì,(1) 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组词】:栗色。火中取栗。(2) 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组词】:战栗。(3) 坚实。【例句】:“缜密以栗”。(4) 姓。

基本含义

形容因害怕、惊恐或紧张而发抖,无法说话或行动。

哑觱栗的意思

哑觱栗 [yǎ bì lì]

1. 古代管乐器。

哑觱栗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管乐器。

宋 姜夔 《<凄凉犯>词序》:“予归行都,以此曲示国工 田正德,使以哑觱栗角吹之,其韵极美。”
夏承焘 笺校引 童斐 《中乐寻原》上:“觱栗今讹为喇叭,盖误倒其名,而侈口呼之也。(节)哑觱栗即今头管。”


哑觱栗是什么意思 哑觱栗读音 怎么读 哑觱栗,拼音是yǎ bì lì,哑觱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哑觱栗造句子